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穿越也是穿越 八 南翔的小笼包

作者:三弦儿

时间:2009-5-25 周一, 下午7:49

上海的城隍庙始建于永乐年间,距今有六百年的历史。今天的上海城隍庙,包括霍光殿、甲子殿、财神殿、慈航殿、城隍殿、娘娘殿六个殿堂。

上海的豫园始建于明嘉靖38年,也有快五百年的历史了。园主潘允端曾任四川布政使,建造此园是为“愉悦老亲”,故名豫园。全园擅江南园林之胜,有萃秀堂、仰山堂、三穗堂、玉华堂、点春堂、万花楼、会景楼、快楼、鱼乐榭、大假山等40多处胜景。其中点春堂为1853年上海小刀会起义的指挥部。

去城隍庙游玩的那天春风和煦阳光灿烂。暖暖的有点热的感觉。来到豫园的曲桥边,那真是人山人海,中国人外国人年轻人老年人小孩子,十分的拥挤。为了以池塘曲桥为景留个影,不断的请边上人过来,请走一个又来一个,化了约五分钟才匆匆照好。看来豫园这么多的人,真的游兴大减,周同学问是否进去看看,我说还是免了吧,江南的园林看了不少,还是不进了。

到了豫园总要尝尝著名的南翔小笼包子。南南翔小笼包已有百年历史。最初的创始人是一家点心店――日华轩点心店的老板黄明贤,后来他的儿子才在豫园老城隍庙开设了分店。也就是在这繁华喧闹的豫园。但我也听说现在的小笼包子名声在外却不如以前的好吃了,包括在浦东的同学也是这么说的。这却更使我想尝尝。

当我们来到一个卖小笼包子的地方,确实使我很惊诧,许多的人排队在买包子,还不是坐着吃的那种,每个人买了包子就走,拿到边上吃。如果买到手的话,我猜想大约要半个小时,这还要有包子源源不断的供应。此时的我已心生退意不想吃了,可同学说,既然来了总是要尝尝的。我说,他们都说不好吃,人又太多不吃了。同学说,你跟我来。于是我随着同学来到了楼上,多远望去,走廊上的休息椅子有人在排队,不过人不多,但大厅里却是食客如云,气氛很是热闹。同学说我去看看你先在这排队。一根烟还没抽完,同学已经找到了边上一家,我们正等着座位。一会,服务员问我们,你们和别人拼桌可以吗,不然就再等会。不等了,还是先吃。

同学为我点了一笼鲜肉,一个大蟹黄,还有喝酒的菜,我要了一瓶青岛纯生。喝着淡淡的啤酒,吃着白斩鸡,品尝着小笼包子,这个午后,看着外面的阳光有点晃眼。南翔的包子到底是否好吃呢?我个人觉得合适不错的,薄薄的皮子,嫩嫩的肉馅有点甜,再蘸上姜丝醋汁,味道还是鲜美的。当然了,现在的生活水平很不错了,许多的小吃,人们都说没以前的好吃,这是可以理解的,再加上,现在交通方便,全国这么多的游客在此吃包子,确实很难满足个人的口味。蟹黄包是个碗口大的小蒸笼上来的,就一个包子,鼓鼓的肚子,一根吸管。当你慢慢地吸着汁液时,蟹黄的味道香香的浓浓的鲜鲜的。我觉得,有些东西是否好吃,和自己的心情有很大的关系。如果是排了半个小时的对,买到手连坐的地方都没有,一边走一边拿在手里吃,还要当心热热的汁液不要烫到自己,我想,等急了人累了心气劲没了,那东西也就不一定好吃了。

由此我想到,平平淡淡的去生活,平平淡淡的去体味生活;不要把自己的生活希望值,架到一个个高端,那么,你的生活一定也是平实的,和谐的,充满情趣的。因此,你也是会感到幸福的。

离开豫园,到了城隍庙,同样的理由,我没去那些宫殿。但我知道,上海的城隍庙是上海人的骄傲,也是我们的骄傲。

四月的阳光,上海一片璀璨。那时的春风,那些花儿,那些绿树,那些人,包括你和我。

来源:http://www.australianwinner.com/AuWinner/viewtopic.php?t=1088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