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咏叹三关(散文诗)--请指正 作者:孙培用 时间:2007-8-16 周四, 下午2:05 咏叹三关(散文诗) /孙培用 山海关 如何要在山与海之间叠一道关?岁月剥蚀风景,却坚硬无比。 山海关有幸站立成这大平原上诱人的仰望。 一座隘口楔进大平原,随着蜿蜒的走向,和蓝天白云缩短距离。从秦到今天,从古代到现代。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人们,跟随引体向上的目光,走进山海关。 谁说的:肉体的本质就是灭亡。肉体被置于时间之中,无非是证明衰亡与毁灭。在宇宙这个强大的生存系统中,我不过如草芥,用荣枯证明时间,而山海关用时间来证明它的生存。山脚下的匆匆过客在静默的山海关眨眼的瞬间,已换了无数次面容。 既是防御。然而我们只做欣赏。曾经燃起历史的烽烟,后人及我,拍着垛口,只做感叹。 山海关,展开千年的图腾,一任后人思维空间的想像蔓延。随变改的孤独而去,随更替的喧哗而来。随老去的陈旧而去,随新生的鲜丽而来。 从山海关以至历史穿过,听到了什么?又想到了什么?山无关不险,山海关成了连接长城的纽带。 水珠和浪花,色块和线条,织出神妙的境界,这生生不息的人间万象啊! 山海关啊山海关,使这大平原又多了一份可供欣赏的登攀的景点。 我们正在追求富有,正在建造我们时代的文明。 山海关,远扬我们时代的精神。 ------------------------------------------------- 居庸关 一卷万里长的史诗,翻阅到了居庸关。 居庸关,点缀在山岭之上。点缀着荒凉的季节。点缀着中国风景画。点缀着真实。 跋涉过更荒凉的历史,到今日。装饰着中国的装饰文化。雄浑千古的主题,垒成戈壁上、峻岭中的高高视觉。 是否,抵挡外来的侵略。剥蚀的墙角,风干了泪。丝路的驼铃,响在耳畔。 中天悬挂着,仍然是秦的那枚太阳,灿烂。它辉煌的温度,暖了千千万万的人和居庸关。 远处也会有河。海市蜃楼不会是居庸关。 登上去,你就完全享受到了激情。审美的尺度量了再量,却量不出居庸关的高度。 日也苍茫。月也苍茫。风雪依旧。 居庸关,永远的高度。历史在这里停留。一个个王朝埋葬于历史的尘埃。刀光剑影金戈铁马的战场,在这历史的长河中可有痕迹?透过居庸,我们看历史,历史在这里延伸。 我们能不能也给后代留下一份神奇的馈赠? ------------------------------------------------ 嘉峪关 沉思。默契。等待。 嘉峪关,四面受古风远雨的摧残。八方迎新人近语的赞叹。 千百年来的人潮总是向你涌来。你静静地接受人们的观赏。阳光倾洒。 你依然是高高的一位。嘉峪关,心里曲折着是整条长城。 今天,嘉峪关把自己的形象留给世人。傲然眺望着世界。静静地注视着每一个注视自己的人。 嘉峪关,离孟姜女哭得倒的那一段长城远吗? 而嘉峪关,永远不会倒。 一座普通的营垒,孤寂会把它吞噬,沙暴会把它掩埋。无限辽阔中,雄关嘉峪显示了自己的巍巍存在。 祁连积雪,瀚海沙丘,大河落日,长城蜿蜒东向,"寂然凝虑,思接千载,悄然动容,视通万里"。在无限的时空中,我们能不能永远拥有自己一份存在? ------------------------------------------ 孙培用,1973年9月出生,辽宁盘山县人。热爱文学,已经在《鸭绿江》、《诗人》、《诗神》、《花溪》、《盘锦日报》、《辽河石油报》、《抚顺日报》、《千山晚报》、《中国人口报》、《辽宁日报》、辽宁人民广播电台、《辽河》、《新蕾》、《青春诗歌》、《散文诗》、《散文诗世界》、《金三角》、《岁月》、《香稻诗报》、《经济日报》、《农民日报》等报刊、电台发表作品1200余篇(首)。有作品入选《2006年度散文诗》、《湿地情怀》、《香稻十年诗选》、《中国当代小诗大观》等诗选。中外散文诗协会会员.中国乡土诗人协会会员. 通联:124010 中国辽宁盘锦市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局 0427-------2827407 13998727225 E:spy333999@163.com http://blog.sina.com.cn/sunpeiyong73 来源:http://www.australianwinner.com/AuWinner/viewtopic.php?t=4583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