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观游览客都—— 梅州市观感

作者:曾庆怀

时间:2010-1-29 周五, 下午1:35

参观游览客都——梅州市观感

文/ 曾庆怀

去年(2009)10月11日至13日,我们中学的近百名校友回到母校——梅州市五华中学聚会,在此期间于13日到客都梅州市参观游览,先后参观了中国客家博物馆,梅州市东山教育基地,归读公园,客天下和梅县公园。我已有三年多沒有到梅州市了,这几年梅州市发展很快,让人耳目一新。梅州市更加漂亮了,环境更美了,让人感受到这里是一座具有浓厚文化教育特色的城市,是一座环境优美适合人居生活休闲的旅游城市。

梅州是世界上最有代表性的客家聚居地,是客家人南迁的最后一个落脚点和衍播世界各地的出发点,从而被誉为“世界客都”。我的故乡在梅州,我就是客家人。当我们走进“中国客家慱物馆”正门大厅时,一个醒目的大大的[涯]字就展现在我们面前。[涯]字,是我们客家人的方言,普通话的意思[涯]就是指“我”。看见这个[涯]字就感到十分亲切。这时,我们一起同來的校友便不约而同的站在[涯]字为背景的前面合影和录相,留作纪念。“中国客家博物馆”是国内唯一收藏研究、展示、傳承客家文化的专题博物馆。据介紹:博物馆投资1.3亿元人民币,建筑面积15000平方米。以客从何来,客家风情,地标围屋,人文秀区,客家腾飞等五部分组成。主题“客家人”,从多角度介绍全球客家历史,深层次展示客家民俗,全方位介绍客家文化。在客家博物馆旁边,还有一个梅州“将军馆”,主要是展示辛亥革命以来梅州籍少将以上将军的亊迹,计有元帅叶劍英1人,将军545人,其中:上将:13人,中将:116人,少将:416人。此展馆以史带人,以人记事,介绍梅州儿女为中华民族的独立和解放,民主自由和富強,投身军旅,建立功勋的亊迹,彰显了将军的风釆。在将军馆内我也看见了亲伯父——曾天节将军的图片和亊迹介绍,深受教育和欣慰。为什么梅州地区出现如此众多的将军呢?这与梅州客家人祟文尚武精神有关。梅州客家先民从中原南下时,大多数都是出身于“书香门第”,在由北向南的长途频繁迁徏中,既保持古老汉民族固有的优秀文化和传统,沿途还吸收了各地区、各民族的优秀文化和风俗,从而形成了具有地方特色的客家精神,即“崇文尚武精神”。

梅州“客天下”也是我们这次重点参观的地方之一。据介绍:客天下是集科研、教肓、生态、文化、休闲、度假、居住和旅游等为一体的客家民俗文化旅游产业园。是梅州市政府“十一五”规划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打造“世界客都”、文化梅州的重点工程,是梅州旅游产业兴市的社会工程、民心工程,是梅州走向世界的一张新名片。我们这次只参观其中的一部分,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我和夫人还在“客天下”的门牌前合影了一张靓丽的照片,回家后,我把照片放大配上镜框,放在书房内,让自已感到和家乡梅州更亲近了,最近一段时间我经常在网上浏览梅州市网站,关心家乡的发展。有时还对一些报道文章或政府政策进行点评,以表迏我对家乡的热爱和关切之情。

绿色崛起的梅州 。 不久前,梅州市市长李嘉在接受媒体记者釆访时说:“梅州的昨天是文化厚重的梅州,梅州的今天是朝气蓬勃的梅州,梅州的明天是绿色崛起的梅州。”绿色崛起就是在不牺牲环境,不牺牲良好生态,不牺牲客家文化前提下的科学发展。绿色崛起就是要走新型工业化的道路,而且要走适度旳工业化道路,是跟环保友好、和资源节约一致的。而对产业承接不是原班照套,而是精檢、提升。在招商引资过程中,绝不把污染带进来,產业转移进来后,注意提升,注意改造,加大投入规模等。为此,梅州市政府建立了一个广州(梅州)产业转移工业园,规划面积有2361公顷,省政府给予扶持资金10亿元。

梅州是我们客家文化的中心,梅州的客家方言,围龙屋等都是客家文化的“活化石”,应好好开发和利用。梅州有很多优秀的人才,据介绍,梅州地区先后走出了241名大学校长,473位将军,23名中国两院院士。近年耒,梅州重点打造了集教育功能及文化功能的梅州东山教育基地。这次我们也参观了东山教育基地外貌,感受到了梅州市教育文化发展的前景,让人十分高兴。

梅州市政府提出以绿色崛起新梅州的建设大纲和建设“三名城一基地”的措施,即:建设生态名城,文化名城,平安名城和绿色现代产业基地的规划,我认为是符合梅州地区的实际情况和可行的,我作为家乡的客家人,表示坚决拥护和支持,祝愿家乡不断发展和进步,希望家乡的父老兄弟生活能不断提高,过上好日子,一起奔小康。

2010年1月29日作于深圳市

来源:http://www.australianwinner.com/AuWinner/viewtopic.php?t=1620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