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三峡行走(组诗)

作者:黎杰

时间:2006-5-24 周三, 下午9:04

三峡行走(组诗)

(一)鬼城丰都

与鬼联系在一起

丰都就嵌进了三峡的美丽之中

导游说游览鬼城时要先迈左脚

于是我的腿就在夹板上左右摇晃了

其实我早就知道

我们都将被鬼缠上

三峡水库现蓄上的156米水位

将丰都旧县城淹没了

鬼们被迫迁徙到山腰

处于阴阳交汇的丰都

是鬼们重新聚集地方

我看到从四方围来的鬼们

活跃在山与水上善与恶中

身后络绎不绝的人混杂在阴阳交界处

我不知道生活得好好的人

怎么就想到要与鬼交换活法?

黄泉路奈河桥上没有熟人

我观察到没有人敢于回头

就好像走上独木桥

对于桥下的一切只能熟视无睹

在这个人满为患的地方

我突然感觉一种阴森森的冷

2006-05-14

(二)云阳桓侯祠

顺着山势望去

猛张飞的头就悬在山顶

整体搬迁的庙宇

找不到一点人为的痕迹

就像我看见张飞的身子

怎么也不像是他的一样

蜀汉名将张飞的头颅

究竟值钱几何

只有刘备和曹操两个英雄知道

三国故事从小熟读

此时我只就祠内的书法感叹

高峡出平湖

潮涌的水冲来了张飞的头颅

我仿佛看见桓侯的身子

在不远的阆中睁着历史的眼睛

2006-05-15

※据说张飞的身子在阆中,首级被割掉后飘流至云阳。

(三)奈河桥

只顾小心地行走

在善与恶的分界点上

我们选择了跨过

跨过桥下的血河池

经受考验的地狱之门关上了

在经过重大的碰壁之后

奈河桥上升起一轮太阳

2006-5-18

(四)屈原祠

踏过船板上了岸

我还在记忆中

搜寻屈大夫的踪迹

我没能沿着翻开的离骚

读懂梢公们吆喝的调调

只记得长途爬涉的鱼

将屈大夫驼回的艰辛

屈原在长江边上孤独徘徊

他没有看清一些东西

或者是把一些事情看得太清

我身处世俗阳光的暴晒

而为自己的无知想法无地从容

舞台上走动的屈大夫

姿态与表情 行与为

没能得到一些理解

我暗自深思他怎么选择汩罗

而对汹涌长江熟视无睹?

屈大夫雕像站立风雨中

长久俯看祠庙和一些颂词

他也许能感觉到

他与我们的生活可能越来越远

就如船驶出很远

但身后的痕迹却难以愈合

2006-5-18

(五)观星亭

身负托孤重任的先生

高高地站在亭台之上

他孤单高傲的姿态

没能挽救一个阿斗的朝廷

频繁的战局

扰乱了一个智者的心智

观星亭作为一个寄托

停放着一代良臣的灵魂

在这样的一个亭子

先生看到的可能是逝去的星云

2006-5-20

(六)奉节白帝城

因了刘备托孤

奉节的名气就节节攀升

我目睹着白帝城

正对面是曾经让日寇

止步的夔门雄关

在今天让我仍然激情满怀

我总想听见船工号子

可一艘艘缓慢行驶的航轮

告诉我现代三峡

在文明的滋润下不再粗犷

来不及寻找古栈道的奇险

也没惊扰奉节的朋友

当船驶离奉节的时候

我没有享受到杜甫和李白的潇洒

想到千里江陵何时还的情景

我不禁一声叹息

2006-5-16

(七)夔门

浸泡在碧水之中

夔门雄关壁立千仞

就这样千年不变姿势永恒

夔门的直

直插水中

就这样居高临下

我发现涉水而过的夔门

身披苔衣

多了另一种温柔

2006-5-22

(八)忠县石宝寨

如穿破的衣衫

需要缝补

路过忠县石宝寨

航轮没来得及刹上一脚

正在缝补中的寨子

神秘地呈现

山即寨寨即山

山寨合一

孤峰陡壁如玉印

朴拙地戳在山峡风光中

2006-5-23

(九)瞿塘峡崖刻

远远望去

几朵鲜红的未名花

开在悬崖的壁边石缝中

夔门的南岸

粗体大字一声怒吼

啼血的杜娟

叫醒了一江碧水

2006-5-24

(十)风箱峡

不得不佩服古人的智慧

选择这样的风水宝地

栖息疲惫的心

风箱里没有风

自然的手拉动箱杆

将一道多解的方程

推到了今天

我知道

轻意地推断历史的初衷

是对三峡的不尊重

2006-5-24

(十一)巫峡

除却的不是云雾

巫峡十二峰

拉开了一道明清上河图

2006-5-21

(十二)古栈道

凿开石缝

古栈道的木楔

早已在时间中西朽断

从缝隙之中长出的灌木

如爬行的兵士

蜘蛛般附在岩上

飞过绝壁的鸟儿

找不到立身之地

盘旋而上的深深石窝

装进了山腰

缭绕的云雾

船笛声声

吹呼出发的号角

夔门的险转瞬不见

2006-5-24

(十三)神女峰

只需要一缕阳光

一层薄纱

神女就会飘缈起来

她如炬的目光

压过船头

路人望断秋水

也睁不开眼

2006-5-22

通联:637005四川省南充市嘉陵区教育局 黎杰

电话:13398415878

邮箱:ncjllj@163.com

作者简介:黎杰,男,1969年出生,现供职于四川省南充市嘉陵区教育局办公室,在美国《新大陆诗刊》、《星星诗刊》、《散文诗》、《红豆》、《晚霞》、《中国新诗刊》、《中西诗歌》、《西部文学》、《草地》、《威海晚报》、《三峡诗刊》、《南充晚报》、《闽北日报》等报刊发表文学作品一百多件,还有不少作品收入各种选本。出版有诗集《感受生活的照耀》和散文集《永远飘扬的汗巾》。创办每天诗歌论坛:http://www.mtlj.netsh.com.cn/,主编民刊《每天诗歌》季刊。

诗观:诗在生活中,生活在诗中,享受生活每一天!

来源:http://www.australianwinner.com/AuWinner/viewtopic.php?t=13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