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帖]姜儿成熟了 作者:姜了 时间:2007-9-30 周日, 上午9:27 姜儿成熟了 文/平板 一 那时 (姜了) 那时空气透明,没有卑微和一粒灰尘 雕塑自然而然地生长 那时的思念是云的一部分 情感易于凝固,像一颗 享有秋天的大豆,含有众多氨基酸。那时的万物 凸现在世间,音乐不抽象,河 日夜流淌,一群音符轻易找到父亲 那时无论是谁 在神的面前都有尊严 经常淋浴爱与光 那时时光缓慢,爱谁只好蠕动到面前。那时 只有饱满,瘪掉膨胀 那时任何一只羔羊都能独自趟过溪水,飘过几道山岗 那时没有毒蛇盘在毒蘑菇上,那时水中鱼 从不惊慌,鳞片始终排列有序,那时 刀枪的锋芒回避母性的目光 那时谁都感恩子宫 那毕竟是最温暖而又回不去的故乡 读到这首诗的时候,的确比较激动。我所激动的是能够读到这么有思想的诗,又担心这些诗会在沉默中消失。作为读者,应该为诗人呐喊一下。 在诗坛上搜索了一下,从五月到九月,目睹了姜了的成熟。姜还是老的辣,这个姜儿,经过一个夏天的生长,终于在秋天成熟为一只老姜。 那时谁都感恩子宫 那毕竟是最温暖而又回不去的故乡 其它的不说了,就凭这一句,无论在思想上还是在艺术上,都已令人难以企及。 这个世界已经没有一片净土,没有一滴纯净的水,没有一片可以写诗的云。人类的过度征服破坏了原生的诗意。它们无法承受起诗歌的主题。失去了诗歌的土地,在哪里去找诗? 那时空气透明,没有卑微和一粒灰尘 雕塑自然而然地生长 那时的思念是云的一部分 曾几何时,“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到如今,只有浑浊的江水,枯竭的森林。自然的纯洁性遭到了大面积的破坏,只剩下仅存的几个角落,也被肆意践踏。当提到河流的时候,联想到的是浑浊,当提到山岗的时候,呈现在眼前的是光秃。还有什么可以诗的? 情感易于凝固,像一颗 享有秋天的大豆,含有众多氨基酸。 那时的感情易于凝固,诗意容易凝聚,而且情感饱满,含有众多氨基酸。现在呢?已经干瘪,而且是假奶粉,没有营养成分。 那时无论是谁 在神的面前都有尊严 经常淋浴爱与光 那时候的爱、崇高、信仰值得用整个生命去歌颂,在神的面前都有尊严。现在,神已经不复存在,至少大众的神已经没有了,最多只能在私人的角落里缅怀。人爱的私性受到怀疑(爱已泛滥成灾),人的信仰的崇高性受到怀疑,意义已令人厌倦,追求也就没有了意义。那么在这种没有意义的情况下,在哪里去找诗? 现在,没有一个主词能够成为意义的中心。所有主词的意义都只能局限在一定的范围内。爱的话语,有多少是真的,有多少可以相信,已经是一个问题,语言成了谎言,成了虚伪的装饰。在这样的语言背景中,在哪里去找诗? 怎么办?庸庸碌碌还是寻找新的透气点? 主词没有了,可以写谓词。写一根血管,“写我的左肋”,写苹果的凹凸。主词退后,谓词前行。 [b]骨头英雄[/b] 失去江湖,像骨头 丢掉 肉 骨头英雄 坚硬而孤独地存在 挺立着 风干 一根骨头刺出来,撑起一首诗。这首诗的意象,可以理解为树木,失去了它的世界,不能再高大威猛的站立,撑起一片绿色的天空,而是成为风干的树桩,成为一个骨头英雄。 [b]血管[/b] 脚踝处的血管 凸现,短缩一段爱之路& 清晰简单 里面的血 有分析不出的成份 更有情绪不易觉察 仅止于表面 漫长的路隐密进体内 要知道去向,要探寻 那些血 暗淡在左心房,还是 愁结于右心室 这首诗让我想起我父亲,想起他脚踝上凸出的血管。没有什么词语比这根血管根能够表达父爱。 来源:http://www.australianwinner.com/AuWinner/viewtopic.php?t=4943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