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风送歌

作者:魏令强

时间:2005-12-22 周四, 下午10:13

秋风送歌

魏令强

早上,还未起床,便听到窗外呼呼作响的风叫。这座城市好长时间没有起风了,陌生而又熟悉的风声促我早早的起来。推开窗子,一股股冰凉的气流扑在只穿单衣的身上,在寒冷的感觉瞬间便沁透全身时,我终于看清空中和地上那些飘零的枯黄树叶。嗷,原来是秋天到了。

就这样,在秋季的一天,沐着初来的秋风,我慢慢走在路上。白杨瑟瑟得抖着,它那耗尽了生命绿色的子叶,承受不住脆弱感情的撞击,痛苦地离开赖以生存的肢体,在飞歌漫舞中叙述着“一岁一枯荣”的幽怨。

秋风迎面扑来,与我进行着短暂地拥抱和亲吻。这突如其来的情感使我不知所措,在一阵全身颤抖的怯意后,我又恢复了内心的平静。这将是一个特殊的秋天,寒冷的冬季就要来临。但就是在这个秋天里,我听到了歌声,那是沙石痛苦地离开缄默的大地,纸片兴奋得于空中狂舞,在昏黄的情绪蔓延起伏,色块吞噬着色块中,惟有骆驼刺左摇右摆,始终是不曾倒下的一片绿色。戈壁滩那曾在肌体上渗透,在心间共鸣,如瀑布飞流而心境明朗,似暴雨急下而淋漓尽致的乐音,就飘荡在我情感的上空。

不觉间,走到了奈河畔。这条贯穿城市中心的河流,在我儿时的记忆中,曾有宽阔而坦露卵石的河床,湍急而清澈见底的溪水,自由而轻松飞游的鱼虾。站在那时空的瞬间,我听到了“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不复还”的豪歌。我梦中的易水,或许也曾是这样一条难忘的河流,而当年风华无比的荆柯,溢着满身的豪气,就从这样的河畔义无返顾的走过,去实现他“一剑封喉”的梦想。“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那是多么壮丽的篇章,怎不令我如痴如醉。

秋风中,我回到温暖的房间,观看着女足世界杯的花絮,突然电视屏幕上打出了“秋风送歌”的折叠。多么赋有诗意而又产生遐想的词句。在这个花季,多少朵铿锵的玫瑰在芬芳争艳中,惆榭在必然要突如其来的一夜秋风中。在那嫣然的笑容最终湮没于雨中时,空中弥漫与回畅的是一个花季的歌声。

秋天里的丰收只是一个从远古走来的概念,秋天里的歌声确是实实在在的美丽而又凄婉。

于是我在键盘上快速地敲打着我的遐想,蹴就了这篇短文。

魏令强,笔名兰宪,1970年出生在泰山脚下,大学文化,政工师。1986年开始文学创作,在《诗刊》、《未名诗人》、《山东文学》、《散文》、《人民铁道报》等报刊、杂志发表小说、散文、诗歌数百篇(首),著有诗文集《梦与爱》、《山东十佳诗人集》(合著)。现为山东省作家协会会员,山东省散文学会理事,济南铁路局作协理事。

通讯地址:山东省济南市站前路2号《济南铁道报》新闻部

魏令强

电子邮箱 :jinanwlq@163.com

邮编:250001 电话:0531-82422739 13953850438

来源:http://www.australianwinner.com/AuWinner/viewtopic.php?t=53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