莺歌的陶笛-------请指正 作者:凡夫 时间:2007-9-13 周四, 上午3:27 旅游记趣 莺歌的陶笛 凡夫 今年五月底六月初,我有幸参加了澳洲一到台湾演唱和旅游的合唱团队,来到了这“美丽的宝岛”;那是台湾春夏交替的季节,气候与景色均宜人,是个旅游的好时光。 离台北市不远有个以生产陶瓷器皿知名的小镇。它虽不大,但却带给台湾的经济极可观的贡献,那是众所周知的。但,众所不知的是:它也曾经在我人生道路上,留下鲜明的足迹和难忘的回忆。追溯往事,八十年代是我意气风发的年代;我被朋友委托管理一家规模不小的陶瓷厂。为了工作和任务上的需要,我数度来到这小镇:洽购原料、洽谈技术合作、观摩学习……和那里的厂家交流得很熟;嗯!那是我人生中最辉煌惬意的程段。那小镇有个美丽好听的名字叫——莺歌。它有条另具风格的老街,是陶瓷的专卖街。 如今再来这小镇,已如同隔世。除了岁月不留人,黒头变白首,当年的壮志和激情已不复存在。因此,此行我没有找当年喝酒把欢的厂家老板,宁愿随团在它的老街里流连忘返;用退休者的眼光去观观尝艺术陶瓷;不再有当年的铜臭味道,只有心灵的感受。毕竟,陶瓷是我中华民族千年闻名不朽的传世之作,令全世界稍有文化文明素质的国家的和人民感叹和惊讶。中国(China)这名字是出自于它(china-ware),乃我深信不疑的。 当手捧著那纯白剔透的精品陶瓷,在灯下观赏时,脑海里再次浮现出那千年前 因无法遵皇帝圣旨:把残黄的陶化为纯白的瓷,而不得不投身入火旺的窑炉里自杀的御用制陶师傅。想到若没有他的壮烈牺牲,或许今日的陶瓷仍然残黄难看,心肃然起敬!他的徒弟于悲伤中,突然发现,师傅的身躯化为灰烬后,窑里的陶器也变得纯白起来。他们深信不疑:那是师傅的献身感动了灶神。只是从此遭殃的是许多牛羊猪马;它们变成了烧窑的牺牲品。至到后来,化学师破解了那谜:燃烧过程中的氧化作用,燃烧需氧,它强把陶坯里的氧吸出,残黄就变成纯白。于是,化学原料代替了牛羊。我虽不知这传说的真假,但还是宁信其真,因它壮烈了我们祖先伟业的色彩! 正当我沉淀于历史的追思中,一阵悠扬悦耳的笛声忽然响起;我转头循声望去,见对门商店的柜台后,一貌美的中年女人,手持一陶器,悠悠忽忽地吹奏,其音优雅动听。受其感染,我放下手中的陶瓷,移步前往。原来那是家陶笛的专卖店。店里台架上琳琅满目地摆满各式各样的陶笛;吹笛的一定是老板娘,否则,她怎可如此随意地吹呢?或许由于我倾听的神往,也或许是她做生意的技巧,老板娘吹罢一曲后,又换他笛吹,曲曲美妙。笛声令我如醉如痴,犹如中了洋童话中牧童招鼠的神笛声,成了她的老鼠! 这笛声祥和非常,我心顿时安如饮蜜,突然想起了那擅于吹笛的女文友;如她在,其知音的感动,必远超于我;心想这陶笛声一定能将她的不如意驱走于是,我一连买下五只不同类型的陶笛。送孙儿也送那玉体违和的文友。 莺歌老街整街卖陶瓷,浓浓的陶瓷文化气息,始终牵引了我;但愿不久的将来,我会再来老街,观赏陶瓷,再听笛音。05-07-07 雪梨 来源:http://www.australianwinner.com/AuWinner/viewtopic.php?t=4814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