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马的鸟籠“瘦”了》

作者:巫逖

时间:2009-5-18 周一, 上午9:09

《非马的鸟籠“瘦”了》

非马的鸟笼“瘦”了。

伊凡的鸟笼“瘦”了。

下岗退休老人的鸟笼“瘦”了。

这些的鸟笼,在澳大利亚“瘦”了。

澳大利亚是个多民族的大家庭,由200个民族组成。

澳大利亚人是个爱花、爱鸟的民族。鸟语花香是民族和谐的象征。

鸟笼的残酷历史,在澳大利亚消失;鸟儿的民主自由在澳大利亚得到充分的体现。

一位退休的名画家·李老如是说:“我不画鸟笼,但我的后院有着没有围墙的一大群鸟儿,每天定时回来进餐,和我友好。尤其是鹦鹉在我的手上、肩上、头上站着和我玩耍,亲密无间。”他还如实说:“在200种鹦鹉中要数彩虹鹦鹉最为美丽。你们的〈澳洲彩虹鹦〉杂志名字取得好,有特色。”

来自世界200多个国家的移民群,一旦加入到澳大利亚这个大家庭,都是融入和蔼的社会里,成为一个爱花、爱鸟的人。那些过去在原祖籍国曾对鸟儿实行“三光政策”的人,现在也和鸟们友好相处,不再是“抓光、杀光、吃光”。

是的,爱鸟是一种高尚品格。从某种意义上说,其实,鸟是会飞的人;人是不会飞的鸟。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人们不应该相互残暴,而应该友好下去,世世代代。

“鸟龙”在澳大利亚虽还有少许,但已不成气候了。大气候是社会和蔼,人鸟共舞,国泰民安。

没有“鸟笼”的日子,鸟儿会来的。

来源:http://www.australianwinner.com/AuWinner/viewtopic.php?t=107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