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庄,故乡的别称 作者:南国杜鹃 时间:2009-5-12 周二, 上午9:37 周庄,故乡的别称 文/江苏 南国杜鹃 为了生计,长年累月的在外漂泊,故乡两个字是我最沉重的行李。夜深人静 时,我把心停靠在梦的一侧,用鼾声整理故乡迷人的四季。 又逢江南的五月,落英遍地。当第一缕阳光照耀我的窗楣,楼角那一株灿烂 的槐花迅速点燃我的忧伤。虽然是休息天,我却无处逃避。 周庄是个很普通的名字,就像苏北的吴庄、李村一样。也许短暂的一天,在 周庄可以找到故乡的感觉,权当望梅止渴。 持续几天的小高温,苏州的街巷又有人开始叫卖冰冻酸梅汤。冰凉冰凉,让 我的灵魂产生了幻觉,苏北的桑椹也该成熟了。 去周庄的人很多。有讲日语的,有讲英语的,有吴侬软语,有苏北话等。对 于异乡,他们都是游子。但是我却看不到一点惆怅的感觉。我加入他们的行列, 行走在周庄的街头,像候鸟一样本能的行走。无需导游,我们也不会迷失方向。 一些新移植的香樟树像黄黑土那样壮实,那鸟雀婉转的鸣叫还保留着自家门 前梧桐树上飞鸟的方言。虽然还没有到丰收的八月,遍地的樟花把周庄的五月填 得很实,没有分秒的空隙。 白蚬江穿过急水港,鲈鱼的尾巴泛起波浪也犁开水底沉淀的记忆。 鸥鸟随着点点的渔舟在水面上穿梭,不知道它们又在设计出什么华丽的织锦 。其实鸥鸟有时就是风筝,有生命的风筝,被船娘的目光牵着。穿越全功桥,穿 越双桥,穿越贞丰桥。透过阿婆茶的清香,我们的想象不用买票就可以直达周庄 的心脏。沿井字的河边长廊排列的粉墙黛瓦,那瓦上丛生的宝石蓝可以做它们的 绿洲。和屋檐下的阿金姑娘朝夕相处,和扎着蓝花巾的老阿婆朝夕相处,它们好 象也学会了点什么。旧时的乡村,塞北、江右到处都是它们用辛劳的翅膀播种的 淳朴民风。 一盏霓虹灯揉进我的眼帘,那样妖艳,好象阿金姑娘出嫁的目光。周庄在一 点点的改变,于全福寺眺望南湖,那由于渔火而积累的禅意也感到车流马龙的震 荡。 但是周庄不会走得很远,她时刻被我们的目光牵着。在梦中她与故乡的两个 字重叠。即使磨剪子,抢菜刀的声音最终会以化石的形态走进历史的博物馆,即 使要靠出卖传说增加一部分的收入,为周庄浇注一尊混凝土的注脚。 TEL:013915545681 QQ:653394234 ADD:苏州市相城区阳澄湖镇澄南路10号霓佳斯公司 吴祝平 来源:http://www.australianwinner.com/AuWinner/viewtopic.php?t=10723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