巫逖短评李俊德“迎牛年写牛” 作者:巫逖 时间:2008-11-04 周二, 下午2:38 巫逖短评李俊德“迎牛年写牛” 附原作:迎牛年写牛(微型诗) 文/李俊德 《一》水牛 不怕泥深,不顾水混, 为丰产,低头拉犁奋进, 说:精耕细作是作牛的本份。 《二》奶牛 吃草,挤奶, 不比吃,不比穿戴, 只比奉献,只比对人慷慨! 《三》黄牛 无须扬鞭自奋蹄,牛脾气! 愿将死后皮做鼓, 鼓舞斗志,鼓舞士气! 2008年11月3日星期一写于北京中关村 [短评]: 此诗组(三首)的厚重,意为写牛,实为写人。 写谁呢?古稀老人! 他的作品往往是,写平凡见伟大。淡淡的三长两短,筑起一道“三行长城”。 读这写牛的诗,使人忆起伟大的文学家鲁迅“吃的是草,挤的是奶”的名句。古稀老人与鲁迅名句,异曲同工。 读这写牛的诗,其内涵分明是古稀老人自己啊。他到澳洲论坛较晚,人们对他的印象还未深沉。我却下足眼力看他的作品,品味他的风格。 “精耕细作是作牛的本份”(水牛),这是一首对“水牛”的赞歌,“本份”是这诗的灵魂字眼。 四个“比”字(奶牛),足有四顿的厚重。“比”的好,好的叫人喝彩。这正是鲁迅写母牛的笔锋,何等高昂。 “愿将死后皮做鼓”(黄牛)。落叶不是无情物,化着春泥再护花。这是前人留给后人的古训。古稀老人化用了。化用的好,令全诗活了。 其实写牛的诗何其多,尤其是三行的。我偏爱这“三牛”(水牛、奶牛、黄牛)组诗。也许是,我也早已迈进古稀之列吧。 我们都是“牛”,尚且还有老牛的皮性。21世纪里,我们还得“牛”下去! 握紧古稀老人的手! 来源:http://www.australianwinner.com/AuWinner/viewtopic.php?t=9104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