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月乱弹]:对张建新《秋千一》的分析体会 作者:半溪明月 时间:2008-3-01 周六, 下午1:28 张建新 《秋千》(一) 一个词语在摇晃,一个人 在这个词语上坐着,止不住惯性 多少年了,他逃避着 胸中的烟雨与生活的教诲 “这块空地,我什么也不想去种植” 一截悬浮的木头就那么空悬着 没有风,没有你们的教唆 它同样激动不已,如同一个 在集体中间持有孤独的身份证的人 他不能融入你们所说的光明的前程 他的存在只是为了正明这个词: 你们说千秋,他说秋千 你们热爱绳索,他偏爱木头 《秋千二》 为一个人准备一架秋千 为两颗柔软的心 准备一副绳索的梯子 是的,我承认这有些奢侈 在迅猛的生活里,我几乎 丧失了转身的勇气 年华斑驳,刻在内心 身旁流水的声音不断 在你目光的深谷里 淡蓝的雾气升腾,仿佛 久远年代的事物 缠绕这块提前预留的空地 我止住咳嗽,与命运 交换的音乐在吹拂 我在微醺中荡漾,另一个人 或许也在荡漾 任由时光穿透胸膛 将我们像尘土那样收藏 [明月乱弹]:在论坛上偶然看到诗人张建新的一组诗歌,感觉很不错。跟着后面附着的地址,我迫不及待地逛到他的博客。前两篇正是张驰先生对他的两首《秋天》的赏析,仔细读了诗以及评评论与解读。张驰认为“《秋千二》与《秋千一》整体诗意的浓厚程度是一样的,或者说是一脉相承的,但通往诗的路径却不相同。为了直白起见,我想采用一种较为形象的说法。即:如果说《秋千一》是建新“坐在秋千”上写的,那么,《秋千二》则是建新“坐在一块空地上”写的,而在“这块空地”上,建新本来是打算要建立一处“秋千架”的,那样,他可以整天与家人一道,悠哉游哉,清享天伦之乐。” 他的解读详细精到,别不多说。只对第一首,我补充一下。 此诗歌不长,很容易让我们看到全貌,并对一些句子做以比较和细纠。对一首诗歌的题目我也会分析,并融合到内容中去读。这首题目指向明确,没有什么好深究的了。对诗人起首“一个词语在摇晃,一个人/在这个词语上坐着,止不住惯性”,结句“他的存在只是为了正明这个词:/ 你们说千秋,他说秋千/ 你们热爱绳索,他偏爱木头//”。这个词语就是“秋千”,和“千秋”,互为倒装,符合了荡秋千的形和态。而“秋天”和“千秋”,表达了诗歌的主题。“秋千”这个词语在诗人的心中摇晃,一面是名和利,一面是平淡逍遥的田园生活,孰重孰轻,在心中掂量。“绳索”和“木头”对应,软和硬形成对比,暗喻了对生活的态度。最后诗人坚定了自己的选择,他的存在只是为了正明这个词:他爱秋千,他热爱木头,这原汁原味的生活。从形到意,完美结合,首位呼应,结构紧凑完整,有建筑的美感。 第一首的"他不能融入你们所说的光明的前程"这一句,"光明的前程"用词俗套,让诗意明确化了,破坏了意境的朦胧美感,是个败笔。个人建议把这句去掉,并不改变诗意。瑕不掩瑜,本人还是非常喜欢这样的诗歌。 来源:http://www.australianwinner.com/AuWinner/viewtopic.php?t=6517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