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最美的遗憾——感悟仓央嘉措和他的情诗 作者:冰果泡芙 时间:2012-6-03 周日, 下午10:52 天路遥遥,雪域苍苍,一个声音低低吟唱。 布宫肃肃,梵唱声声,一个魂儿徘徊何方? 他是灵童,注定拥有转世修来的福,他是达赖,注定要被众生高高朝拜,与他同龄的孩童,似乎都无此般荣幸。他的一生,有如此辉煌的开篇,却疏于撰写,留下那一段空白,他说那里该是童真。他,是藏族最多情的诗人——仓央嘉措。 本是活泼好动的年纪,却被人如活佛般供起,观香雾,闻诵经,他说已厌倦如此重复的日夜。穿上俗人的衣装,还是拥有15岁好韶光的少年,得意地挥袖,得意地漫步拉萨八角街头,得意地穿梭于布达拉宫下的雪村,他喜欢这里自然清新的风,向往凡人最普通最真实的生活。仰望苍穹,雄鹰掠过,对着苍穹,对着雄鹰,不羁地喊出他的名号:“住在布达拉宫,我是持明仓央嘉措,入住山下民房,我是浪子宕桑旺波 !” 藏务繁忙,来往信徒络绎不绝,各种矛盾错综复杂,早有人觊觎那象征权力的宝座,他是不知还是不屑,继续以慵懒的姿态平淡地看待一切,依然我行我素地喜好游乐,放荡不羁,终日沉溺于酒色,不顾一切清规戒律。爱幻想的年纪,对爱情朦胧渴求的年纪,他日日想着以位天仙般的女孩。达娃卓玛,一位幸运的女子,让他如此魂牵梦萦,夜半逃出布宫与之幽会的女子,似是与他前生有约,今生才会一见如故。多少个夕阳渐落,月牙初升的傍晚,晚霞红透半边天,他独坐栏上,迷离的眼神望向远方,轻吟低唱:“在那东方山顶/ 升起皎洁月亮/ 年轻姑娘面容/ 渐渐浮现心上/黄昏去会情人/ 黎明大雪飞扬/ 莫说瞒与不瞒/ 脚印已留雪上” 少年不识愁滋味,过分随性的作风使得仓央嘉措终被谗言围攻,大清皇帝下诏命其退位,欲将其押解进京。哲蚌寺僧人护他于甘丹颇章宫,拉藏汗率人包围哲蚌寺,终于,他挺身走出。罢了,总该有个了结。他走了出来,也很快走完了短暂的一生。关于他的死,民间有很多传说:有人说是在押解进京途中病逝的,也有人说是政敌拉藏汗秘密杀害的,还有人说被好心人解差释放,成为青海湖边普通的牧人,诗酒风流过完余生。他终是走了,但他的情歌留下了,他的诗作和美名最终也化作藏文记录在书页间,成为最美的遗憾。世世代代生活在青海湖畔的人,虔诚的教徒,乃至今日的我们,都常读起他,读起他炽热的心: 那一刻,我升起风马 不为乞福 只为守候你的到来; 那一天,闭目在经殿香雾中 蓦然听见 你颂经中的真言; 那一日,垒起玛尼堆 不为修德 只为投下心湖的石子; 那一夜,我听了一宿梵唱 不为参悟 只为寻你的一丝气息; 那一月,我摇动所有的经筒 不为超度 只为触摸你的指尖; 那一年,磕长头匍匐在山路 不为觐见 只为贴着你的温暖; 那一世,转山转水转佛塔啊 不为修来生 只为途中与你相见; 那一瞬,我飞升成仙,不为长生,只为佑你平安喜乐。 千年过去,如若仓央嘉措当真转山转水转佛塔重返红尘,我们是否能再次见到他?在八角街头,在青海湖畔,在布宫脚下,在天子的雪山下,是否能再次寻着他的身影?也许青灯古佛下那般瘦削的脸庞不再,眉间深锁的愁怨不再,但只要炯炯的目光不暗,浪漫执着的心性不泯,万千人海,我们也定能寻得他!会完成前世的理想吧——蔚蔚苍穹下,长发飘飘,独自彳亍,流泪,歌吟,千年如一,笑靥如花。 “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泥上偶然留鸿爪,鸿飞哪复计东西。”他的灵魂就像飞鸿,不会眷恋自己留在泥上的指爪,他追求的,是超脱。都说一个执着于美感的人,必须有超脱之道,才能维持心理上的平衡,而愈是执着,就必须愈是超脱。仓央嘉措,恰恰就是这样执着、超脱的人,他的灵魂会飞,唯一使命就是飞,自由自在地飞翔在美的国度里,直至,成为遥远的绝响…… “我问佛∶世间为何有那么多遗憾?佛曰∶这是一个婆娑世界,婆娑即遗憾,没有遗憾,给你再多幸福也不会体会快乐。”仓央嘉措和他的情感他的诗,连同那方净土那段岁月尘封在历史的长河中,成为我们至今还感慨的遗憾——尽管那遗憾包含的故事很美。 来源:http://www.australianwinner.com/AuWinner/viewtopic.php?t=35468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