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观楼下赏荷

作者:马瑞麟

时间:2008-9-27 周六, 下午11:35

大观楼下赏荷

马瑞麟

游昆明大观楼,一是为去读读悬挂于名楼两侧的那副饮誉海内外的长联;一是为去看看绽放在楼下水中的那片亭亭玉立的荷花。

长联甚么时候都可以去读;而荷花呢,只能在盛夏 初秋才可以看到。

半个月前,我与妻到那儿去看荷花,花没看到多少,叶却看到了一大片。

我爱荷花,也爱荷叶。荷花荷叶都能给我无穷的美的享受。

妻在一个小亭里发现一副楹联:

池面风来波潋潋

陂间露下叶田田

我看了,惊喜地告诉她,这是宋代大文豪欧阳修写荷叶的一首七绝的前二句,后二句是:“谁于水面张青盖,罩却红装唱采莲”。

四句诗把荷叶写得何等美妙!

历代写荷叶的诗虽然没有写荷花的诗多,但都写得很精彩,欧阳修的这首七绝便是一例。

半个月后的今天,我与妻又来到大观楼下。这一次映入我们眼帘的景色与过去不同了,田田荷叶丛中,一下子冒出了不少盛开的荷花。荷叶荷花,生机勃勃,红红绿緑,相映成趣。蜂蝶悠闲地在花间飞来飞去,一会儿停下来吻吻这朵红荷花,一会儿又停下来吻吻那朵白荷花。细细的歌声与淡淡的荷香,书写着生命的緑色。

立于荷塘岸上的不少游人,都在寻找着自己最喜爱的荷花,都在琢磨着摄好那朵自己最喜爱的荷花的最佳角度。

看着这些专注入迷的摄影者,我想到唐代诗人温庭筠皮日休和宋代大儒周敦颐,正因为他们对荷的感情很深,对荷爱得入迷,所以他们才写出了这样一些脍炙人口的名句:“应为洛神波上袜,至今莲蕊有香尘”(温庭筠:《莲花》),“细嗅深看暗断肠,从今无意爱红芳”(皮日休:《咏白莲》),“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周敦颐:《爱莲说》)。

《红楼梦》里,贾宝玉为死去的芙蓉女儿晴雯写的那篇悼词,实际是曹雪芹通过贾宝玉之口,对荷花所作的一个高度完美的概括:“其为质,则金玉不足喻其贵;其为性,则冰雪不足喻其洁;其为神,则星月不足喻其精;其为貌,则花月不足喻其色。”

不仅写荷花的诗人多,画荷花的画家也多,黄永玉就是其中成就最大的一个。荷花的高洁,清逸,超凡脱俗的仙骨神韵,给他以绝妙的美感享受;荷花的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气节品性,成了他启迪心志,坚定信心的精神支柱。有空闲他就去赏荷,有发现他就去画荷,从用心灵去捕捉荷花的千姿百态到用画笔去描绘荷花的万种风情,仅速写就画了八千多张,因而人们都称他为“荷痴”黄永玉。

每年荷花开放的季节,大观楼公园都要开展一次少年儿童绘画荷花的活动,如果“荷痴”黄永玉知道这事,他一定会喜欢得高声叫好。

翠湖的“十亩荷花”远近闻名,大观楼的“九夏芙蓉”古今传颂。望着满目欣欣向荣的荷花,我再一次放声念道:“莫辜负:四围香稻,万顷晴沙,九夏芙蓉,三春杨柳。”

来源:http://www.australianwinner.com/AuWinner/viewtopic.php?t=88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