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读吉林王瀚伟《走进记忆中的傍晚》有感小述 作者:爱月 时间:2009-2-07 周六, 下午7:27 ◎读吉林王瀚伟《走进记忆中的傍晚》有感小述 文/爱月 打开电脑,刚读完山城子评刘涛的《鹤》诗,那种诗意氛围一直萦绕着我,美幻美伦的境界与艺术是人生最美好的享受,当我从互评专区回到汉语方阵看见王瀚伟《走进记忆中的傍晚》又一首带有画面的小诗展现面前。显然这个画面有冷的色泽,选择在冬天季节,有麻雀、黑泥巴、也有一汉子在淡淡的月光下,那么从诗歌可以了解作者在这样场景中的心境和状态,诗人是感知生命的个体。诗歌是其心境的镜子,从其手法上的表达寓言生命的价值与取向。无疑作者的心态是冷静的,如果说刘涛的《鹤》是国画、那么王瀚伟《走进记忆中的傍晚》皆是生命中的一个场景、或是电影中的一个片段。他的诗歌艺术更象摄影师对其风景采拍;但是这个背景是流动的,那么可以说更象是拍摄大师在录象。 无论什么艺术都是贯通自然境界里通用的艺术,一种美可以是空旷的、也可以低沉的,如同诗人画家泰戈尔那两千幅灰暗的色泽的冷抒情画面,他的低沉与振奋以及带有悲沧的色调以及坚硬棱角的突发,彰显灵魂和一个人的心理状态。从心底与灵魂上挖掘着什么是艺术大师表达艺术的手腕,一首好诗的形成是建立在一个点上,建立其文本的高度与微妙的艺术美。 《走进记忆中的傍晚》是作者要描述“瑟瑟的颤动才标示出生命”这样突出了东北人的个性,可以想象北方的冬天是那么长,现在虽然立春了,但是依然身陷冰雪中,这是生活所影响对二次空间的感知。其性格变得坚韧和冷静,生命顽强与自然界的抗争,从其冷静的角度观察诗人的心理,重新审视生命的时候就更立足于他对世界观与生存空间来感受状态!知道他要表达的是什么。这样的傍晚在北方似乎常见,关键是抓住了这样的特写镜头,来感觉生命的存在。 2009.2.7 走进记忆中的傍晚 吉林王瀚伟 严寒紧紧地紧紧地将河水压缩成有力的冰 静谧地孵在山角下 回忆那走过的云水翻腾的岁月 雪一页一页地写就 千百个一样的冬天 一棵枯树立在风口 向空旷的原野招手 枝头上的麻雀尤如一团一团黑色的泥巴 瑟瑟的颤动才标示出生命 一个汉子 在淡淡的月光下 向着山那边走去 他的身影很快就消失了 而留在雪地的足迹却很深很深 来源:http://www.australianwinner.com/AuWinner/viewtopic.php?t=985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