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大别山麓野菊香

作者:董本友

时间:2007-4-01 周日, 下午11:07

大别山麓野菊香

董本友

秋色染遍了大别山。人在山中钻来穿去,高一脚低一脚的,山坳高矮不一,沟溪静流,飞泉挂石,老树横陈直卧,枯藤乱缠瘦鸟轻跳,满地都是枯草败叶,野草尘起杂虫时舞,百花早已败落。不经意间,你会被一种浓浓的野菊花所吸引,目光不自觉停驻下来,纯一色的金黄,一丛丛的,时断时续,绵延数公里。秋阳逼迫,清草香浓浓,挟裹尘埃,刺激着你的嗅觉,然后迷漫全身。近处看时,与雍容华贵的庭院菊花相比,既无秀色也无群芳,既不文也不雅,它惟一可做的是以群体的力量铺成一条条黄色的长廊,给深秋的山野添一抹亮色,这又让你不得不佩服,衰草哭丧的脸与野菊花历经春夏温柔考验坚定笑容相成极大的反差。

野菊花的色、香、味是有些土气,它散落在路边,长在山坳里,寂寞一年又一年。它也没有其它品种菊花那么娇气,需要在温室里培养,吃养营餐,然后才培育出。它好像是在坚守着某种信念,不讲任何条件、任何回报,也不顾及别人对她的评价,我就是我,依然坚守着自己贫瘠的山峦;即使在“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往”的路边,它吸进的是尘埃,放出的却是清香,车来人往,少有人问津,偶而有人甚至会问“那是什么花?”不知其名其姓。它不奢求自己的地位,田坎地坡,藜丛荆棘,也能安身立命,杂草丛里也吐芳蕊。它的忠诚守时守信让人叹为观止,每年秋后,野菊像是得到命令一般,纷纷从乱草丛中挤出来,秀出自己最好的姿态,迎接给予它希望的这个季节,像野菊花等植物对季节的守时守信,时常让多变的人类感动不已。

人们可以培育出多姿多态的庭院菊花,有娇媚无比让人不忍离去的,有盛气凌人让人不敢近观的,有孤僻冷艳难入平常百姓家的,繁花似锦,菊花品种越来越多,但人们没法培育出是野菊花那种顽强的生存品质,那种与平民百姓贴得这么近的品种。野菊花可入药。少小时,我们每逢秋节便采摘一些野菊花拿到集市去卖,对小小菊花换来几块几角钱欣喜若狂,对用自己挣来的钱买的学习用品,特有种“主人”的感觉。上高中时,一次我生病住院,老师同学们来看我。有位女孩把她刚刚从田野采撷来的一束野菊花悄悄插在我床头,那普普通通的花香飘满了整个病房,让秋天的病房充满了希望,后来这希望一直迷漫在我的生命历程中,成了最难忘怀的花香。前几天老婆从老家山里采集了几袋野菊花晒干后,添充了个香香的菊花枕,野菊花可去火清神,头卧香枕,高枕无忧,梦也更香甜了。

在大别山丛林中,野菊花难以让人想起,因为它的小,因为它的无名。因为名因为利,因为缺乏平常心的原因,我们常常对身边之美,熟视而不见,或是见而不觉其美,美而不知珍惜,审美疲劳了。但田野村夫劳作休息可随手拈来嗅一嗅清香,少小时给我们一点点希望的野菊花,在这个秋色浓浓的季节,让我着实常想起它的好。前几天,有人约我去看菊展,去欣赏或者说是猎奇那些高不可攀、富丽堂皇、不食人间烟火的绝品菊花。我没有时间去,感觉很可惜。后来转念一想,其实大别山中到处散落、秋天日日可见的野菊花,只要我们用心去欣赏,也不能给我们很多启示? 最后以一首《七律•野菊花》煞尾,以抒怀。

七律 野菊花

此生简陋最喜秋,

欲与秋霜比风流。

大别山深菊意浓,

百草衰尽我来秀。

纵然同族多俊俏,

千媚百娇不忌妒。

芳菲尽为万物吐,

花虽朴素人长久。

通讯地址:河南省光山县国家税务局 董本友

邮政编码:465400 电话:0376-8859618

来源:http://www.australianwinner.com/AuWinner/viewtopic.php?t=36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