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节回婆家

作者:霞光依依

时间:2007-5-18 周五, 下午4:34

昨天是母亲节,恰巧老公有时间,于是临时商定回他老家。

因为公婆一直生活在老家,我们做子女的也只有过年过节才去看望老人家。偶尔回去,也是我与女儿同行。五一长假,我和女儿去了我妈家,回来后看到老公,便想念起婆母来,总感觉心里空荡荡的,有一种说不出道不明的滋味。

他爸妈小我母亲两岁,和我爸是同年生人,今年已经七十七岁了。弟媳和弟弟常年务工在外,所以两位老人,还一直和他们在一起生活,并且还坚持劳作照顾孩子。而我老公因为工作性质很少有节假日,一年四季除去每晚回家睡觉外在家吃饭的时间也是寥寥无几,更别说主动去看他爸他妈了。为此,他还贫嘴道:“有你这个孝顺儿媳,他们二老就知足了!”

而我时常埋怨他,心中没有亲爹妈就没有亲情和家,成天忙工作到底是为了啥?!老公有时也拿我无法,所以很多事情就顺从我。

现赶上千载难逢的空闲日子,所以建议他去寻找亲情回自己的老家。老公也喜出望外地答应了。

因为女儿昨天中午要考试,所以只有我陪老公一起回家了。一想到回家,几份对婆母的牵念便涌上心头。婆母是在销售她亲手种植的蔬菜呢,还是在菜地间辛勤劳作呢?我只好掀开日历,去寻找婆母的身影。

自走进杨家,公婆就一直靠几亩薄田种菜守家。公爹常道:“一分菜地抵上三分粮田”。意思是说种菜的收入远远大于种粮食的收入。早几年在老家,我总想让他们经营间门面,干点小生意以自给。而公爹却道:“门面生意是体面,但实在太栓人手,不如种菜随和,还可以随时随地锻炼身体。”婆母也同样腔调道:“生命在于运动吗?你们这些孩子别总认为门面生意好!”为此,我还曾经打点一家门面,进些货物想逼公婆就犯,但却丝毫没有动摇他们二老的念头;所以一直到今天,仍恋恋不舍他们的小菜园子呐。一年四季,园内蔬菜不断,婆母就是最好的蔬菜专卖员了。

打开日历一看,母亲节恰好是农历三月二十七日。按常规家乡的街道是逢集,所以我想婆母和公爹一定忙碌在菜市上。于是,给家里打个电话,是小侄女接的,让她告诉爷爷奶奶,我和她大伯将一起回家。

从超市买些酒肉酸奶等,与老公便驱车赶往三十公里开外的婆家。一路上归心似箭,很快来到我们新德街南头。因为逢集街道不方便车的行驶,驱车到离街不远的婆母辛勤经营的小菜园。那座砖木瓦房依傍在碧绿的菜地边上,沉默的身影暗示我公婆一定还忙碌在菜市上。

老公停下车道:“咱们去菜地看看!”我知道老公也一定知道他爸妈均不在菜园,所以我只好心甘情愿作陪一起去转转。迈步在田埂上,望着婆母辛苦经营的一畦畦碧绿的菜地,婆母的身影顿饶眼前。待我与老公浏览完所有的菜畦,只见公爹向我们走来。我急忙迎上前去,公爹道:“我从街上正准备回家,你大妈说不知是谁的车停在咱家菜地边。我想一定是你们回来了,所以过来看看。”

于是走到我们面前,问道“你们两个,怎么现在回来了?”我道:“今天是母亲节,所以想回家看看!”“工作忙就算了,过什么母亲节!”公爹边说,边寻找他的孙女:“今天还是个星期天,毛晴怎么没来?”“她今天考试,没抽出时间!”老公道。“哦,你们不来也没关系,但千万不要影响她的学习和你们的工作吆。”公爹嘴上虽这么说着,可幸福却灿然心间。最后,随公爹一起回到家中。

两位小姑子也早早在家等俺。婆母依然在销售着她辛苦经营的蔬菜,一看到我们真的回家来了,便急忙收起生意来。

见到婆母和姐姐们,不由自主地记起全家人包饺子吃饺子的情形。老公道:“午饭哪里也不去了,今天咱们就在家吃饺子吧?!”“吃什么饺子,挺费事的!咱妈早就买好你们爱吃的各种菜肴了。”二姐在一旁道。“他哪里是谗着要吃饺子,是想体会一下咱大家伙一起包饺子时的快乐情景。”快言快语的我急忙帮腔,然后补充道:“其实,我也想吃咱妈亲手饱的饺子呐!”“你们不在家,咱妈很少包饺子吃了!”大姐接过话茬。“包,包,今天一定要包!”婆婆和公爹齐声道。“好,我去剁肉馅,你剥葱吧!”二姐只好服从命令地对大姐说。我清洗下手,来帮婆母切菜。婆母于是和面准备擀饺子皮去了。

午饭后,一家人其乐融融,不觉间已近三点钟了。老公的干爹(年轻时与公爹一起共事,且同住在一条街道上)近几年身体状况极差;每次回家我们都去看望他老人家,当然这次也不例外。

临别时,分别给两位婆母200元钱。于是,便心安地踏上返回小家的征程,而我心中一直在暗念着:再见了,婆母!再见了,婆家!明年母亲节,我们还会回家!!

2007年5月14日(晚)

来源:http://www.australianwinner.com/AuWinner/viewtopic.php?t=400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