遺失的錢包(巴陵-湖南長沙)

作者:美祉

时间:2005-10-12 周三, 下午3:22

遺失的錢包

=======================================================

奶奶西去已經十餘年了,想起有關她的事情卻很少。

年關回鄉下,看見一位老婦掏出個洗衣粉袋子的錢包,勾起了我對奶奶的回憶。

發覺奶奶有一個錢包是在爺爺走後,她搬到我家常住。那五六年裏,奶奶的錢包偶有要露面的。鄉下親戚特多,奶奶年事已高,來看望她的親友自然也不少。女兒、女婿、外甥、侄子、孫兒等,也有給她老人家錢的,所以奶奶就開始需要一個錢包了。

鄉下不比城裏,人手一個錢包。鄉下一家子人也找不出一個錢包,有錢就藏在一個小縫裏,小偷是找不到的。我家的錢放在一個衣櫃裏,旁邊堆著火柴,全家人都知道,可我們姊妹誰也不敢私自拿錢。奶奶不願與我們共擔“風險”,自己獨個兒把錢藏在枕頭裏。有時,也有親戚抱了重孫、重外孫來看望她的,奶奶就要給孩子幾個錢買糖吃,又要摸索出他的錢卷。奶奶的眼睛不知因為什麼而失明,每次拿錢就要找我給她點點,我是最有機會瞭解她錢卷的人。

奶奶擁有幾十元錢是兜在衣袋裏,母親怕她丟了,要奶奶放一個地方,奶奶認為沒地方可放,又帶在身上。她來我家時,我們沒有給她把一擔行箱(古老的傢俱品種)搬來。

奶奶是晚清所生,在她每次出汗、流淚都用一塊手絹檫。她沒錢包,理所當然的最先是想到手絹。第一塊用來做錢包的是一塊半新的羅幕布手絹,土白色的,上面還有幾株芍藥。奶奶把錢疊齊,轉緊,再把錢卷放在中間,手絹對角疊起,再卷起來,放在貼身的衣袋裏。母親見奶奶這麼費神,就建議用一個袋子裝起來放在一個固定的地方。

一次,我給她找了一個剛開包的光輝洗衣粉袋子。200克一裝的袋子不大,洗乾淨又柔軟又方便。從此,奶奶就使用我提供的錢包了。

後來,我又用1000克裝的鹽袋給奶奶做錢包。這些錢包的使用壽命我就不太清楚了。但我記得,奶奶去逝的那年,我給她一個紙錢夾,她挺高興的,叫我孫子叫得挺歡。那時,我還在讀初二,同學中流行折紙錢夾。用硬紙片折好,外麵包張塑膠年畫,拿著挺舒服、也氣派。

奶奶不久就離開了我們,我還把那個錢夾與羅幕布手絹當遺物保存下來。

那天回家,我就翻箱倒櫃,想尋到那些遺物瞻仰一番,可沒找到一件。我問過母親,她也幫我找了,還是找不到奶奶的錢包。

--------------------------------------------------------------------------

《澳洲彩虹鸚》——南半球最具實力的文學會刊。

成為會員,揚名世界!(注意:網上註冊免費會員有別於正式會員,詳情請參閱本會網站)

歡迎投稿、訂閱《澳洲彩虹鸚》和紙刊(簡繁雙版本,海外版季刊全球發行)

論壇(自由上傳稿件):

http://www.australianwinner.com/parots/

電郵(投稿紙刊視為同意所有投稿條款,詳情請參閱網刊):

sydchy@yahoo.com

網站:

www.australianwinner.com

回頂端

来源:http://www.australianwinner.com/AuWinner/viewtopic.php?t=15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