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穿越也是穿越 七 繁华背后是静寂 作者:三弦儿 时间:2009-5-22 周五, 下午6:28 从藏吧回来已是接近子夜,可余兴还未退去。泡了两杯茶,我和郁同学继续聊天。 郁同学早年到贵池插队落户,招工后回到了合肥,在一个军工单位工作。由于任劳任怨当了班长,后又工作认真做了车间主任,后因为人际等等原因,到了厂部工作。新世纪中,人们的世界观都发生了或多或少的变化,对于工作生活的态度也随之产生了变化。也许有些人变了,也许有些人没变,工厂在这大下也有了变化,可以提前退休。郁同学也因为种种原因提前退休了。一个五十多点的人退下来,不干点情很是闷的慌,加上儿子还没结婚,需要在挣点钱,他就在上海亲戚的介绍下,到了上海打工。先前在那公司由于工资待遇不是很高,自己又聘去了一家公司。并在老板的指示下,由他在奉贤租赁了厂房,招聘了工人,在那儿办起一个装配厂。人虽不多,可各种事情都要办,里里外外也够他辛苦的了。 到上海的第二天,我们就去了他的工厂。从上体馆出发到目的地,我们化了近三个小时。办公室和大车间在一起,车间很干净,产品也很高端。由于他不太懂这行技术,狠狠的用业余时间补习充电。这点我很是佩服他,应了一句老话,活到老学到老。他住的是一间平房,一床一橱,一电脑桌几个凳子一张条桌。下班后就在家上上网看看电视。有事情或是需要买些东西采取市区。 一个人在外地打工,妻儿都不在身边,想想也是够寂寞的了。于是我问他,老婆退休了,儿子有工作,儿子的房子也买了,为什么还要来上海打工?他叹了说口气说,我想啊?房子买在经济开发区,离市区比较远,趁现在还干得动,挣点钱回去换个市区的房子,儿子结婚还要一大笔钱,你想想我不干行吗?!说句真心话,白天工作还好,晚上空下来一个人,真的很寂寞。好在有电视有电脑,不然也许会疯掉。我想在干两三年就不干了,挣点钱回家。 一个聪明睿智做过多年厂中层干部,脾气又点急躁的人,想想在这儿也是够憋屈他的了。他这样的辛苦是为了什么?不是为了儿子吗?当然,也就是为了这个家。郁同学说,明天我要起早回去上班先睡了。 上海的深夜也静了下来,我听见有风在吹。 和周同学的谈话,是在离开上海前的那天晚上。下午吃的哈根达斯和喝的英式下午茶,还在驱赶着睡眠。 同学二年,分别四十年。二十年前的匆匆一聚,也没能和同学们好好叙谈,四十年的聚会也因为有事情没能参加。自从学校出来,大家都各奔东西,在自己的领地生活,谁也不知道谁生活的怎么样。可时光却毫不留情的肆意流淌。 周同学三十岁生了重病,在上海住院治疗。一住就是半年时间,紧跟着还要做康复治疗,一做就是多年。当时女儿还小,夫妻俩的工资也不高,可想生活也不是很好。后来,她从厂子里下来自己打拼。开过公司,做过地产,做过服装。这一打拼就是一二十年,一个女人,身体还不是很好,风风雨雨的全国各地的奔波,外面有工作,家里有丈夫女儿,一心还要挂着两边,想想也就够辛苦的了。 记得有谁说过,人生就是场悲剧,因为,人生下来就面临着死亡。 辛辛苦苦的奋斗,她也赚了点钱,生活好了起来,可命运偏偏又要打击她,丈夫得了癌症。为了给丈夫治病,卖了一套房子还背了债务。花钱消灾,人治好了也就平安了,可偏偏丈夫又撒手西去了,丢下了她们母女俩。值得欣慰的是,女儿很争气,努力学习拿来好几个学位,并且有了个好工作,也找到自己相爱的伴侣。 在这艰苦奋斗的岁月里,周同学把西北的大城市几乎跑遍。由于自己命运坎坷,有着善良心肠的她,帮助那些刚工作的青年,从工作上生活上伸出援手;帮助藏吧生病的才仁等,拿出医疗费,并照顾他们的养病生活,帮助想打拼自己事业的青年,走出来自己一条创业之路。 一个弱女子身处逆境,却坚韧向上自强不息,奋斗出一片天地。有了事业却也不忘记那些需要帮助的人,用爱心去关怀帮助他们,才仁真挚的一声声的妈妈,就是对她最好的褒奖! 周同学的身影刻在黑白胶片上,闪着熠熠光彩。 在这样的两个夜晚,两位同学都给了我心灵深处的触动。为了生活,勇敢地向前走。 上海的深夜也静了下来,我听见有风在吹。 风吹过心头,思绪依然,买断后我也打工一段时间,后因公司有变,我就下来赋闲在家大半年了。喜欢诗歌的我,每每拿起笔,敲起键盘在论坛上写下自己对生活对岁月的追随和感叹。虽然取得一些成绩,可我觉得和他们比起来,自己对生活还是少了些追求。 风,继续吹着,身在异乡,静寂中寂寞蔓延。 上海的喧闹早已退去,繁华的背后是静寂 来源:http://www.australianwinner.com/AuWinner/viewtopic.php?t=10854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