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走进祖先的墓地 作者:huhuaqiang 时间:2007-6-20 周三, 下午9:58 走进祖先的墓地 ——三星堆随想 走进祖先的墓地 四围绵延不绝的崇山峻岭,一片高远澄明的天空。纵横的阡陌,装饰着绵绵沃野。绿树静静地站立,五千年没有改变身姿。一条生动的流水,穿越遥远时空,无声无息地从远古迤逦而来。 这一片肥沃的冲积平原,宁静的土地,沉思的土地,沉淀了多少祖先的故事! 俯身于脚下的泥土,分明可以听到金戈铁马纵横驰骋的喧嚣,可以听到青铜的刀刃割断作物的脆响。呼喊神灵的鼓声震荡着遥远的时空,携着世俗的炊烟,穿越大平原厚实的泥土,从农家的房顶袅袅飞升。 别出声,让神圣的情绪伴随我们的脚步,不要让远处奔驰的车流和喧嚣的市声搅扰我们的难得沉静的世俗心灵,也不要让我们世俗的心灵去搅扰我们祖先的魂灵。 用我们无限的崇敬和虔诚,细细打量这三堆微微高起的泥土,让我们的灵魂与祖先们的时光对接,看是否有灵性的闪电从地底迸出,听是否有先人如箴言般的呓语从空中降临。 走进我们祖先的墓地,带着卑微而景仰的心——双膝跪地,三叩首! 别问那么多 我的兄弟,别问那些东西是什么,什么也别问! 就像你回到父母的家中,别问那锄头拿来干什么,别问那犁铧拿来干什么,别问那煮饭的锅炒菜的铲拿来干什么——这会显得多么无聊而愚蠢。 事实上,我们应该懂得,正如我们回到自己久别的家园,一切感到亲切就好。谁会觉得自己的家园神秘?我们自然会有很多无知,但是当我们对此去妄加猜测的时候,我们应该忏悔自己实在是离家太久。 我们是否反顾过自己迤逦而去的脚印,是否反顾过我们的亲人依恋而失落的表情?几千年后,我们的脚步又绕回来,那些青铜的人像和面具,金面罩的直眼人,高高的青铜神树和金杖……是带着一种怎样的表情在注视这我们——几千年的等待,几千年的期盼,难道是希望看到归来的是一双双惊奇而困惑的眼睛? 那一缕缕炊烟,几千年就这样静静地不息地升起,那是我们的亲人在煮着怎样的食物来等待那些归来的脚步?那些消散了又燃起,燃起了又消散的香火,那些还可以隐隐听到的祭祀的鼓声,可知寄托了我们的先人对决然远去的子孙怎样的牵挂和祝福? 别问那么多啊,就让我们对着这一片土地深深深地忏悔和感激吧! 忏悔和自问 跪对三星堆,无数灵魂迷茫。 迷茫之中是否会有这样的顿悟—— 当你在自家祖坟里偶然刨出了一副枯骨时,你难道会问:吓,这位哪像我的祖先? 高鼻梁和鼓突的双眼,那实在就是我们的祖先。到底是他与我们很不一样,还是我们自己已经离家园越来越远? 那些数不清的物品,神树和金杖,玉陶和玉剑,不就是父亲摆放在我们家中那些平常的农具和器物?是否是我们放弃得太久而显得陌生? 面对这一棵枝繁叶茂的大树,你当然知道它的根展得有多宽埋得有多深。我们不为繁茂如盖的枝头而自信,为何总是要刨出根须才能找回一个家族的信心? 而深埋于地下的根,一直在制造着绵绵不息的文明血液的根,被好奇的子孙偶尔刨出来看一看,难道不怕它枯死?我们是否该原谅自己的好奇和无知? 当一把顽皮无知的锄头偶然碰触到我们沉睡的祖先的头颅时,你也许只听到一声脆响,你是否还能感觉到那被惊醒了的灵魂的疼痛,以及那疼痛也传递到了我们的血脉和神经? 你怕不怕,那些被我们惊扰的先人,睁开眼时第一句话就问—— 我的孩子,你们活得怎样? 2007-4-6 通信地址:成都外国语学校语文组 胡华强 邮政编码:611731 电子邮箱:huhuaqiang1965@yahoo.com.cn 来源:http://www.australianwinner.com/AuWinner/viewtopic.php?t=4209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