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青诗话 作者:李兴濂 时间:2006-4-04 周二, 下午7:26 踏青诗话 李兴濂 我国古代把春游称为“踏青”。起初,人们春日郊游,为的是祛除不祥。晋代诗人张华的《后园会》诗云:“阳气清明,膏泽流盈。习习祥风,启滞导生。禽鸟逸豫,桑麻滋荣。纤条披绿,翠花含英。”唐朝时期,春游踏青在全国颇为流行。曾任翰林学士的诗人王涯在《春游曲二首》中写道:“万树江边杏,新开一夜风。满园深浅色,照在绿波中。”这首诗为读者勾勒出一幅美丽的风景画卷。诗人杜甫每当春天来临时,都写有脍炙人口的诗章,其中有一首《绝句》云:“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生。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诗人在此选择了江山、花草、泥沙、燕子、鸳鸯等自然景物,凝练地写出了生机盎然的迷人景象。 宋代后,踏青春游愈加盛行。诗人王令就以《春游》为题,赋诗一首:“春城儿女纵春游,醉倚楼台笑上楼。满眼落花多少意,若何无个解春愁。”通篇诗文在盛与衰、热闹与孤独、欢乐与悲愁的对比中,把由春游而产生的独特感受意味深长地写了出来。诗人陆游春天到郊外踏青,也写下了令人心旷神怡的《山城踏青》:“天晴山雪明城廊,水涨江流近驿亭。客鬓不如堤上柳,数枝春动又青青。”短短四句,诗人踏青时的所见所闻便跃然纸上。 清代扬州八怪之一的郑板桥有一年与朋友踏青,看到蝶飞鸟鸣,随口吟出一首《春词》:“春风、春暖、春日、春长。春山苍苍,春水漾漾。春荫荫,春浓浓,满园春花开放。门庭春柳碧翠,阶前春草芬芳,春鱼游遍春水,春鸟啼遍春堂。春色好,春光旺,几枝春杏点春光。春风吹落枝头露,春雨湿透春海棠。又只见几个农人笑开口:“春短,春长,趁此春日迟迟,开上几亩春荒,真乃大家春忙。”春日去观春景,忙煞几位春娘,头插几枝春花,身穿一套春裳,兜里兜外的春菜,篮里挎的春桑。游春闲散春闷,怀春懒回闺房。郊外观不尽阳春烟景,又只见一个春女,上下巧样的春装。满面淡淡的春色,浑身处处春香。春身斜倚春闺,春眼盼着春郎。盼春不见春归,思春反被春伤。春心结成春疾,春疾还得春方。满怀春恨绵绵,拭泪春眼双双。总不如撇下这回春心,今春过了来春至,再把春心腹内藏。大家里装上一壶春酒,唱上几句春曲,顺口春声春腔,满目羡慕功名,忘却了窗寸念文章,不料二月仲春鹿鸣,全不念平地春雷声响亮。”全文五十六句,内却嵌入了六十七个“春”字,自然流畅,回味无穷,可谓描尽踏青时的美好风光。 来源:http://www.australianwinner.com/AuWinner/viewtopic.php?t=1029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