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帖]文学报:文坛战士雁翼逝世 诗文/黄淮 雁翼 作者:黄淮 时间:2009-11-12 周四, 下午10:00 文坛战士雁翼逝世 本报成都讯 诗人、作家、国家一级编剧雁翼于2009年10月3日10时16分在成都逝世,享年83岁。 雁翼同志1927年6月4日出生在河北馆陶,1942年参加八路军,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46年,雁翼开始创作战地歌词、小诗等作品,作品后收录其诗集《胜利的红星》中。六十余年来,他笔耕不止,先后创作并出版了诗集《雁翼选集》(4卷本)、《在云彩上面》、《紫燕传》、《东平湖的鸟声》、《雁翼儿童诗选》、《爱的旗帜》、《爱的思索》等;诗论散文集《子夜灯影》《诗的信仰》《彩色土地》等;电影《十月风云》《黄河少年》《元帅5士兵》《山城雪》等;纪实作品《囚徒手记》。其作品还选入《中国新文学大系》、《中国新诗选》等96种选本;并以其创作业绩被收入《中国作家传略》、《中国当代诗论50家》等40余种专著。部分作品被译成9种语言,在14个国家出版。 雁翼在革命战火中成长,在战斗中创作。他心怀祖国,贴近人民,关注人类命运。他的作品继承了中国诗歌的优秀传统,融汇了世界优秀诗歌的艺术精华。他各个时期的作品,都以鲜明的印迹体现了他的艺术追求和人生价值,其作品闪耀着时代精神的光焰。 下面是我在1988.8.13写给雁翼老师的诗——今录此悼念缅怀: 致雁翼 诗歌的羽翎丰厚坚韧 你的头发却已经凋零 南方的春风北方的雨 被动变主动万里横空 天空透明诗心更透明 凭一腔坦诚直面人生 敢于鼓翼与云巢告别 放眼审视广阔的诗境 诗人的手掌一旦相握 心灵的渠道立刻沟通 宁为雁翎被狂风掠走 不做枯草萎身于泥泞 如果地球是一只鸟卵 你也用温热孵育百天 为一双新翅破壳出飞 从不吝惜自己的血汗 1988.8.13 下面是雁老在1998.1.1为我的微型诗写下的短评,眼含泪水录此,怀念恩师。正是在先生的激励下我于同年9月出版了《星花集》(被穆仁先生评为“中国第一本微型格律诗集”)和《黄淮哲理小诗选》;2006年3月出版了《雷——黄淮一行诗900首》(也被穆仁先生称为“中国第一本一行体微型诗集”...... 读诗要读人 雁 翼 元月一号黄淮送来了他的微型诗稿,这算是1998年我拜读的第一部诗稿。黄淮的“微型”诗可真够“微”的,一行诗二行诗占多数,三行诗也有,数量很少。用这样少得无法再少的行数写诗,黄淮怕是世界第一人。而且有些诗写得很有容量,很有情趣,很有意境。但我不是诗体研究者,不敢说三道四。一首诗的语言环境和它所应具有的意象关系,是很需要具有高超技巧来对付的。还有汉语所规定、所限制的诗的韵律和节奏,没有更高的能手是不能处理的。这一些我都不想多说。我要强调的是黄淮这个诗人,敢独走自己的诗之路。大家都知道近十多年来诗坛风多雨多,各种主义你呼他唤,各种旗帜你升他展。黄淮不仅不为之所动,而且不惧寂寞地坚持自己的主张,这是要有勇气的,我所喜欢我所敬仰的就是这种敢于勇于善于坚持“独立自主”的精神。诗界需要,人界尤其需要。 读诗历来是要读人的,因为诗是诗人人格的一种样式。1998.1.1. 来源:http://www.australianwinner.com/AuWinner/viewtopic.php?t=14459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