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永恒的泥土

作者:非马

时间:2006-7-22 周六, 下午12:08

从十三岁离开广东乡下,先到台湾,后到美国,这几十年当中,很少有机会接触到泥土,但泥土似乎早已渗入了我的血液。即使身处钢筋水泥高楼大厦的都市,仍有许多东西能引起我对泥土的记忆。我随时可闻到泥土芳香的气息。

在我的记忆里,母亲的赤脚常同泥土混为一体。小时候,每天早上被从菜园工作回来的母亲叫醒,第一个闻到的,便是这泥土气息。那时候父亲一个人在南洋做生意,母亲带领我们兄弟姐妹在家乡过活。不识字的她,只希望我们好好念书,田里所有的工作几乎都由她一个人包办。而小时候体弱的我,大忙也真帮不上。但我喜欢跟著她在绿油油的菜园里转,拔拔草,捉捉虫,浇浇水。她似乎有用不完的精力,从不让自己闲著,也很少听到她诉苦。

一九八O年我头一次回国,同离别了三十多年的母亲见面。历尽沧桑进入暮年的母亲同二哥及弟妹都已离开原来的乡下,搬到汕头附近的一个小县城定居。在那个陌生的环境里,我总感到有点格格不入。当时以为是由于我多年不用家乡话,许多感情无法充分表达的缘故。但后来想,没有故乡的泥土来触发昔日的记忆,恐怕也是原因吧!

如今母亲同父亲已双双安息地下,永久地同泥土融为一体。泥土对于我,除了孕育万物之外,又加上了包容一切的新意义。我记不起没受过一天教育、不识一个大字的母亲,曾说过什么惊天动地的话,但她对泥土的真挚感情,她那如泥土般执著与淳朴的性情,对体力劳动的喜爱,脚踏实地的苦干精神,对子女无私的奉献与牺牲,都深深地影响了我的一生。

八十年代台湾乡土作家杨逵先生曾到美国访问。大概因为都对泥土怀有特殊的感情,我们一见如故,彼此感到非常亲切。一九八五年他去世时我写了一首<写在大地上的诗>记念他:

用铁锹

写在大地上的诗

他们说

美是美

却容易枯萎

这种白纸黑字的迷信

我现在知道

祗不过是士大夫们的

一厢情愿

因为远在地球的这一头

我的心

正砰砰响应

你永不停息的铁锹

沉着的落地

而从你脚下的石头上

迸出的火花

我深深相信

将在无数个暗夜里

点燃许许多多的眼睛

默默的母亲,默默的诗人,默默的泥土,在我默默的思念里,都成了永恒。

来源:http://www.australianwinner.com/AuWinner/viewtopic.php?t=157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