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散文习作] 诗意的一天

作者:william zhou周道模

时间:2008-4-19 周六, 下午3:24

澳大利亚《澳中周末报》:“世界华文作家园地第36期——中国四川作家周道模专辑”刊登内容:

诗 意 的 一 天

周 道 模

在拙诗集《灵魂的歌唱》的自序中,我鲜明地表达了追求“诗意的语言、诗意的生活、诗意的生命”的人生态度。说起“诗意的生活”,现在已有数不清的事例。记得三星堆诗社的诗友们曾多次诗意地聚会:雨天访梅、雾中观荷、桃林饮酒、广场诵诗、公墓论命…… 往往是才子佳人、诗酒畅欢、歌舞尽兴,笛声催桃花露艳,土埙伴嫩芽出土。我们读诗、诵诗、论诗、写诗、改诗,用鲜诗佐酒,和风月同醉,自己创造的生活行为诗意了多少青春韶光……

那是诗的一天,那是生命的诗忆。公元二OO三年七月二十日,我和广汉诗友张华彬邀德阳诗人张帆回广汉一起饮酒写诗。早上七点半,我在租用旧房内草拟了一首《天堂》,大概十多行吧。九点钟左右,我们三人来到广汉城郊农家乐稻香村。三杯清茶,几本诗刊,在鸟鸣啾啾清风徐徐的树荫下展开了诗意的话题。他们生活在人间的两位,对我的《天堂》进行肆意的贬损,我抢过诗稿,一读再读,似觉平庸,便痛快地删改成两句:

一粒盐在水中坚守爱情

两眼湖在天下结晶忧伤

我们从天堂的幻想中返落在人间的稻香村,相约一起写同题诗《桃》。三人心中都有自己独特的“桃”,或微笑或流泪。十点半,都写完了,便相互品评,或赞或批,都出以真心。如能接受参考意见或发现草稿的不足,可改出一首好诗。我展出的是人间的桃、大众的桃,而不是私桃。

在春天的怀里

朵朵红艳绽开爱情

不是朵朵都会怀孕

在夏天的衣内

个个膨胀青春的蜜汁

不是个个都喜欢唇齿

旁边花圃里的栀子花听见我们在谈论和抒写远山的桃花而冷落了身边的她们,很是吃醋,便纷纷借风摇姿,暗送幽香如秋波,想勾引目光,想制造诗意的韵事。于是我们便欣喜若狂,便违法地揽断了她们的腰,请她们婷立在我们的桌上。我们轻抚她们白嫩的肤色,研读她们开放的身姿。她们的心香沁入我们的心脾,我们的脑海便幻觉出柔嫩醉人的仙姿…… 便临虚想象,就实拿笔。记得张帆有奇句:“不要孔子、孟子,只要栀子”。我的栀子是忧伤,我的栀子是梦语……

你吐一口颜色

就是洗人的月光

你眨一下凤眼

风流诱人的体香

我轻踏鸟语的幽径

叹息一声

碰醒昨晚的忧伤

写完改完栀子诗,已是十一点零六分了。此时有高高窕窕的女人走来,便饮茶闲谈,便玉手斟酒、共醉花荫。树上有鸟语,树下有笛声;桌上有美酒,手中有鲜诗;谈笑有花靥,幻觉生激情。真是绿荫鸟语沐花香,鲜诗佐酒赛谪仙。

这是我们创造的生活,这是我们写诗的人创造并享受的诗意生活!

傍晚,送走了张帆,他带着诗意回到德阳诗意的家;告别了华彬,他怀着诗意陪伴他诗意的夫人。我在河边红房子柳荫下看白鹭晚归,听河水畅流,不自觉地回味这诗意的一天,顿时灵感冲来,提笔狂写《幸福记事》。晚上七点四十六分,写完,拨通华彬的电话,朗诵给他,朗诵给天地,让万物来听:

有茶钱酒钱

有自由凉爽的时间

青春催赶着激情

清风翻开了诗刊

三位诗友

华彬道模和张帆

浓荫下品茶论诗

花香里同写诗篇

鸟语落下

衔着佳句不走

荷风吹来

诗意绿中透艳

用自己的鲜诗佐酒

身化何处……

心飘何年……

河风牵来暮色,给大地披上睡衣。我看见世间万物举着酣声,在摇曳诗意的芳菲……

2005-08-12晨8:30

来源:http://www.australianwinner.com/AuWinner/viewtopic.php?t=702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