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城子2010诗 自选

作者:山城子

时间:2010-9-07 周二, 下午3:40

山城子的诗 [作品自选]

● 山城子

本名李德贵,网名山城子、山城子李、山城子-李、山城子/李。

男性,汉族,辽西北镇人。

系中国诗歌学会会员,澳洲国际作家笔会会员,中国成人诗界网站常务副站长、《中成诗界》网刊责任编辑,北美华人文学社会员、《北美枫》纸刊责任编辑。

已于国内外80余家报刊杂志或民刊发表诗、文、评900余篇(首)。网上诗文集(集中在“中成诗界”)已编完十六卷,共百余万字

存有教育专著书稿《走进素质教育》、《走过“自学互教”》两部,25万字。

各种文章30余次获奖,60余篇被收入各种文集,个人传略载国家人事部人才管理中心、国家教育部教育科学研究中心、中国社会科学院等单位编辑出版的10余种辞书。

著有《文学史歌》75章在航空系统内刊连载两年。

现退休闲居在贵州省平坝县境内,致力于诗学与美学的研究。

(山城子通讯地址:561104 贵州省平坝县红湖学校 李德贵

常用电子邮箱:shanchengzil@163.com)

目录:

● 明媚或绰约的过程

● 白 鹭

● 星星草

● 读报寄怀(组诗)

● 红色之夜——屏前感受上海世博会开幕式

● 五月,将军山的蔷薇为谁而开?

● 走过,走过……(组诗)

● 诉与女娲或上帝

● 大山里的小区(组诗)

● 搬开

● 人与兽——观看连续剧《江姐》的思索(组诗)

● 地球的冤情

● 最大的惦念——《江姐》观后

● 走向成熟的季节(组诗)

● 坐在厨房说话(组诗)

● 辰时,我们在群山间穿行(组诗)

● 明媚或绰约的过程

一丝风钻进皮肤把汗渍拂走

一缕阳光径直明媚到深层的思想

哗啦一声词典被打开

一些词语争抢着冲进操场

修辞的命令无声地传递

然后队伍奔向山林隐匿着的跌宕

舞台深处一队模特绰约而来

草原上走远王洛宾的牧羊姑娘

2010-1-24贵阳市金阳新区

● 白 鹭

脖颈伸得老高

呆望着这条不干净的小溪

它很无助

它想不明白小溪里的鱼

究竟去了哪里

我想告诉它

它一纵身飞走了

● 星星草

我的天空,星星草摇曳的时候

光点微翠,还很晶莹

雾里,小路如绳,有你朦胧

走过那片毛竹林,靓影渐显

就像等着你的我,在你的眼中

千年前,我们就已相约

一定在21世纪相逢

你捧着勿忘我而来,我迎你以满天星

2010-4-10

● 读报寄怀(组诗)

▲ 读《再回兴义忆耀邦》

小草一样发表在大地上

就小草一样地令人亲切

耀邦与紫阳耀的时间太短

是有顾问在上边

时间正长的是锦涛与家宝

帝国主义也另眼相看了

▲ 哈!《建楼超标三千万》

是长沙工商局的办公楼

这样的部门谁敢设计得不科学

科学的事为哪样不科学了

建筑家偶然漏掉了必然的腰包

▲ 新鲜-《村支书给祖坟装摄像头》

64岁了还没退位

肯定是他家的祖坟有风水

偏偏祖坟与住宅都被砸过

想看看是本拉登呢还是谁

▲ 痛啊《死亡人数升至617人》

5、12的疼痛还没走远

老天爷又来考验

总理昨日抵达灾区

主席出访也回程提前

这么个大家当起来也不容易

● 红色之夜——屏前感受上海世博会开幕式

绝对是另一场北京奥运

和谐之音幸福了八万里蓝天白云

入场式飘动着两百四十多面旗帜

汇入浦江呈箭式前进

科技环保艺术都成为竞技项目

浦东浦西雄起一幢幢姿彩纷呈的冠军

金牌都飞挂在绽放的烟花里

会同喷泉激光演绎人类的理想之门

这门呀,再也无法紧闭了

大上海的红色之夜开启了世界的良心

两位玉树孤儿的临场

是捧着大爱来还愿社会的人本

屏前绝非一个人落泪了

跃动的龙头牵引起整个的地球村

2010-4-30夜于黔中文化村

● 五月,将军山的蔷薇为谁而开?

这是黔中,黔中将军山的一隅

大片的蔷薇为谁而开

一团团粉润细腻的红

正是这里各族人民续新了的炎黄血脉

经历大旱之后

八方雨水的关心,妩媚了情怀

一朵朵的,多么地热烈

一如耘坝的那些活泼的山妹子

捧在胸前一枝枝深挚的爱

——西北方向就是玉树

树树都连着根呢

难忘青海藉的兵哥哥爬坡送水来

也如奥林匹克运动中心工地上挥汗的

一位位泛红脸膛的山民

一砖一瓦垒起了筑城全新的风采

明年就迎接全国兄弟前来摔跤赛马射箭

心情,也只有阳光下这盛情盛意地盛开

才能准确地表白

这是五月,五月中旬的苗岭山脉

七十五年前谁曾沉郁地吟咏苍山如海

这是个怎样残阳如血的历程呢

穷苦的干人不再瘦如一杆杆蕨菜

将子弹头似的交通都迎进大山了

即以一簇簇的感动欢呼时代

2010-5-17于黔中文化村

● 走过,走过……(组诗)

▲ 走过茶园

大片的油绿间杂有赭石

不是错调了颜色

是大旱留下的疼痛

是谁用笔尖于痛点轻轻地点染

稀疏或密集的鹅黄与花青

没有什么劳什子可以过不去

玉树着手重建

汶川北川都立起了新城

▲ 走过累累的果实

视线停留在杏园

杏树们亮着累累的果实笑出了声

一枚枚圆圆的干净的青里

透出几缕隐隐的黄或红

原本耐旱,还是主人殷勤

不待两周就可上市,为市场丰盈

▲ 走过红子开花

路旁的红子树墙开花了

密密麻麻的白与黄流出了沁脾的歌声

都是米粒大小的五瓣儿音符

弹奏家,是一位位小小的蜜蜂

哪里去造访健在的老红军呢

当年满山的红子

曾为老前辈立下填饱肚子的大功

▲ 走过风、雅、颂

初夏的山野闲适静谧如原始

阳光泼在路边的树丛,沟坎的树丛

金银花捧出飘香的彩色五线谱

一袭袭婀娜妩媚的蔷薇都笑得小脸儿粉粉地红

野玫瑰也不时用芳魂撩人……

城市,啊那些大城市哪里去觅

这般天然如初的风、雅、颂

▲ 走过羡慕

无数次地走过

无数次地羡慕

一幢幢新起的别致而独立的小楼

都有桃梨或李子树前后簇拥

主人家或为玉米松土锄草

或于葡萄园双双劳动

2010-5-25于黔中文化村

● 诉与女娲或上帝

既然说噢是你们创造了人类

为哪样撒手任其纵欲

贩卖黑色皮肤,屠戮土著

外加跑马圈地

于是魔鬼就绑架了社会

强载于钻入隧道的一列机器

两三百年了,仅两三百年

这列机器蹿出的黑烟

就刺破了好端端的一个苍天

天气就痛得死去活来

持续高烧,或倾盆倾盆地嚎啕

整个世界的物质

也越发旱得更旱,涝得更涝

如果传说或创世纪不是虚拟

你们何不联手神威霹雳

剖开那没了自然光的黑暗

拆掉那列载满灾难的罪孽逻辑

然后,令气候都均匀为好雨

润物无声

把一切丑恶细细地洗涤

2010-7-30于文化村

● 大山里的小区(组诗)

——献给“三线人”,与之共同体验四十五年来生活的变迁。

▲ 紧邻或遗落

这是我们“三线人”的业主小区

紧邻稻田、茶场、果园,及散落的山寨

城市遗落的一条大街

就在自动开合的大门之外

酒家、超市、店铺、烧烤…热热闹闹

车水马龙的宽敞

不再是早先炉渣垫起的狭窄

信合、农行、工行、邮局、电信、移动

都气气派派地竞相服务

没人计较霸王条款的改与不改

▲ 相约在晨光里

晨光里太阳出来或没有出来

都无法把晨练的人们阻挡

我酷爱健身场地的器械

她们的腰鼓天天助兴叮咣叮咣

另一拨白发人柔慢太极

再一处走路绕圈圈个个挺起健朗

不知怎么就跌入了老年社会

当年可都是响应号召的小伙与姑娘

为了共和国的复兴大业

甘愿舍弃舒适而来蹈荒凉

一些同伴已经白骨青山

缕缕忠魂守望这第二故乡

▲ 早餐前后

早餐前后是陆陆续续赶场

土豆豆角茄子辣椒黄瓜入大筐小筐

相笑而说大旱之后雨水丰沛

新鲜的便宜已经无价可讲

老伴才拿几个小票出去

回来尽是我喜欢的酸甜水果及小葱生姜

忽然就想起年轻时排大长队

买厂里数千里之外拉来的山东大白菜

只几棵珍珍贵贵节约熬汤

一个月只供应一斤的菜籽油

还不足今天油炸海鱼一次入锅的量

▲ 树墙忍痛让出地方

前几年小区小车不多

这两年攀比得地盘发生了饥荒

陪伴了十几年的齐齐整整的树墙

只好忍痛让出地方

“你说,一泡尿远的上班路

干嘛非要开车风光?”

“那是我们没赶上这个时候

想想从前,一年我们能去几次贵阳?”

老同事的一问一答

让我想起那时买个自行车

都要勒紧裤腰带,瘦个脸儿黄

▲ 周末的去处

人们已经不满足小区里的住房

尽管面积不小,几净窗亮

或独栋地方的小别墅群

或购置到市里的新开发区称作金阳

于是周末小车就一辆辆地开出

融入城里一排排时髦的灯光

住干打垒的年代

一如“黄鹤一去不复返”了

忆起一家人挤在十余平米小屋

工厂发的两张四条腿的木床

戴上东北带来的狗皮帽子

裹紧棉被瑟瑟地寒入梦乡

▲ 坐在电脑前

光纤宽带早就进入小区

每月60元人民币就可天天网上徜徉

现在我听着卓依婷演唱的《梦驼铃》

心中涌起一阵阵昔日的苍凉

我竟买不起“四大件”中的收音机

只弄个小半导体宽慰艺术的惆怅

现在还说什么呢

想看《舞台姊妹》就立刻播放

我还是先敲出我的心声吧

把帖子贴到我常去的论坛上

2010-7-21于黔中文化村

● 搬开

舟曲那里,迷彩正在为泥埋的

同胞不停手地搬开、搬开、搬开……

搬得我们心急,遥远地使不上劲呀

不由得就重复地从嗓子眼冒了出来

搬开那些还没搬开的低能的烟囱

搬开那些还没搬开的不科学的开采

搬开那些眼前的利益

搬开那些被黑污染了的萝卜白菜

一个被掩埋的清明环境要出来

一个被掩埋的和谐世界要出来

亲人们哪,不只从舟曲搬开

不只从松花江畔等等地方搬开……

2010-8-10

于黔中

● 人与兽——观看连续剧《江姐》的思索

1、

重庆,黎明前鬼呲牙的最黑时刻

我深深痛楚到了人类而兽性的发作

皮鞭的皮开肉绽,只是练练爪子

四十八般的穷残极酷才是天大的罪恶

两条腿支撑肚子的人脉里

何以冒出一群豺狼与狗

这让今天的人们,该如何思索?

2、

盘踞石头城的那个群兽之头

已经输红了眼睛,妄图垂死一搏

他极端的个人主义就是兽欲

兽欲就这样以统治的形式向下连锁

把天下老百姓啃噬成了嶙峋白骨

堆成山的黄金,偷运到岛子上去

兽头自己就宣告了历史尘埃的沉落

3、

一切罪恶都从孳生的兽欲开始

包括那个兽头保密局的豺狼处长

及其手下大大小小的男豺女狼

更包括断了脊梁骨从狗洞子里爬出的

那个别无耻的卑鄙与下作

看那个狗头狗脸的刘合廷吧

所以变成狗,正是为了早就偷食革命

所维持的极端个人的享乐

4、

真正的革命者才是顶天立地的人

他们天然地不与兽类相群

烧红的烙铁,削尖的竹签

都无法把铮铮铁骨的江竹筠奈何

老虎凳也只能压断李歆林的腿骨

却丝毫改变不了她忠贞如玉的人格

缘何为人,缘何为兽

两相对照又如何不令人深深思索?

5、

听着《绣红旗》豪壮而深爱的歌

屏前的你我,心情该如何?

毕竟还是个世界性人兽共居的时代

吞噬与反吞噬的大幕没有迹象垂落

外部的兽,欲称霸、欲强权、欲侵略

内部的兽,欲分裂、欲恐怖、欲贪夺

而为人的人们啊,又如何才能对得住

一位位的江竹筠、李歆林、陈烁……

2010-8-10于文化村

江竹筠(1920-1949),女,汉族,四川省自贡市人,中共党员。英勇不屈的地下党员,渣滓洞监狱女共产党人革命形象的集中体现。同志们出于敬爱,都亲切地称她“江姐”。

● 地球的冤情

先是工业把我弄破了

后来是电子将我弄小了

小而又破

是多么多么难过

到哪里去状告元凶哟

忍看那些善良

岁岁年年代恶受过……

2010-8-11

● 最大的惦念——《江姐》观后

默念你名字,就痛楚到那十根

扎进你指缝儿

鲜血淋漓的竹签

剧痛使你数度昏厥

清醒的巨大意志

却持久

而永恒地震撼着历史的苍天

苍天也闭了双眼

落泪呀!今天的人们

都谁被淋湿了

扪着心想一想吧

毕竟以怎样的姿势、心态走路

才配得上对你怀念

你最痛恨

最急于解决的就是叛徒

叛徒比敌人还敌人呵

那个丑类的祸根

就在于贪占

今天的贪占者都躲到哪儿去了

无论躲到哪里

也都是货真价实的背叛

——共和国挺立六十年有余了

你一直都想从歌乐山上走下来

我深深地懂得

什么是你最大的惦念

2010-8-13

于黔中文化村

● 走向成熟的季节(组诗)

▲ 稻子扬花了

西天的云接走了明丽的太阳

仿佛有意安排我们去走村串寨凉爽

不要结果,向来只注重过程

开始的注重是稻子扬花了

窜出的穗,上半截干净地饱满起来

下半截还挂着极细小的花粉

受粉被受粉也不知道它们如何进行

只见青翠的刘海腰肢满田水灵灵

▲ 玉米干胡了

土坡上站立着一片片的玉米

裹紧的棒棒干胡了,极像农妇怀里的婴儿

婴儿不哭不闹很安静。就这样一代一代地

长大长高了,不好好读书是通病

辍学到城里打工谋生是时髦

挪个临时的地方并没改变人生

但呢,却改变了神州的面貌

无数高楼大厦都是玉米的嫩浆凝成

▲ 葵花沉思了

玉米地里套种的葵花都低头沉思了

一株株的,都弄不清满盘的籽粒

那奶香味,是太阳给的还是大地

大多都不再扭脖子了,宁愿得颈椎病

宁愿让勾着的脖子从此定型

现在是跟风说话的时候了

跟风说话可以凉爽一夏燥热的心情

不想思考而后的日子是否要经冬

▲ 牛犊长大了

经过一夏的山根田头的啃青

小牛犊跟着她的妈妈长大了

妈妈的妈妈,也不知道到底为甚活着

仿佛为人驱使就是一种意义

那两只大眼睛,痴痴地望过来

皮毛像缎子一样诉说着光亮细腻

主人说年前若卖可抵一亩稻子收成

若再养一年可抵三亩玉米……

2010-8-22于文化村

● 坐在厨房说话(组诗)

——哈,老伴儿买来这么多菜。

▲ 一群黄瓜

一群黄瓜七嘴八舌

我们都水灵灵的你快吃呀

吃什么吃

坐在这儿看着我这就高兴啊

更喜欢你们没出嫁的时候

头上都戴一朵小黄花

那窈窕的模样

一直雅到诗经里去了

▲ 半篮豆角

喂!你们咋这样不听话

一个个肚子成串地鼓呀

这可是个计划生育的时代

躲到我家也没法上户口哇

她们竟乐哈哈地笑说

我们的肚子哪有你们的大

就像龙宫我们可以撑船进去

做回快乐的旅游啦

▲ 一捆大葱

哈哈!咱们可是儿时的朋友了

那时你就把我们当成妈妈

说妈妈妈妈我要吃

就吃了一肚子,也不嫌辣

呵呵,是叻是叻

所以一辈子也忘不了你们

餐餐都要桌上供奉呀

▲ 卷心菜

喊我什么卷心菜呀

我的俗名叫莲花白

你可知道我们有多少心事

一层一层的你没法猜

猜什么猜,一层比一层裹得紧

层层都是纯洁的爱

不知此生要嫁给谁

有人悄悄等在门外

▲ 一个大南瓜

说来自农村

最喜欢做客善良之家

那咱们就搞个聚餐会

你就当主角吧

你用你的形式融入我们

我们以我们的方法规划

待你长成了我们

就去寨子里看望妈妈

2010-8-26于文化村

● 辰时,我们在群山间穿行(组诗)

▲ 玉 带

是谁将一袭窄窄的玉带

在黔中的群山间柔缓地抖开

玉带上行进着两只老蚂蚁

立刻被一串串的鸟鸣年轻起来

让视线儿时一样密叶搜寻

尽是红红紫紫牵牛的亮彩

去什么大剧院听个唱会呀

心旷神怡怎及这青翠寥廓的舞台

▲ 亲 昵

挑一担葡萄的山妇迎面走来

亲昵一声招呼不过相识于买菜

老伴儿赶场常常舍弃零头

纯朴碰响纯朴,自然笑口常开

▲ 寨 子

玉带飘进依山向阳的寨子

一栋栋新修小楼都是别墅风采

铁门开处开出一台崭新的“两用”

老伴儿啧啧农家如今遇上好时代

她肯定想起了年轻时苦在辽西

嶙峋瘦弱的日子愁米且愁烧柴

生产队一个劳动日只合两毛钱

四季下来总有一季享用糠菜

▲ 悠 哉

眼前突然开阔出大片大片的稻田

这里竟是风调雨顺灾害不来

远处新修建的小学校妩媚着国旗

几只白鹭的起落诠释着“悠哉”

▲ 水 库

水库大坝上哗啦着什么响动

目击处是位农妇正把鱼苗群唤来

小石子们在塑瓶里跳蹦极

盆里的细碎正撒给水中的心爱

什么“上班下班”单调地往返

哪比得上农民这般闲逸自在

倘若佛家的轮回是真

下辈子我与老伴儿定在山里投胎

2010-8-28于黔中文化村

来源:http://www.australianwinner.com/AuWinner/viewtopic.php?t=2565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