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停留在刀锋之上的疼痛

作者:星儿叶子

时间:2009-4-24 周五, 上午8:47

停留在刀锋之上的疼痛

——河北青年诗人石英杰诗歌印象

星儿叶子

一首优秀的诗歌是一场精神的盛宴,是一次自省的旅行。

梳理河北青年诗人石英杰近期发表的《平原深处的事物》等一系列诗作,我们可以从中发现诗人预留出来的路径,我们沿着这些线索不知不觉前行,一旦停下来,突然会发现自己已经停留在雪亮的刀锋之上。

在饱含激情的叙述之中,诗人俯下身子贴近养育万物的平原,用独具魅力的个性化语言构筑着自己的语境世界,引领读者一步步走入文字的深处,从独到的视角去解读和体悟情感轨迹、生存状态和周边的物理世界,去触摸支撑这个世界的精神走向。

石英杰用如刀之笔不遗余力地雕凿,呈现给读者雕塑般饱满突兀的画面。他的诗如一幅幅鲜活的浮雕,如一帧帧立体的生活画卷,宏伟开阔,雄浑苍劲,颇具先形夺人的艺术效果。

因此,在“大众阅读报:2008诗歌作品年度奖” 授奖辞中,如此评价石英杰的作品:“源于生活,根基深厚,有着细微独到的生命体悟和发现,在其激情盈溢的叙述中,以背后蕴涵的丰厚文化哲理而拨动读者的心弦”。

诗人伏下身子探入历史与现实、社会与人生、生命与情感的方方面面,将滚滚红尘演绎揭示得透彻而深刻。他的诗歌迎着生活站立,毫不回避,毫不退缩,表现出强烈的现实主义精神。诗人的视野很开阔,努力表现他所生活的华北平原上人们的生存状态和情感意识,揭示生活或明亮或晦暗的现实存在,表达自己的热爱、思考、疼痛和希冀。

毋庸讳言,时下诗坛上诗歌写作个人化倾向大行其道,从社会现实中“退场”成为时尚。单纯强调个人感受的“纯诗”、无意识的“口水诗”以及下半身写作滥觞。直面现实的诗歌写作被逼到墙角,似成落伍之势,俨然已经难登大雅之堂。但是,在这种大背景之下,石英杰的诗歌中依然表现出强烈的现实关注意识和担当情怀,作品中弥漫着强烈的现实主义精神。这不仅是技巧问题更是勇气和责任问题,更显示了一个诗人的勇气、良知和胸怀。

在诗歌写作距离普通大众越来越远的今天,石英杰诗歌中凸显出来的现实主义写作倾向,是难能可贵的。具有强烈思辨色彩的《祖国,我想对你说》,感情真挚,列举祖国一系列风雨磨难,多角度写出了普通百姓对祖国的热爱与理解,胸襟广阔,令人动容。在《易水》之中,诗人对自己的母亲河这样写道“我可以长出一排排乳房喂养两岸的儿女/我可以被幼小的牙齿咬住乳头绝不出声/我可以身体结冰背负厚厚的积雪/我可以容忍非法采砂和取土/我可以遭遇一遍一遍的干涸/我可以被车轮碾出一道道辙印/我可以一次又一次被篡改流向/哪怕体内到处充满悲伤/这些我都能做到/我只需要有你的名字”。面对这条著名河流生存环境的恶化诗人痛心疾首:“挥霍与砍伐/鞭笞与自戕/我的河流被一段段绑架撕票” ,对此诗人肝肠寸断,“在华北之上/在干呛得尘土之下/我们的哭声很远”(《我的河流》) 。《玉米:遥望及等待》、《泥孩子,泥孩子》、《村庄》等作品诗意的再现了华北平原老百姓坚韧豁达的生活图景。《百家姓》、《农民工》 、《学费》关注底层百姓生活的艰辛和困窘。

石英杰的诗歌全方位、多角度的展现了现实生活的苦涩滋味和坚韧内核,探寻挖掘着生活存续的原动力。他的诗歌直面生活,把生活表象下的本质非常透彻地揭示出来,产生极大的心灵震撼力。这与他世俗社会中扮演的角色是难以分开的。石英杰是一名新闻记者,他经常接触大量严酷的社会现实,腐败黑幕蛇鼠勾结、欺诈横行诚信缺失,下岗工人老无所养等等,这无疑在不断强化着诗人心灵深处的关怀和担当意识。

读石英杰的诗歌有时甚至不忍猝读,我在读他的《爱情状态:事故》的时候就是这个感觉。 2007年4月18日,辽宁省铁岭市清河特殊钢有限公司发生了钢水包倾覆的特大安全事故,近30吨钢水溢出,造成附近一间工房内32名工人当场死亡、6人受伤的严重后果。“1500度。喷涌而出//脚步如此之快/淹没家庭作坊的速度甚至不够一秒/规则被肢解的七零八碎/一一漂浮在温度表面/我们已经无路可逃//浇铸在里面一动不动/轰轰烈烈的埋葬在寒冷之中/ 紧紧拥抱,抑或遥遥相对//从分割到冷却/密封在透明的疼痛中/一个模板被慢慢抠出来/清晰的凸显在物种里面//像鱼,我们大张着嘴/一千遍,一万遍/却始终发不出 哪怕再轻微的一声呼救”,读到这里很想拦住诗人的笔,要他不要再说下去,因为这些太过残酷。

另外,石英杰的诗歌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表现出对历史的沉潜深度,并且他对历史的挖掘往往熔铸着对现实的思考和探寻,可以说是另外一种介入现实的方式。《荆轲塔:明亮或者黯淡》、《汉墓:大汉的背影》、《青铜影像:长征》《血祭》、《回归:疼痛与歌唱》等长篇诗歌均表现出了诗人对历史的独特观照和深度思考。在纵横捭阖的历史事件面前,诗人将抒情性和思辨性有机结合,凸显出诗人对于历史题材的娴熟的解构和驾驭能力。

诗歌是需要抒情的,不管你的思辨多么精诡,作为诗歌的灵魂,情感永远是第一位的,这是诗歌的角色决定的。但是,一段时间以来,不少的诗歌写作故意将烧红的铁浸入冷水无限放大,最后让我们看到的是面目全非缺乏亮点的枯涩之作,不得不在阅读的中途提前退场。人对于外在世界有很多种参与和把握的方式,而诗人参与和把握外在世界的方式是情感,不是理性,也不是语言。真挚饱满的情感是诗歌产生的原动力,也是诗歌存在的内核支撑。

石英杰奔涌如海的激情将其诗歌作品调和出崇高悲壮的色调和线条。时下的写作者中流行“反崇高”,说到崇高,现在有点不时髦,不合时宜。但是,在石英杰的诗歌中,奔涌如海的激情时时扑面而来,诗人的作品中跃动流淌的殉葬式的“英雄情结”,折射出崇高悲壮的光芒,这不仅给人以情绪的提振,更让人灵魂经历震撼。

一个人的创作风格和个人气质、性格以及生存的人文环境是密不可分的。石英杰出生在“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的易水河畔,闻名于世的“狼牙山五壮士”在诗人的家乡狼牙山的悬崖上成就了自己的民族大义。燕赵精神慷慨悲歌的风骨,抗日英雄气吞山河的豪情,从小对他耳濡目染,这片流淌着英雄血脉的山水养育着英雄的人民,也哺育着诗人的精魂。这样,我们对于诗人作品中的崇高与悲壮精神就很好理解了,所谓“地缘文化”大概如此。

诗人顽固而持久的仰望着遥远的英雄。面对荆轲,他称颂“荆轲!大义的英雄/衣袂飘舞的侠”(《荆轲:铜铸的英雄》)。在纪念“狼牙山五壮士”的长篇组诗《血祭》中他这样赞美英雄:“石头中隐居的人/永生永世的英雄/行走的浮雕/沧桑的建筑/凝固的音乐和篇章”,他满怀深情的寻找,“如今,我站在诗句上轻轻触摸/踮起脚跟轻轻触摸/我触摸到象牙般的精神/我触摸到图腾/我在寻找/寻找水面上那五朵不沉的花朵/寻找那五朵血绽开的花朵”。

石英杰诗歌的崇高和悲壮,并没有仅仅停留在对大英雄的追缅之上。他还临摹抒写着千万平民身上焕发出来的英雄光泽,他揭示出生活的艰难,更表达出坚韧不屈。因此,蕴涵于石英杰诗歌中的是向上的精神,是健康明朗、向真向善向美的思想和情感。

那柔软的纤维,慢慢变硬

变成沉默而乌黑的矿石

无数的渴望和激情

被坚硬的壳死死攥在手中

即使骨骼被敲碎

身躯被辗成粉末

也从没对生活说出半个不字―――

不信,你看

那骨髓吐出的火苗

如此柔软如此明亮如此温暖

那是一腔轻易说不出口的挚爱

凑上前去——近些,再近些

你将感到彻人心肺的灼痛

----《 煤:遥望与接近》

这首以煤为喻的诗歌是千百万普通人在生活中被挤压被篡改之后依然满怀忠诚和热爱的崇高悲壮精神的写照,同时也是诗人精神的生动写照,二者相辅相成。从这首诗歌中,我们可以真真切切感受到诗人的呼吸,触摸到诗人精神的内核。

诗人这样诉说自己的“热爱”:“ 这个词,是浓缩,是提纯/是滋润,是锻造,是支撑/是怀疑,是折磨,是疼痛/是全部,是百分之百/它提着勇敢,打开道路/让黑暗退下/让光明升起/让脚步愈加轻盈/让耳朵听得更远/ 临死的时候,我不会带进坟墓/我会交出它,派它继续留在这个世界/让它染绿一棵草/催绽一朵浅浅的小花”(《热爱》)。作为诗人,是需要有一点精神和骨气的,这是内在的灵魂,熔铸于诗行的血脉,是活的东西。诗人石英杰抱着疼痛呼喊与呐喊,充分表现了一个诗人的社会责任心、勇敢心、光明心和正直心。

即使是在以亲情、爱情为题材的作品里面,这种悲壮的色彩也异常鲜明。清明时节,站在母亲的墓地面前,诗人如此叙述:“这片空地很开阔/我情愿继续留下。寂寞就要漫过胸口/ 掏空的肉体里,咕咚咕咚灌进水/上升或者下沉并不重要/现在,我一秒一秒/等着淹没,呛死”(《我要散尽我的悲欢》),逝者已逝,诗人“一秒一秒”等待什么?他在等待被寂寞、怀念和疼痛“淹没”甚至“呛死”。读到这样的句子,这种悲壮会牢牢控制住我们以致难以走出持久的疼痛。 而面对自己的爱人,诗人这样自言自语:“这点足够了,亲爱的/不要再给我更多//温水冲服/我要忘记远处很多的事情//在你给我的黑暗里/我要美美睡去,不再醒来”(《毒药》)。这里没有盟誓,没有激昂慷慨的表白,但是从轻轻脱口而出的温言软语之中,我们是不是会为诗人爱情的偏执而热泪盈眶呢?

从构思来看,石英杰的诗歌破中有立,破立结合,实现了现实与理想、感性与理性的辩证统一。我印象最深的是他的历史题材组诗《荆轲塔:明亮或者黯淡》和《祖国,我想对你说》。这种处理方式是理性的,不至于滑入为抒情而抒情的简单偏颇之道。需要指出的是,石英杰的诗歌文本在题材的宽度和厚度上尚需开阔思路,在语言的个性化把握上尚需提纯和校准。

诗人的灵魂在天空飞翔,但是双脚却始终站在雄阔的大地之上。石英杰始终用警醒的目光和滚烫的胸膛关注和感受着芸芸众生的喜怒哀乐,努力调整着自己的步伐和方向。我们有理由相信,一位关注现实不断自省的诗人,今后一定会以自己激情四溢的笔锋创作出更加深沉厚重的作品,以此来回报这片养育他的土地和家园。在此,让我借用诗人在《生活》中的诗句作为本文的结尾:“我的心中蓄满呐喊/我一遍又一遍摁住它们//当我被顶住后背/当我被不紧不慢拧着/当我疼得眼前发黑//我的尖锐/会果断探出头/会从薄纸上沙沙划过/会毫不犹豫写下/一把又一把字//它们每一个都/黑白分明”!

来源:http://www.australianwinner.com/AuWinner/viewtopic.php?t=1055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