钟九闹漕 第二章 作者:qiuchunlin 时间:2006-1-20 周五, 下午9:03 
图片说明: Smile 第二章官倒施计逼民索粮衙门击鼓钟九告状 崇阳县位于湖北省南陲,幕阜山脉中段北麓,隽水河中游。东邻通山县,南接江西修水县,西连通城县和湖南临湘县,北靠蒲圻、咸宁二县,总面积折合三百万亩。崇阳县虽然是小小的山区县,却历史悠久。春秋时期属楚,为楚之边地。汉高祖五年始建县,属长沙国。唐天宝二年置唐年县。五代吴顺义七年改名宗阳县。北宋开宝八年始名崇阳。县城名天城,位于崇阳盆地中部,建于宋代。旧志谓其“四周崇山环绕,中土平衍,俨如天城。”全县诸山丛聚,峰峦迭嶂,关隘多处,隽水河贯穿境内,北往长江,故有“江夏南屏”之称。从明宣德年间至清,崇阳的自然景状和社会情况被编入了多届县志记述。 此时的崇阳山青水秀,峰峦起伏,河溪纵横,田园肥沃,环境优雅。春去秋来,已到了收割的季节。山区的秋天,景色别有一番迷人。 这天,钟九又应蓉蓉之约,双双骑马在山道上驰骋。钟九依据史志,一路上跟蓉蓉讲述崇阳县的沿革,正谈到清顺治二年邑举人蒙正发、岁贡汪栓、诸生蒙土种等为首组织抗清斗争时,一只山鸡从树丛中惊起,钟九拉弓搭箭,山鸡应弦而落。 钟九下马寻到山鸡时,却发现山鸡身上中了两枝箭,一枝是他的雕翎箭,另一枝是竹箭。 “不许动手!”他正欲拔出竹箭时,忽听有人大声喝道。抬头看,见是一壮实青年猎手,长得墩墩实实,国字脸,大鼻大口大眼,他身后尾随一条黄犬。猎人继续喝问:“我射中的山鸡,你为何拾起?” 不等钟九开口,蓉蓉连忙抢着说:“你这人真稀奇!凭什么说是你射中的山鸡?” “你们好好看看竹箭,上面刻有名字。” 蓉蓉一把拔出竹箭,看着上面的字问:“你叫金瑞山?是吗?” “正是。”金瑞山好强地说:“再足以见证吧?” “不能!”蓉蓉半步不让,指着山鸡拖长嗓子说:“你没看见这山鸡身上还有一支箭,它便是我钟九哥射中的。” “钟九?”金瑞山突然一喜问:“莫就是远近闻名的钟秀才?” “伙计,你怎么知道有个钟秀才?”钟九这时连忙问道。 “我爹呀!”金瑞山兴奋不已地说:“春上新县令到任,我家这条狗闯了祸,多亏钟秀才相救。我爹常在家念起,说钟秀才眉清目秀,文武双全,江南无比嘿!” “原来家父就是金太和大伯?”钟九也兴奋起来,扔下山鸡要握金瑞山的手。 “正是!”金瑞山也挥出大手来与钟九相握说:“钟公子,今日此地相逢,真是三生有幸。走,到我家里喝米酒去。” “哟!邀钟公子就不邀小妹去?”蓉蓉笑问。 “当然是一道去嘛!”金瑞山也玩笑地说:“怎么,再不跟我争山鸡了吧?” 蓉蓉的脸霎时一红,既害羞又开心地笑了笑。 傍晚。陈县丞家中的陈夫人急得跺脚:“老爷,蓉蓉今日大早与九儿出去,到现在还没回,该不会出什么事吧?” “不会不会。”陈县丞安慰道:“他们多次外出猎游都好生生回来,会出什么事?再说他们又不是小孩了,你不必冤枉着急。” 这时有人敲门,陈夫人以为是蓉蓉回了,忙去开门,迎进来的却是天城幕阜酒家的蔡老板。陈县丞象往常一样,一见来人,忙起身让座,满口客气地说:“蔡老板,你可是稀客呀,快请坐!” “县丞老爷,小民是无事不登三宝殿呀!”蔡老板显得很着急地说:“您老人家可要救救我呀!” 陈县丞让家人上茶后问道:“说吧,么事?” 蔡老板哭诉地说起了白天发生的事,陈县丞边听边皱起眉头来。 原来是这样:王捕头中午带了几个捕快气势汹汹地来到幕阜酒家,蔡老板急忙迎上来,点头哈腰地应酬,可王捕头却眯着眼斜视道: “姓蔡的,买卖不错吧?” “混混日子罢了。”蔡老板指着餐桌:“诸位官人请坐,想吃点什么尽管说。” “老子今天不是来吃喝的!”王捕头一瞪眼珠:“是来履行公务,收缴捐银。” “捐银?”蔡老板不解地问:“本店的捐银都是按月缴清,从无拖欠的呀!” “你真的缴清了?”王捕头眼珠瞪得更大。 “是的。有每月的收捐串票为凭。” “闭住你的臭嘴!”王捕头一拍桌子:“我问你,新县令颁布的捐银你交了吗?”他从一位捕快手中取出一纸单据:“你幕阜酒店增缴五百两捐银,晓得吗?” “这,这个本店不晓得呀!”蔡老板为难地说:“这么多捐银,我哪里交得出?” “交不出也得交!”王捕头恶狠狠地说:“限你三天之内交清,不然就甭想再开店了!”说完与一伙捕快扬长而去。 “啪!”陈县丞听后一拍桌子:“真是岂有此理!” 他好好安慰蔡老板并送他出门后,忙吩咐家人:“快快点个灯笼,我要出去巡夜。” 县衙门前,天寂黑得伸手不见掌指。 天城茂盛粮行的老板金茂盛,带着儿子金春华一道打着灯笼来到县衙喊门。?? 这个金茂盛是当时有名的奸商。他与历任几届县令都勾结着做过谷米生意,前任王县令就与 他打得非常火热,直到走上断头台。在施县令上任后,他已叫当捕头的外甥王大普多次找施 县令通商情,并暗地给了些银钱让他们小恩小惠。勾结得差不多了,这次金茂盛亲自上门来。 县衙看守开了衙内小门问道:“有事吗?” “烦通禀县太爷,就说王捕头的舅父求见。”金春华的嘴几乎凑近看守的耳朵悄悄地说。 看守会意地在衙内传令后,领金氏父子进衙。衙内的差役又将他们带至后厅,施氏兄弟便服相见。 “这么晚来,有何见教?”施县令眯着眼问。 “施县令到任,小民远出,有失礼貌,故前来告罪。”金茂盛示意儿子春华递上一个精制的木盒后说:“些许薄礼,请大人笑纳。” 施启仲接过木盒,再在施县令眼前掀开盒盖,里面全是金光灿灿的金条。施县令眯细的眼睛顿时睁得大大的,立即改变了口气:“久闻金老板财雄一方,果然名不虚传,本官相见恨晚啦!” 他示意堂弟接过礼品后,忙又欠欠身压低声音问金茂盛:“听你外甥大普说过,江北的那宗粮米买卖情况如何?” “请县太爷放心,绝对可靠!”金茂盛又故作关心地说:“只是衙内千万不能走漏风声。” "当然当然."施县令转而又说:“至于朝廷之事,提起千斤,放下四两,你就放心做吧." 待金氏父子走后,施启钊再收敛起笑脸问其堂弟:“启仲,你看王大普的舅父真可靠吗?” “我看可靠,你不必耽心。”施启仲又打开金条盒看了看说:“我作为主簿之职无所谓,可你花那么多银子只买了个七品官儿就算了?难道不想捞回来?" "当然要捞回来,还要赚大钱呢!”忽又似耽心地说:“林则徐问宰了前任县令,我施某未必就步其后尘吗?” “堂兄不会。”施启仲毫不在乎地说:“林则徐早滚了蛋,如今湖北的事他哪里还沾得上边儿?要不然你我也不可能到崇阳来任职呀!” “说得倒也是。”施启钊这才放松地说:“好吧,我们该就寝休息了。” 县城城墙边,陈县丞巡城来到这里。他正举着灯笼念着贴在城墙上的一张告示: 兹县令施启钊,字谕崇阳县四十八堡乡民众,限一月内 完纳皇粮,国课按上年五倍征收,数额已下达各堡乡知悉,务必按期缴纳勿误。倘有拖延抗交者,将从严惩之...... 不到老县丞念完,已气得他咳嗽不止,灯笼险些在手上抖落。待到镇静下来后,他匆匆往县衙走去。 已就寝入睡的施氏兄弟被衙役唤醒,道是老县丞来了,又不好推脱,只得起床召见。 “县令大人,”陈县丞开门见山地说:“我们崇阳县七山一水二分田,历年粮课不过四千担,此乃朝廷所定。现今县令告示民众陡然高加五倍,可谓史无前例。莫怪老朽直言不讳,如此重赋,恐百姓不堪重负。故深夜前来打搅,恳请县令大人三思而行啊!” “老县丞呀!在下也有难言之苦衷,此乃不得已而为之。”施启钊又对堂弟说:“主簿,你把今年的签文拿出来给老县丞参看。” “老朽不是这个意思。还是那句话,请县令大人三思而后行。”陈县丞推开签文后又说:“老朽还有一事相告,就是捕头王大普,今日打着县令的招牌到幕阜酒家高额索捐,这恐怕于县城居民不安啊!” 施县令佯装惊诧:“岂能有这等事发生!” 夜晚。乡下白霓桥金家村。 金太和全家热情地招待钟九、蓉蓉进晚餐。待酒饭完毕,忽有人来通报,金太和的表兄龚篾匠下午被县里粮房的差役打死了。 事件的经过是这样:县粮房门口排着两个列队的乡民缴粮,差役们把仓库打开,拿出米筛、量斗等器械吆喝着收粮。当龚篾匠和女儿将米挑到过筛处一筛,筛下的竟然有成粒的大米。龚篾匠连忙拢前抓住筛子一看,大吃一惊,说这是粮行请他特做的筛子,原以为有别的用场,没想到却这么黑的心用来收粮。这话被一个叫绍南的差役听见了,绍南恰又是粮行用重金顾来的武差,他横蛮地走到龚篾匠面前,一脚踢翻了箩筐不说,还用劲把龚篾匠这老头子一 拳击倒在地下,不料头部碰在了一块石头上,龚篾匠当时就起不来了…… 次日清晨。钟九愤怒地带着乡民们从白霓桥赶到县衙前,他拼命地击鼓。好大一阵后,县衙大堂里才传出了升堂的喝威声。 施县令拍着堂木厉声发令:“带击鼓人上堂!” 钟九昂然进入公堂,向施县令施礼后说:“生员钟人杰参见公祖大人,乃为民告状也!” 施县令莫不惊诧:“你,你所告何人?” “状告本县粮房。”钟九理直气壮地说。 施县令又吃一惊:“告粮房何事?有无状词?” “生员应急而来,未及写状,但凭口词而诉。”钟九提高了嗓门:“作为县衙粮房,居然乱加国课,用大筛大斗盘剥乡民,鱼肉百姓,且打出人命!”?? “大胆!你有何凭何据?”施县令喝道。 “大人息怒!”钟九平静地对县令大人说:“待生员一一道来……” 来源:http://www.australianwinner.com/AuWinner/viewtopic.php?t=678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