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儿二题 作者:杨海林 时间:2010-2-07 周日, 下午4:52 洋金花 杨海林 很小的时候就认识洋金花,却不知道它准确的名字。 我们这里的人一般称它为野蓖麻,这个称呼其实都是指它结的果——它的果比蓖麻大,但一样充满尖硬的刺。 洋金花这个名字,是我偶然在百度里搜到的。 我小的时候生活在农村,村里有个老妪,她每年都在门前的角落里长一棵洋金花,其叶似茄,花白色而略有紫意,怎么看,都像是老式唱片机上的铜喇叭:花口呈六角形,花茎细长,底部被一个很精致的绿色花托包围着。 这种植物开花极多,在我的记忆中那个老妪好像每天都会采回来一些,放在一个油亮亮的竹匾里晒。 枯萎后,这个老妪就会取一个剪刀慢慢地铰,她的竹匾里洋金花就细细的像烟末子一样。 她也确实是当烟末子使用的:咳得不行的时候,就取一些卷起来吸。 长大后才知道,洋金花可平喘镇咳,治疗哮喘极其灵验。 这种植物,在中医典籍中就大约有二十多个名字,民间的可能更多。 但它有个更普遍的名字,叫曼陀罗。 《药物图考》载:曼陀罗,生北土,人家亦栽之。春生夏长,独茎直上,高四、五尺,生不旁引,绿茎碧叶,叶如茄叶,八月开白花,凡六瓣,状如牵牛花而大,攒花中折,骈叶外包,而朝开夜合,结实圆而有丁拐,中有小子。八月采花,九月采实。 采花采实的目的,自然是为了药用。 中医对洋金花的注意,其实远在三国之前,到了三国时,华佗已经能很熟练地使用它做成“麻沸散”进行外科手术了,后来的《本草纲目》记载:八月采此花……阴干,等分为末,热酒调服三钱,少顷昏昏如醉。割疮灸火,宜先服此,则不觉其苦也。 洋金花结的籽毒性更大,小时读《水游》的时候一直对蒙汗药格外好奇,其实就是洋金花的籽做的。周去非《岭外代答》云:(洋金)花,结实如茄子,而遍生小刺,乃药人草也。盗贼采,干而末之,以置人饮食,使之醉闷,则挈箧而越。 不过洋金花的籽有稍许异味,须用酒调服方不为人察觉。这也是《水浒》中经常使用的伎俩。 据说《神雕侠侣》中所谓的情花之毒就是洋金花散发出的,事实上这种花在古代确实是被当作情花的,并且它的叶子天然散发麝香,而麝香确确是古代媚药的主要成份。 这种花全株有毒,我记得当时村中有个人就是因为食用洋金花的青果而亡的。 山芋花 杨海林 小时候的一个冬天,姐姐从外面带回来一个山芋状的块茎,小心地藏在烟囱旁一个隐蔽的地方。 嘱咐我这东西不能吃,待到春天埋到地下,就能开花。 小时候,我算是个花痴,喜欢在院子里栽能讨要的备种花卉。 但这回我坚决不信——它明明就是一个山芋嘛。 姐姐不在的时候,我就悄悄地把它烤了吃了。 什么味,现在已经记不得了。 但最近看到一条消息,说这种块茎确实可以吃,而且含糖,是制作果糖的原料。 活血散瘀,治跌打损伤。 其花煮水加冰糖服用,可减轻牙痛。 跟外地有经验的花农交流,人家不知道山芋花是什么样的植物,后来有个花农疑惑地问:是不是地瓜花? 山芋就是地瓜,这个说法可能靠谱,查一查地瓜花的图片,果然如此。 地瓜花有个通用的名字,叫大丽花,又叫大丽菊、天竺牡丹、大理花、西番莲和洋菊。我在乡下的篱笆边经常能看到,花朵硕大如碗口,花瓣重重叠叠,每朵不下数十。我那时所见的山芋花都是紫色中掺杂着褚黄,显得富丽而亲和。叶片呈羽状分裂,裂片卵圆形,边缘有粗齿。表面深绿色,和花的色彩很谐调。 这种植物看似泼皮,其实是很娇贵的,喜欢沙性土质,需要肥沃土壤。 叶厚而嫩,所以需要不时浇水,又因为土中有块茎,水多又易腐烂。 山芋花是菊科多年生草本。菊花傲霜怒放,而大丽菊却在春夏间陆续开花,越夏后再度开花,霜降时凋谢。 过去宫迁中皇后王妃们头插牡丹,而普通待女,只能戴这种和牡丹极其相似的山芋花。 通联: 223001江苏省淮安市健康西路140号短小说编辑部 来源:http://www.australianwinner.com/AuWinner/viewtopic.php?t=16419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