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捣衣声声思母亲

作者:王水寶

时间:2011-3-18 周五, 上午11:47

捣衣声声思母亲

王水宝

那是初夏的一个早晨,久雨初霁,我迎着朝霞,步出家门,只见龙河边垂柳倒挂,河面上雾气氤氲……“嘭、嘭”,忽然从河边传来木杵的敲击声。这声音是那样的熟悉,却又是那样的陌生。我循声望去,只见在龙河的埠头,一位约莫40来岁的妇人,正用一根木杵在敲打着衣服。

咦!时之今日,洗衣机已走进了寻常百姓家,怎么竟还会有人到河边捣衣……我还来不及思索下去,那“嘭、嘭”的捣衣声又把我的思绪带进了“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 。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的意境。这是我十多岁在读高中时,文学课本上李白《子夜吴歌》中的一首诗。写出了一位妻子在月下捣衣,从“嘭、嘭”的捣衣声中,想起了远在边关的丈夫,希望早日平定敌人,丈夫不再远征的心情。这捣衣声,寄托着绵绵的情愫;这捣衣声,给人一股亲情之感。

是的,在万事万物中,往往一件细碎的小事,就会让人勾起无限的眷恋和无穷的回味。这久违了的捣衣声,也让我想起了我那已仙逝多年的慈祥的母亲。

母亲温顺善良,一生俭朴。她没有文化,从小当童工,天不亮就要赶着去上班,直到日落西山又匆匆赶着回家。母亲在工厂劳累一天,下班回家还要洗全家人的衣服,那时没有自来水,更没有洗衣机,每每总是在晚饭后,将一家人换下来的衣服用竹篮盛好,提到离家约半里地的一个叫长池沿的河埠头,然后将衣服取出,在河水中漂洗,再将衣服放在石板上,用木杵(家乡人叫敲棒槌,约一尺来长,呈扁圆型)敲打衣服。儿时的我,几乎每次都要跟着我的母亲到河埠头,理由是和母亲作伴,其实是玩水,更不是帮洗衣服,所以,这“嘭、嘭”的捣衣声,对我来说实在是太熟悉了。

在朗朗的月色下,河塘显得是那样的静谧,只是水草中时而传来几声“呱呱”的蛙鸣。母亲或跪或蹲在青石板上,用木杵捣衣,对面山坳里就会传出“嘭、嘭”的回音……洗着洗着,母亲有时会突然拎出一件我的衣服,愠怒地说:“看看,弄得这么脏兮兮的。”但脸上丝毫没有责备的表情,且还流露着慈母那一片疼爱的笑容。而我便低下头来,不好意思地笑笑,依旧玩水。当河水溅满我的脸面时,母亲就会用毛巾在水中搓搓,绞干后一边给我洗脸,一边笑着说:“喏,喏,弄得浑身水淋淋的。”此时此刻,一股母爱的暖流,就会在我幼小的心灵深处,久久地久久地回荡……

“嘭、嘭”的捣衣声,把我从沉思中唤了回来,不知怎的,竟老眼昏花起来,泪水渐渐模糊了我的眼帘……是呵,往事不堪回首,母亲的情,母亲的爱,一桩桩一件件,至今回想起来,依然历历在目,是那样的亲切,那样的甜蜜,将永远永远深埋在我的心间……

呵!叫人缠绵、叫人思念“嘭、嘭”的捣衣声,叫人永远怀念慈爱的母亲……

来源:http://www.australianwinner.com/AuWinner/viewtopic.php?t=3064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