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到]两个 作者:叶琛 时间:2008-5-09 周五, 下午3:35 《静夜思母》 文/叶琛 我丰满油润的毛发,是从母亲花白干枯的雪白两鬓 汲取营养的。 母亲的身体空了,脑也空了。 而我的脑子却越来越灵活运转起来,我敏捷的思维里有好多的愿望。 一页页翻开,找不着一个是属于母亲…… 母亲老了,真的老了。她要把生平的一切转交给我 包括她的生命,与剩余的时间。 她忘记了流在灯盏下的信笺上的泪,是有痕迹的…… 月亮的呼吸,在越夜的时候深沉起来。 母亲是老了,她把一切能留下的都留着, 不能留的也一样样交付给了深沉的大地。 她的每一个梦,都做在远方的黎明。她困了…… 我也时常做梦,更多的梦是关于我的新娘。下雨了 我的梦也湿漉漉的,这样的阴雨时节更多的是感伤。 我突然在孤独与潮湿中梦起守侯故乡的母亲…… 一个虞诚的老妇女,静静的守侯在黄昏下的安详; 一个忠实的生命,无谓的注视着山冈上的夕阳。 母亲的梦,在光洁的月光中呻吟,直至黎明。今夜 也让我,伴着清晰的雨声,品一杯母亲梦中的泪…… 余子愚点评: 本诗共分三节,第一节用我“丰满油润的毛发是从母亲花白干枯的雪白两鬓/汲取营养的”开题,写出了母亲的老迈,“母亲的身体空了,脑也空了”,我却找不到一个属于母亲的页码,母亲总是默默地站在儿女的身后,无声地爱护着我们。“母亲老了,真的老了。” 第二节很自然地转入对母亲的书写,“她要把生平的一切转交给我/包括她的生命,与剩余的时间。”母亲是无私的,母爱的伟大正在于此。“母亲是老了,她把一切能留下的都留着/不能留的也一样样交付给了深沉的大地。/她的每一个梦,都做在远方的黎明。她困了……”,质朴的语言写出了母亲的生存现状,她把一切能留下的都留下,把不能留下的交付给大地,母亲总是在想着儿女,想着家人。 第三节从母亲的梦引申到诗人自己的梦,“我也时常做梦,更多的梦是关于我的新娘。”,新娘这个词语代表着未来,而作为儿子,新娘也是母亲的心愿,儿子娶到新娘也是对母亲未了心愿的交代。“下雨了”,三个字写出了诗人的忧郁和伤感,雨总是令人伤感的,湿漉漉的梦,阴雨时节的感伤,想起守侯故乡的母亲,“一个虔诚的老妇”,“一个忠实的生命”,母亲静静的守侯着故乡,无谓的注视着山冈上的夕阳,母亲是与世无争的,但是年老的母亲不得不忍受身体的疾病,在月光中呻吟,一夜无眠,诗人写出了自己作为儿子的感受,“今夜也让我,伴着清晰的雨声,品一杯母亲梦中的泪”,母子情深,令人感动。 《我趴在我的窗口》 诗/叶琛 我不曾想过天之外是什么 我能看见天是蓝的 我很满足 我趴在窗口看天空 看它的一尘不染 看它的光洁裸露 看晒在阳光底下民工的衣服 看这时光 悄然的流逝的岁月 我趴着窗 什么也不说 我不知道该说些什么 对于生活与生命 我想 最好的方式就是用眼睛看吧 什么也毋须说 就这样静静的趴在窗口 不说什么 也不去想什么 看看春花秋草 看看落叶 看看飘落窗口的积雪 看看房屋里一个人的影子 舒雨湖点评: 如此自在地呆在窗口,可以发现很多东西。不一定要说自己的上升到理性的观点,就是一种面对窗外世界和窗内世界的对比的境界,当是有十分的情趣了。我们的生活就是这样。 或者,在这个时候,我们要说,不必故意或者刻意地强调自己站在孤独的立场上的审视以及思考。也就是说,站在平常生活的立场上,一切就是如此自然。这些自然里面包含的是各个生命自然地存在,其朴素的价值就在里面了。 如果我们要刻意地从里面找出什么东西,来说那是最为深刻的,或者最为奥妙,这实在是一种束缚,或者说一种偏离。也就是说,即使找到一种侧面,并来说理性的深刻,也不能够展现一个生活场景的全貌。 从窗里和窗外,我们可以看见的表面现象是:个人的内心并不重要,所有的脚步都是外在形象,从外在形象那里,我们现在只是看出了匆忙。或者,这一如时间的脚步匆匆一样。 在很多时间段上,我们或者很能够强调自己的内心,虽然不一定能够正视自己的内心究竟是什么意义。但是,我们的强调归强调,在来去匆匆的脚步声中,背影里面,我们的内心仅仅是内心,外在表现出来的仅仅是一个模糊的影子。如果从外在的表情,可以看见一个生命的内心,那是需要近距离的条件。 在窗口的境界里面,我们和整个生活的距离是存在的。我们不一定将内心明确地让来去匆匆的岁月以及生命所准确掌握。那么,我们的表达的意义就在探索之中了。 我只是以为,和生活有距离的生命,或者说,和别人有距离的生命,是幸运的。生存需要这样的距离,美也是如此。然而,我们的了解却需要走出这距离,走出我们的内心。 当然,我们重视我们的内心,甚至只重视我们的内心的时候,我们是纯粹的,简单的,满是希望,甚至幸福的。所以,我们可以选择两种以上的生存方式。 来源:http://www.australianwinner.com/AuWinner/viewtopic.php?t=7230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