勤劳与中国传统文化——胡锦涛总书记“八荣八耻”解读之四

作者:钱志富

时间:2006-4-17 周一, 下午9:55

勤劳与中国传统文化

——胡锦涛总书记“八荣八耻”解读之四

• 钱志富•

(文学博士 315211 浙江宁波大学外语学院副教授)

一些追慕西方文化的人不太能够瞧得起中国传统文化,在他们眼中中国人不仅一无是处而且中国人缺乏远大的眼光和胸怀,所以中国活该落后,活该挨打。记得1989年早春,电视台一阵子突然热播《河殇》,而《河殇》所宣扬的就是西方海洋文化优越于中国的黄土文化,认为海洋文化是开放的、博大精深的文化,所以西方人创造了举世瞩目的海洋文明,而黄土文化是保守的、封闭的,所以中华文明也是委琐的、卑下的文明。制片人企图通过宣扬让中国人变成西方人,让中国文化变成西方文化,让中华文明变成海洋文明。的确西方文化和海洋文明有其伟大过人之处,但该片的制片人似乎忘记了一个基本的历史事实,那就是西方的海洋文明的勃兴并不比中国早,因为中国明代的郑和下西洋这个伟大的海洋文明的历史事件要比哥伦布航海早好几十年,而且哥伦布之所以能够做远洋航行是因为他们掌握了中国早已用于航海技术的指南针,在指南针传入欧洲之前,西方人士不敢闯进波深浪阔的大西洋的,更谈不上到美洲新大陆去开辟殖民地。

的确,中国传统文化强调的是农业文明,但农业文明有他自己的伟大之处,比如农业文明产生的第一个好处就是大家有衣穿有饭吃,一个民族一旦解决了吃穿的问题,其他的问题也就可以迎刃而解,比如道德问题,比如思想问题等等。中国古人相信:“仓廪实而知礼节”,一个有衣穿有饭吃的民族一定是一个具有较高道德水准的民族,这样的民族会以偷盗和抢劫为耻的,而一个经常没有衣穿没有饭吃的民族恐怕不太会以偷盗和抢劫为耻而且会反以为荣的,希特勒就曾以他是北欧维金海盗的后裔为荣。中国古代经常发生的边患就是由那些以偷盗和抢劫为荣的游牧民族比如匈奴族、突厥族等引起的。我们应该感谢中国古人的那种以农立国的思想,因为这不但使得中华民族是一个可以依靠自身的努力就可以实现小康水平的一个几千年以来一直相对富裕的一个民族,而且在德性上保证了中华民族可以成为一个比其他一些民族更优秀的民族,比如中国人的自给自足的生活态度这就使得中国人能够比较独立自由不受人管束,中国虽然有皇帝,但中国人不怕皇帝,中国虽然有位高权重的官僚,但中国人并不对他们有阿谀奉承的媚态。中国人的最高生活理想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凿井而饮,耕田而食,帝力于我何有哉”的自由自在的快乐生活。农业在德性上对中国人的塑造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勤劳。中国人崇尚勤劳,勤劳是中国人最本质的德性。中国人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就是:“勤快勤快有饭有菜;懒惰懒惰挨冻受饿。”中国人还有一句谚语就是:“懒人逗骂,烂衣逗挂。”所以在中国你要是一个勤快人,你就会得到许多的奖赏和赞扬,人们会经常表扬你,而且你要是一个勤快人就一定有美丽的姑娘想要嫁给你,即便你穷一点也不要紧。可是你要是一个懒骨头,那你的命运就比较惨了,即便是你的家境比较好,也不会有人跟你的。其实,中国人虽然重视农业,“以农为本”几千年一直是中国的国策,但中国人眼里决不会只有农业。事实上,中国的国策一直比较注重“士农工商”四业并重,但农业的确是重中之重。笔者认为由于农业养成的中国人勤劳的品性也使中国人在其他行业做得十分出色。中国的读书人也是十分勤奋的,他们立志行万里路,读万卷书,不勤奋怎么行?而且他们不仅读书,他们还要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不勤奋绝对不行。中国古代参与并进行国家管理的人几乎都是一些饱学之士,许多帝王也是读书人,他们都很勤奋。中国对国家管理者的素质的第一要求就是勤政爱民。一些人甚至认为:“天才就是勤奋”(吴晗语)。换句话说,只有勤奋的人才可能开发出自己的天才,不勤奋的人不能算天才。可以这样说,中国古代士农工商各行各业之所以都有不俗的表现,其中最根本的原因还是由于中国人的这种勤劳的品性所致。西方人与中国人相比,长时间不太勤劳,他们长时间养了太多好逸恶劳的人,比如神职人员和警察,严格说来当兵也是一种好逸恶劳,因为社会的常态还是和平而不是战争。辜鸿铭曾经批评西方人的这种好逸恶劳的品性。西方人喜欢开辟殖民地,喜欢掠夺殖民地,喜欢贱买贵卖牟取暴利,这跟他们的好逸恶劳的品性有关。本来,当下的中国人由于勤劳,生产出了大量价廉物美的产品,而且中国人把这些产品投放到国际市场上价钱是卖得比较便宜一些,因为中国人不愿意从中牟取暴利,结果专门牟取暴利的西方人认为我们在倾销我们的产品,所以他们纷纷征收反倾销高额税收,这不仅损害了中国人的利益,也损害了世界各国广大消费者的利益。

诚恳地说,农业对从事农业的人在品性上要求要高一些,因为农业的季节性是很强的,你要是不勤快,比如该播种的时候不播种,该施肥的时候不施肥,该收割的时候不收割而去睡大觉或者四处游山玩水,那你就会误了农时,庄稼就不会有收成,没有收成就不会有饭吃,所以农业要求我们一定要勤劳,因为不勤劳就没有饭吃。同时农业还教会我们要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中国人的顺天应人的智慧跟长期的农业生产实践有关,因为如果你从事农业生产不能够随顺四时比如春天本来是播种的季节你恁要违背,那你也种不好庄稼。中国人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追求天人合一现实境界,这是中国人对世界文明的伟大贡献。西方人长期认为人与自然是对立的、矛盾的,人不要随顺自然,人要征服自然,这种思想也曾对中国人发生过一些负面影响,比如中国文革期间流行战天斗地的格言,结果破坏了自然环境和生态平衡,造成了严重的自然灾害。

当然,中国人中也的确产生过一些好逸恶劳的人,他们虽然受到贬斥,但他们中一些人死不改悔,一味好吃懒做,害人害己。这种人在当下的中国似乎还不少,他们在伤害着中国人的整体形象。可能正因为此,胡锦涛总书记在他的“八荣八耻”理论中专门反对好逸恶劳,而提倡辛勤劳动。总书记号召我们要“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这一号召反应了中华民族几千年来以一贯之的文化传统,那就是提倡辛勤劳动反对好逸恶劳的优良的文化传统。

(本文作者供职于宁波大学外语学院)

来源:http://www.australianwinner.com/AuWinner/viewtopic.php?t=11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