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写给厕所派诗歌论坛》及其他 作者:刘世军 时间:2013-4-30 周二, 上午8:14 《写给厕所派诗歌论坛》及其他 《写给厕所派诗歌论坛》 总在半夜里醒来 倾倒一些思想的屎壳 流在白纸上 长短不一 颇有一些抑扬之磅礴 顿挫之气势 被一老学究窥见 大跌眼镜: 啊!诗歌 总在此时想起 八十年代物质匮乏的年代 学校的厕所里 墙板上 文学顽强地蓬勃生长 诗歌大块流淌 刘世军和管党生 只可惜 成了千古绝句 沈浩波和伊丽川特别大王 却流传至今 >一本中国某某年度最佳诗歌 一本中国某某年度最佳诗歌 被夹在旧书店中 这些拥挤的书籍尽力地 占据着一小片空间 打开这本 从来没有翻动过的诗歌选 那些诗人的陈年旧梦扑面而来 拥挤得变形的纸张极度夸张 更有几张 在装订时就已经打了三折 一本中国某某年度最佳诗歌 被夹在旧书店中 等待着幺二零前来急救 此时,我刚好路过 《车过黄河》 浑浊,浑浊 除了浑浊 还是浑浊 也难怪 有人车过黄河 就要尿尿 孔子站在岸边叹息: 这就是历史啊 急流,旋涡 浩浩荡荡 虽然,泥巴里打滚 但毕竟会 走出峡谷 进入平原 孔子站在岸边歌唱: 这,就是历史啊 诗江湖 有人,就有江湖 浩淼的水天 交错的河汊 芦苇丛里,飞出 一路又一路,好汉 口水,自然成先锋 无聊更是骂娘 车毂错,短兵接 矢鸟(屎尿)齐飞 惊起,网民无数 >“梨花体”可怜“白云体” 哈哈 哈哈哈 哈哈哈哈 哈哈哈哈哈哈 从此 我们的诗歌没有了 其他文字 哈哈 哈哈哈 哈哈哈哈 哈哈哈哈哈哈 往前我们 笑死了李白杜甫 笑翻了诗经楚辞 往后我们 笑掉了大牙 笑死了所有的后来者 哈哈 哈哈哈 哈哈哈哈 哈哈哈哈哈哈 往左我们 笑翻了整个亚洲 往右,地球 在我们的狂笑中 发抖 哈哈 哈哈哈 哈哈哈哈 哈哈哈哈哈哈 哈哈哈哈 哈哈哈 哈哈 哈,笑死地球人耶 -----参考: 1.赵丽华:《由乌青诗歌说开去》http://www.zgsglp.com/forum.php? ... amp;extra=#pid76964 2.刘世军:《“新世纪诗典”为广东奉献一个诗歌的小春天吗?》http://www.zgsglp.com/forum.php? ... id=18081&page=1 >写给江西论坛的忽悠大师 -----写下这几个可耻的文字,我直想骂人! 浩浩赣水 自古清流 何时竟惹泡沫 横飞 污了眼界 罢!罢!罢! 自吹 自擂 王婆已去 舞台依旧 精神翻着了新 羞!羞!羞! >现代诗歌批判之一 1.现代诗歌批判 有人把 屋脊比喻成猪排 有人说 好诗,喻象新鲜 (此人好狗,总想着猪骨头) 有人 掏了掏鸡巴 对着黄河 尿了泡 很诗歌的尿 (对着黄河尿尿的人 很多,只可惜 都是一些正宗的尿) 总有人 把自己当成李白 (我也是) 李白的诗稿 总有,李白 拿去擦屁股的 (我也是) 2.诗人是病死的 我不想做一个流氓 我非常想做一名诗人 看来 我将会被饿死 因为,一个至今未饿死的诗人 写了一首 《饿死诗人》 差点,吓死了一大片诗人 街上,偶尔有饿死的流浪汉 我不知道 他们 是不是诗人 3.写诗是一个过程 我和我的女人 在床上 亲热 这个过程 我没有 “北师大才子”沈浩波的“才气” 把它描述成 N级片段 也没有 “女诗人”伊丽川的那股个饱满的想象 说是在 塞这个洞 堵那个洞 我只是说 我在做啊做啊做 做诗 我听见 我的女人 在哼啊哼啊哼 哼诗 这个晚上 我只是轻快地 做出无数的诗 我的女人 哼着我无数的诗 美美的露出 嘴角的暗笑 4.写诗其实就是脱裤子的过程 生活有太多的黑暗 诗歌在纯洁的心灵 孕育反叛的力量 “我要把这一切伪装 扒去,还生活的本真。” 诗人这样发誓 那就实践吧 脱吧 一件,两件,三件 我就要为艺术献身了 把底裤也脱了吧 一首伟大的诗歌 就这样,在惊慌的读者面前 诞生了 于是网络沸腾了 有人要给在大街作爱的 公狗和母狗颁奖 还有人给褪净毛的死猪 评了个“世界最伟大诗人”奖 (注:可笑的艺术啊) >现代诗歌批判之二 1.诗歌的花园 花园里 繁花似锦 现在 仿佛四月的春天 志摩 在一旁忙着擦眼镜 繁花似锦的花园 不待游人接近 便嗡嗡地惊起 阵阵绿头苍蝇 一股恶臭袭来 2.诗坛的动物园 动物园里 猴子占山为王 老虎和狮子 还有一切的 食肉动物 它们都画地为牢 狐狸在忙着钻营 野鸡飞在铁架上 俨然是一只凤凰 观众的眼力是这么差 还真的 没看出一只野鸡来 3.诗坛的公园 我很羡慕 别人说起 深圳的公园都是免费的 到了广州就不一样 公园都是别人家的 没有票就没有门 》舒雨湖评 关于党同伐异现象 刘世军 自然界里 只有狼与狈才会勾结 诗人,就是狮子 语言的王者 而今,沦落的象个黑社会 整天忙着拉帮结派 ----2007.1.16 这样的书写,或者并不算是有的人眼中的诗篇。我却觉得值得一说的。因为其中说到了很重要的一种现象:一些诗人集结起来攻击另外一些诗人。也就是说,是在诗歌的旗帜下面进行着争斗。 第一,用现代汉语诗歌作品团结朋友,或者说与朋友交往是很好的事情。这是肯定的。现代汉语诗歌这一文学艺术形式,是肯定不反对其被实际运用于人与人之间的交往的。不过,其中的诗歌作品的作者,却是有了问题了:拉帮结派。 这是没什么意义的行为。当然,这些人的诗歌以外的文章就几乎是用来攻击与自己意见不同的人的。诗歌作品上,起初还没有人明确地做人身攻击的事情(后来也有人用诗歌作品的形式攻击人的),诗歌作品的形式在这个时候就成了一种进行人身攻击的工具。这是好事吗? 不,这不是好事。所以,有很多人就出来讲现代汉语诗歌作品作为一种文学艺术形式,是不用来做人身攻击的,在诗歌的选材上,在诗歌的功用上,都有更多的考虑。 第二,诗歌作品以外的诗人所做的文章,用来攻击不同意见的人的情况,是多的。这是很确实的情况。 对这样的情况,我们如何看待呢?文章的意义,如果仅仅是人身攻击,或者仅仅是辱骂,我以为,是没什么价值的。尤其是器官主义,更没什么意义。 各种文章在选材和功用方面,都是需要考虑的了。也就是说,在这些问题上,远不只是诗歌作品一类了。 第三,诗人拉帮结派,才敢说话,或者才说话,这并不是什么好事。我同意这个作者所说出来的观点。 诗人需要走出帮派,走出“黑社会”。我是反对搞这样的帮派那样的帮派的,无论以什么旗号搞起来的帮派,都是有着很强烈的黑社会性质的。这样的帮派,在文化领域,或者文学领域,有的以为可以建立话语霸权,或者进行话语权利的维护,建立什么新秩序,实际上,是很虚假的。 这样的拉帮结派,在很大程度上,反映出这一类文章作者的不独立,同时反映出其中的帮派的性质与价值。 为此,我以为,提倡独立、多元,是很需要的。中国现代汉语诗歌的现实发展,我们在看待问题的时候,更需要走出“势力”“山头”思维! 招牌只是新鲜,那是没有用的 关于某某主义等现象 刘世军 黑风寨里又打出了新旗号 其实,干的 还是打家劫舍的勾当 进化到了现代 民国的军阀 又在鱼肉百姓 这里面,往往是揭露出一种现象的实质。这样招牌往往是很新鲜的,然而对百姓的意义是什么呢?是“鱼肉百姓”。我以为,一个生命,或者很多生命,要确实地提出进步的观点,那是确实需要改变这个局面的。 第一,就现代汉语诗歌方面,为民,不是可耻的。也就是说,提出为民,并不是什么不可说的。有的说为民就不可说,现在一些主义什么的,明确地为己。 有的地方,提出一个招牌,就忙着巩固自己的领袖地位什么的,根本不考虑是为民,还是在为己。或者,有的人口中的为诗就是为他自己而已。或者,变相地为他自己,以及与他相关的少数人。这是值得反对的。 即使是现在有很多人参与现代汉语诗歌,有的是民,然而还有更多的民呢。可以说,还有更多的民,根本不知道现代汉语诗歌是怎么一回事:所以有一些人说现代汉语诗歌的前景是值得忧虑的,甚至有的人主张回到唐朝去的。 第二,就诗人自己的观念方面。喜欢提出新鲜的招牌,已经是近年来的风气。一个地方,很小的地方,都可能有一个招牌的。搞的纯粹是眼球经济,如果说确实地注意到现代汉语诗歌的文学艺术性质与社会意义,那是没有的。 有的地方,已经注意到现代汉语诗歌的现实发展问题,这是值得考虑的。现代汉语诗歌不是说繁荣就繁荣的,不是靠吹几个观点就能够吹出来的,这需要做实在的事情。 新鲜的招牌,固然能够迷惑一些人,但是没有实质上的进步的观点,往往是不能够长期地凝聚更多的人参与进来的。所以,关于现代汉语诗歌的现实发展,我不以为新鲜的招牌是最重要的,我以为,做实在的事情是最为重要的。 第三,现代汉语诗歌诗学核心问题上,需要集中在现代汉语诗歌的文学艺术性质与社会意义上。也就是说,即使你要提出一个招牌,或者说用一个旗号,做点诗歌方面的事情,那是需要走出眼球经济思维:走出炒作,做出体制。确实地观察到现代汉语诗歌的诗学精神。 现代汉语诗歌精神决定了其诗学精神。有的朋友对现代汉语诗歌精神表示不理解,或者说不曾听说,于是对提现代汉语诗歌精神者也一棍子打死,这是不对的。现代汉语诗歌精神,是需要确实地梳理出来,让更多的人知道的。 我说这些,也主要是针对引文作者所揭露出的一种唱新鲜招牌的歌的一些人与事的。我想,在现代汉语诗歌领域,什么招牌,只要是不能够反映诗歌精神,对现代汉语诗歌的现实发展没有实质的进步的,都是没用处的。 圈子思维,蜜蜂蝴蝶 关于诗圈子写作地忠告 刘世军 花儿为什么这么红? 为什么这么香? 假如,没有蜜蜂的传播 没有蝴蝶的授粉 下一轮 还会有花儿绽放吗? 第一,圈子思维是要不得的,如果仅仅是局限于一个小圈子范围。有的人甚至搞圈子替代文学史的工作,甚至为此写出文章来,肯定自己的地位。这样的做法是很不对的。也就是说,这样的圈子思维肯定是将受到很多人的反对的。这是不用说的了。 圈子,有的人还有另外的意义的。也就是说,看见圈子好的一面,比如交流,这也是值得注意的。我只是以为,圈子并不代表着社会传播意义的全部。 第二,与反圈子思维相比,我更注意其中提到的“蜜蜂”和“蝴蝶”。为什么说呢?现在的中国,少就少这样的人,少就少这样的文。 我们就是要注意这样的人,这样的文。我在别的地方说起过一个诗人读诗,认同优秀诗篇的重要意义。 可以说,这里的“蜜蜂”和“蝴蝶”,在很大程度上,是对一部分阅读并传播优秀诗篇的诗人的比拟。我们就是需要这样的人,以及这样的人做的相关的文。 第三,一个诗人(或者喜欢诗歌的人)做“蜜蜂”和“蝴蝶”并不妨碍其创作。现代汉语诗歌作品的阅读与传播,是我们的间接经验积累的很好的途径。 有的人说阅读和传播别人的作品,是有害的,这是很错误的。有的人甚至号称自己根本不读别人的作品。我私下里以为,了解学习研究已有的现代汉语诗歌作品,发现其中优秀的作品,并吸取其中的营养,是很有意义的。有的人以为,了解学习研究别人的作品是浪费自己的时间,是否定自己的特别性质,这是很错误的。 我以为,了解学习研究别人的作品,在很大程度上,让我们积累间接的经验,这是很有意义的事情。 如果极端地看重自己的直接经验,而否定间接经验,这是很不对的。极端重视自己的直接经验的人,往往号称说自己是生来就很特别的,走什么“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的思维,表面上看起来是没什么错误的,实际上就是错误的。我是这样看的,当然不是规范你怎么想。 第四,圈子思维可能导致的被动性是一种严重的问题。也就是说,有的人形成圈子优势思维的时候,往往以为别的人是有义务来他的这个圈子的。实际上,没这个义务。甚至以为,别的人有义务来做他以及他这个圈子的阅读与传播的,实际上,没有这个义务。我是这么看待的。 我以为,每个生命都是可以少一点被动性,多一些主动的。在推动现代汉语诗歌的现实发展的问题上,我以为,主动性,是很需要提倡的。 对圈子思维,蜜蜂蝴蝶,我在这里就说这些。或者,这些还是远远不够的。 <一本中国某某年度最佳诗歌> 一本中国某某年度最佳诗歌 被夹在了旧书店中 这些拥挤的书籍尽力地 占据着一小片空间 打开这本 从来没有翻动过的诗歌选 那些诗人的陈年旧梦扑面而来 拥挤得变形的纸张极度夸张 更有几张 在装订时就已经打了三折 一本中国某某年度最佳诗歌 被夹在了旧书店中 等待着幺二零前来急救 此时,我刚好路过 诗的命运,尤其是现代汉语诗在中国当代的命运,当然是很值得关注的。现代汉语诗,并不缺乏读者,我向来是这样认为的。所需要注意的,主要是:一,没有给需要它们的群众手中;二,圈子化严重,这恰恰是一定程度上的固步自封的表现;三,以自己的意见为上,而根本不愿了解更多,强调话语表达的权利。有了这三点,我们就可以知道诗的命运或者口碑了。 诗,诗书,等不到120,如果说能够等到什么,那只能说是等到了需要阅读的群众。这样的群众不是走圈子化的,不是保守自封的,不是“老子天下”第一的。本诗可以说是对当代现代汉语诗命运做一细节侧面描述的篇章,值得深思。 来源:http://www.australianwinner.com/AuWinner/viewtopic.php?t=61237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