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树“王”之思 作者:陇上雪 时间:2010-3-26 周五, 上午9:27 何小龙 在甘肃崇信县西南山区孙家峡,我看到一棵有“华夏古槐王”之称的大槐树,树高26米,主干高2米,胸围13米,树冠东西宽34.2米,南北长37.7米,占地面积2.1亩,纵横的树根,如蟒蛇,似龟背,暴凸于地表,展示出巨槐强劲的生命力。据专家测定,此树已生长2800多年。 正值仲夏,各种花木、庄稼正在旺盛生长,孙家峡层叠的丘陵一片葱茏,鸟鸣声声,昆虫唧唧,置身其中,有种恍若隔世之感。现在,一棵巨槐以王者风范立于眼前,精神为之一惊,其森然之状,令人敬畏。不禁想,近3000年来,不知有多少花草树木,或焚于战火,或死于天灾,或灭于虫害,而它何以会穿越30世纪的风雨傲然屹立于这一片荒野之中? 观瞻间,见一驼背老叟肩负一捆柴走来,我看到大槐树旁边堆满碗口粗的槐树枝,有的已干枯,有的绿叶尚在,便指着大槐树问他:“老人家,你怎么不去捡那里的树枝?”老人顿时一脸惊恐,忙说:“不敢,那是神树,谁动了它谁家就要遭殃。”老人向我讲了一件事,说有一年,狂风大作,雷声阵阵,一道道蓝色电光在大树顶端久久盘旋不去,不久就下起瓢泼大雨,附近村里人都担心巨槐会被雷电所伤,然而,此树却岿然不动,只折断几根干枯的树枝。雨过天晴后,有人去树下捡了树枝带回家,第二天,他的孩子就患重病死亡。从此,当地百姓视巨槐为神树,每逢立冬聚在树下,点香膜拜,祈求五谷丰登。 这时,我才注意到,在大槐树的枝杈间缠绕了许多红线绳。据这位老人说,在树上搭红线绳,可防灾避难,逢凶化吉。我忽然想起去年到陕西岐山县旅游时在周公庙见到的类似情景。在八卦亭旁边,长有一棵低矮的古槐,树干扭曲如巨龙盘绕,树冠似龙头昂扬,游客们争先恐后花一元钱买来一条红布带往树枝上悬挂,以图吉祥。久而久之,整个古槐被红布条装扮成红色,看起来十分醒目。因此,这棵似乎掌握着人们祸福的古槐,得到“神灵”的待遇,由雕花的花岗石栏杆围护,并置有香炉,供游客烧香祈愿。然而,与甘肃崇信县的“华夏古槐王”相比,周公庙的古槐要矮小得多,它们根本不在一个层次,但由于其靠近周公这个历史名人的身边,知名度高,自然也就更会受到全国各地游客的崇拜。“华夏古槐王”呢,生长在西北最贫穷的偏僻之地,由于交通不便,除了当地人和个别文化工作者偶尔来拜访它,谁还会来领略它博大、伟岸的气象!这样一想,不由为这棵巨槐叫起屈来。 不过,当再想到这棵“树王”,尽管未享受到“被雕花的花岗石栏杆围护”的待遇,却照样以自己自强不息的顽强生命力和神圣不可侵犯的风采立于世,不是更显出它独立特行的品格吗?这样活着不是更具有震撼人心的生命魅力吗?我又释然了。再者,在当今世界,车祸、矿难、洪灾、疾病等各种灾害频发的情况下,作为一棵树能够如此健康、长寿地活着,该是多么大的福气啊!在它面前,我等人类显得如同蝼蚁,多么渺小啊! 追索巨槐长寿的秘诀,有人说,是它被“神”化的结果。这自然有一定的道理。但是,那自由奔走于茫茫宇宙的风、雨、雷、电可不信“神”的啊,它们遵循自然规律,逞强施威,谁能奈何它们!谁用自己所掌握的权力能控制它们行走的方向!谁用大量金钱能收买它们的自由和意志?它们要攻击这棵无依无靠巨槐的时候,谁能阻挡得了?所以说,许多灾害和磨难,都是巨槐凭借自身的能力进行抵御和化解的。那么,它使用的是什么秘密武器呢?我绕树观看、思索良久,终于找到了答案:只见这棵巨槐,就好像是以胸围达13米的树干为基座,搭建了一个房子,树冠为浓荫密布的房顶,分长的9根粗壮的主枝为房梁,它们相互交错、支撑,撑起一个温暖的家,一个牢不可破的堡垒。不管风、雨、雷、电从哪个方向突袭而来,面“敌”的一面都会受到其他树枝的拉拽和支撑。它们就是这样靠团结、协作、互助互爱的精神和力量,战胜了一切灾害和磨难,一圈年轮一圈年轮地走到今天,并且依然那么生机勃勃,气宇轩昂,张扬着一种生命的活力。 甘肃平凉市红旗街93号平凉日报社 邮编744000 来源:http://www.australianwinner.com/AuWinner/viewtopic.php?t=18022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