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回忆录]中國龍之歌/巫逖·著 作者:巫逖 时间:2009-2-23 周一, 上午9:19 [阳光回忆录]中國龍之歌 ——给自己生日回忆录 文/巫逖 (一)、开卷篇 人生写诗,诗写人生。 生年未满百,斗怀三千诗;侠义傲风骨,惟留汉青史。 座次生日殿堂,灵魂再一次被诗的雨露淋湿;被诗的阳光追逐。 东海一抹朝霞,雪城半卷蓝山。 我与蓝天白云签约,写一部《中國龍之歌》,谨以此献给我的父母、我的兄妹、我的儿孙;献给我的国人、我的族人。并与“老伴,我永恒的至爱”,醉卧蓝山。 人生是一首长长的诗。 诗 越写 越短 是诗人的悲哀 诗 越写 越长 是诗人的幸运 巫逖,一个瘦而刚毅的流浪者。谨此以开卷篇、马来亚篇、中国篇、澳大利亚篇,书写龙在追逐太阳的路上,一串诗的篇章。 在榴梿王国的情怀里 在芙蓉国的憧憬中 在蓝天白云的蓝山下 一条龙 觉醒 拔地冲天 跃起 跃起。 一首未成人渐老,去国宜留爱国心。江山暮,雪城虎跃飞鹦趣。 (二)、马来亚篇 永远是龙的传人 永远是铿锵的中国龙 无论是,在南洋大马 在芙蓉国 在粤国 在大洋洲澳大利亚 在澳洲长风论坛 在巫逖文学馆 在三国六方 我 都不是 一条无所作为的虫 一条害虫 我是 毕恭毕敬的 一条活生生的游龙 请听 那鸟来鸟去的啼笑 那成行十里的野猪蹄声 那虎啸图腾的震撼 请看 枕着东边,一抹朝霞 枕着西边,半卷黄昏 枕着月儿,梦也是的舞龙 云顶山的,风 搂着森林 跳最原始的迪士科 唱原汁原味的歌 世外桃源的,画帘 挂在窗沿 酷似我童年的桂林 遗留我童年的阳朔 在这里 一住 就是365天 与 猪 与 虎 一同出没 云顶啊 三五人家 够你 够我 够他 写不完的诗 绘不完的画 品不完的人生 与世隔绝 萤火虫 就是飞翔的太阳 无眠之夜 萤火虫 就是十五的月亮 高山上的双眸 只认识绿的高度 每条山路 都有我来来往往的脚印 每座山头 读有我客家的儿歌 幸福的童年 无须问 山外是那个黄帝的主义 是那个独裁者的专横 有雨、有阳 父母那把伞,总是 高过别人的头 无阳、无雨 父不在时,便瘦成 一 拄 拐杖 母亲啊 那根扁担 左肩挑着大山 右肩挑着五口之家 脊梁骨 弯了又直 直了又弯,末了 酷似直不了的初一月亮 小日本鬼子举白旗了 山民下山了 一老四小也下山了 那年,我背上有妹妹的哭声 随后,太阳还未醒来 我便追逐星子 午后朝拜孔夫子 油灯下摇笔杆子 一个碗子 一双筷子 一副眸子 圆睁得像太阳 血红、血红的 把沙锅掏得 一粒 不剩 小草似的 渴了 舔一滴隔夜的露 但我仍是 一只手磨刀 一只手握笔 一只眼睛盯着现在 一只眼睛憧憬未来 英语学院的,瞧不起 中文学院的 新学制的,瞧不起 读八古文的 全日制的,瞧不起 半工半读的 说英语流利的,瞧不起 讲中国话的 几个白皮肤的,瞧不起 黄皮红心的 住小洋楼的,瞧不起 平民房的 住都市的,瞧不起 乡村的 瘦了,瘦了 我童年的梦 邻居印度黑印度人 和睦相处 时有被邀入屋 室内阵阵牛粪香,扑鼻而来 四壁层层迭迭,牛粪批荡 他们信仰牛教 从不杀不吃牛肉 见中国人吃,就走开 印度人兴开宗教晚会 时有邀我们小孩入座 只听从他们的宗教仪式 撒几粒教水于我们头上 点一点教油于我们额上 吟几句教经 盘地而坐,不必信教 也,分发吃品 大胡子孟加拉人 像极马克思的胡子 多做冰棋凌小生意 每每爱逗中国小孩玩耍 哄小孩上钩 钓几分钱 热闹档铺 鼓涨钱袋子 马来警察 看到我们吃猪肉就走开 看到我们写方块字就过来 好奇 问这 问那 他们的是豆芽文字 是很优秀的 马来人家喜欢与中国人攀亲家 曾托媒介上我家 说要把她们的女儿许给大哥 母亲死活: 不! 马来风俗可是男嫁女家 儿子不是送给她们 孙子姓:啥! 有人垂钓未来 有人垂钓过去 而我 垂钓小鱼 小虾 好为餐桌夜 吃上一口 海鲜 无米的沙锅 最体谅米缸子的饥饿 最后一个揭盖的 是 母亲 最后一个盛饭的 是 母亲 晚饭餐桌上,全是 酸 咸 辣 没有一块 骨头 可 啃 赤道上的孩子 从未 见过雪 可母亲的头上 却 一夜 成 雪 父亲走得过早 还在妹妹四个月的时候 母亲扛不住一大四小这个家 也走了 就在妹妹四岁的时候 从此 四小孤儿 乱作一团 举目 无亲啊 举 目 无 亲 ! ! 世上只有妈妈好 有妈妈的孩子像个宝 衣开伸手 饭香张口 世上只有妈妈好 没有妈妈的孩子像根草 海外孤儿 眼泪干不了 每当我下班回家 坐在门口的 小妹妹,第一句就是: “三哥,我肚子好饿、好饿” 啊,哥哥的胸口好痛、好痛 这就给 做 去 一袋石子,一把弹叉 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鵰 哈哈今晚 四小龙 红 烧 山珍 野味 一块山石挡住路心 竟与我过不去 把高速的“列车”绊倒 哎呀,几块骨头冲天如雪 “红太阳”洒的一路 过路的希拉莉 心疼 把我背回家 邻居克林顿大叔采药 洗洗刷刷 护护贴贴 饭热菜香端给我兄妹 两耳不闻国事 整整11天卧床不起 稍后稍后,西边太阳 东边雨。我又上班了 1952年3月 二哥与我 离别生我养我的故土 2006年4月 二哥只身回访马来西亚 啊,故乡的情不变 故土的容颜 垂垂老矣 那位戴“沙尘”眼镜的校花 二哥,你问候了吗 还青春吗? 她还记得 我给她解答的那道 [1+(-1)=?]算术难题 和,她与我的 笑 那个风华正茂的日子 我的诗 时肥 时瘦 时而醉卧沙丘 时而清醒月下 追逐 萤光 还想 回到连登 根,在那里 叶,在那里 当我做梦的时候 眸,醒着 当我醒着的时候 花,梦着 一张三尺桌 一盏萤火灯 周而复始 鼾声五洲 虫鸣环宇 诗 醒着 花儿,睡了 十七岁前含苞 七十岁后绽放 梦 的 笑声 比,阳光灿烂 比 阳-光-灿-烂 父亲的 碑 笑傲蓝天 母亲的,不见 孝 从何说起 孝 从何说起 父亲 母亲 我爱你们啊 你们是如此寂寞 故乡 我爱你啊 生我养我的 马-来-西-亚 《墓悲》 草——都老了 名字和碑,还硬 挺着 爸问:去国六十年 异乡的月还暖吗? 妈说:儿啊 上了年纪 出门要添衣! (待续) 来源:http://www.australianwinner.com/AuWinner/viewtopic.php?t=10023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