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于进水创新性的诗歌理论

作者:于进水

时间:2009-9-12 周六, 下午4:03

于进水创新性的诗歌理论

一、诗歌的概念:诗歌是用语言节奏的和谐性再现生活以抒情言志的语言艺术和文学体裁。

二、表达思想意旨的语言形式的不同是各种文学体裁相区别的唯一标志。

三、就形式(体裁)而言,语言节奏的和谐性是诗歌语言形式的本质属性,是诗歌区别于其他文学体裁的唯一标志。

四、诗歌语言节奏的和谐性包括诗行内语言节奏的和谐性和诗行外语言节奏的和谐性。诗行内语言节奏的和谐性包括音节节奏的和谐、音步节奏的和谐和气群节奏的和谐三个层次。诗行外语言节奏的和谐性包括行尾(韵)节奏的和谐性、行间(行群)节奏的和谐性、段落间节奏的和谐性三个层次。其中,行尾(韵)节奏的和谐性对于诗歌具有重要的意义,是诗歌的标志性象征;行间(行群)节奏的和谐性,主要由上下诗行“整齐的语言形式和大体整齐的语言形式”两种方式来完成;段落间节奏的和谐性由“相同的段落格式和大致相同的段落格式”两种方式来完成。

五、就内容(题材)而言,诗歌的本质在于通过再现生活以“抒情言志”来表达作者的思想意旨。

六、就诗歌体裁的分类而言:以“诗歌语言节奏的和谐性”的表现方式为准,把古今汉语言诗歌划分为:“通韵齐言诗歌”“通韵杂言诗歌”“变韵齐言诗歌”“变韵杂言诗歌”四种体式。

七、大对仗大排比(我创新的修辞)是完成段落间节奏的和谐性的主要手段。

八、命名现代韵律诗歌,并全面阐述了现代韵律诗歌的概念、理论基础、特征、分类和由来。

九、重新提出诗歌的三大特点。

十、提出“古典韵律诗歌、现代韵律诗歌、现代自由体诗歌、翻译诗歌”将在中国当代诗坛长期共存的科学论断,也就是“四足鼎立”的学说。

作者通联:

姓 名:于进水

单 位:中共威海市委党校

通联地址:山东省威海市文化中路59号中共威海市委党校科社教研部

邮 编:264200

电子信箱:yjs0801@126.com

电 话:0631-5890227(办) 15065134517(手机)

博客:http://blog.sina.com.cn/u/1621396481

网站:http://zhongguoyunlvshigewang.5d6d.com/

个人简介:

个人简介:

于进水,男,汉族,号潇涵轩主。1970年生,山东荣成人。毕业于曲阜师范大学,教育学士,现供职于中共威海市委党校,主要从事哲学与文学的教学与研究。1987年开始诗歌创作与研究,是中华诗词学会会员、中国诗歌学会会员、中国写作学会会员、山东省哲学学会理事,“中国韵律诗歌网”站长。

“现代韵律诗歌”创始人。出版诗歌专辑《生活》(中国戏剧出版社)、主题诗集《姐姐》(作家出版社,被称为现代韵律诗歌的标志性诗集和优秀新诗的标志性诗集)、诗歌专著《论律体新诗》(内蒙古人民出版社)。在省级以上报纸杂志发表论文20余篇,其中《论诗歌语言形式的本质》是韵律诗歌,尤其是现代韵律诗歌的理论基石。《四足鼎立——浅析中国现代诗歌崛起与繁荣的现状》首次提出了中国诗歌四足鼎立的科学论断,指明了中国诗歌的发展方向。《现代韵律诗歌概论》全面阐述了现代韵律诗歌的概念、理论基础、特征、分类和由来。所撰写论文获得省级一等奖15项,二、三等奖多项。

先后多次获得全国诗歌大奖赛入选奖、入围奖、优秀奖、三等奖、精英奖、一等奖、金奖、金爵奖,并先后被授予“知名当代诗画家”“中华诗词贡献百人”“中国文学六十年杰出诗词艺术家”“建国六十周年中华诗词传承功勋诗人”“学者型诗人” “诗歌旗手”“中华诗人”等荣誉称号。

来源:http://www.australianwinner.com/AuWinner/viewtopic.php?t=1250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