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飞天程小妤 作者:星儿叶子 时间:2010-7-13 周二, 下午5:23 飞天程小妤 ——马金长篇小说《不愿被爱重重包围》人物赏评 星儿叶子/文 《不愿被爱重重包围》是广东珠海作家马金先生的第二部长篇小说,小说讲述了一个现代女性走出家庭在商海里奋斗拼搏的故事。故事的女主人公叫程小妤,她因不满丈夫夏思哲以爱为名义的束缚,最终挣脱了爱的包围,到外面独自闯荡江湖,并凭借自己的聪明才智辅助男主人公李维驹完成了一番事业,证明了自己的能力,实现了自己的价值。可她的家庭也因此最终解体,她与李维驹在共同创业中建立起来的爱情也以她的主动退出而告终。她最后将离开她为之付出心血和代价的飞天保健品公司,不知她将要走向何方。 程小妤的形象具有一定的典型性,小说通过这一人物形象的塑造揭示了一个深刻的主题 —— 妇女的解放问题,或者说人的解放问题。这个问题似乎是老生常谈,早在十九世纪,现代戏剧之父、挪威戏剧家易卜生就写出了震动世界的剧作《玩偶之家》(又译《娜拉》或《傀儡家庭》。),这部剧作反映出那个时代的妇女从经济方面要求解放、在受教育和立法上争取权利、博得与男性的平等的主题。《玩偶之家》是易卜生在中国影响最大的戏剧。它在1914年首次被搬上中国舞台,娜拉作为追求独立的新女性形象的代表不仅仅对中国现代文学中的新女性形象而且对中国现代社会的妇女解放运动产生过深远的影响。鲁迅在1923年发表的著名演讲《娜拉走后怎样?》中借娜拉的形象来谈当时社会情形下中国妇女的命运。在鲁迅看来,娜拉走后的出路 “不是堕落,就是回来……还有一条,就是饿死了。” 鲁迅提出,妇女要摆脱任人摆布的地位必须获得与男人平等的经济权。鲁迅写在"五四"退潮期的小说《伤逝》描绘了一出引人深思的社会悲剧,体现了鲁迅对"娜拉出走以后怎样"的问题的关注。 揭示出恋爱和婚姻问题不可能是一个孤立的问题,它的最终解决,不能仅靠着个性的解放,而应该是整个社会解放的一个组成部分。 随着新的社会制度的诞生,人类的文明和进步,无可否认,妇女解放的脚步也随之前进了一大步。在新中国,妇女成为半边天,与男子一起参与各种社会生活和事物,似乎这个问题已经彻底解决了。而事实上远非那样简单,经济和人身上的独立远不是妇女真正的独立,不是妇女作为人的意义上的真正独立,只有思想人格的独立,进入生命意识的自觉才是真正意义上的独立,这不仅是社会制度进步的问题,更是一种更高的人类意义上的进步要求,这必然涉及爱情、婚姻、家庭问题,涉及到两性关系问题。事实上,在中国几千年封建思想统治之下,男性思想和话语权一直处于绝对统治地位,妇女一直处于男权思想统治之下,她们没有过独立思想和话语权,始终处于自觉和不自觉的服从之中。妇女在男权意识占主导地位的社会和婚姻家庭中,思想和心灵上的巨大苦闷成为无形的杀手,时刻伤害着妇女的身心健康。 程小妤就处在这样的一个家庭之中,并深受其苦。她是大学毕业的高材生,是具有完全独立经济能力和独立思想的新型女性。她选择嫁给了比她大13岁的教授夏思哲,并留在大学任教。在一般人看来,丈夫对她疼爱有加,夫妻二人过着衣食无忧、幸福美满的日子。可谁会想到,她却遭受着来自多疑霸道的丈夫以爱的名义施行的各种监督、束缚和压制之中。那个大她13岁的丈夫对她百般怀疑、事事监督,像审问犯人似的审问她的行踪,竭尽其束缚压制之能事。他把妻子视作自己的私有财产,他说自己老婆只能自己欣赏,不许别人来欣赏。小妤几乎失去了行动的自由。并且她的丈夫还凭借着在学校的资历和影响,故意轻视小妤的才华,说什么小妤所取得的成绩均是依赖他在学校的影响,这种霸权式的爱终于使爱情成为绳索,婚姻成为牢笼。朝气蓬勃、有理想、有追求的小妤终于忍无可忍,她辞掉大学工作,离开家门去南方独自打拼,想凭借着自己的能力证明自己的价值。果然,小妤凭借自己超群的智慧和才能,很快在李维驹的公司里崭露头角,并在李的事业处于困境之时勇担重任,力挽狂澜,终于帮助李氏公司在市场大潮的搏击中一步步发展壮大。在这个创业打拼的过程中,小妤展现了她巾帼不让须眉的胆识和才华,充分证明了自己的能力和价值。可是随着她事业一步步走向成功,她的婚姻却一步步走向解体,最后走向离婚的结局。本来在与李维驹共同创业的过程中,二人志同道合,互相爱慕,一步步走向爱情的殿堂,但是最后为了李的家庭完整,顾及到李的妻子和孩子,小妤主动退出了,放弃了与李的爱情,也放弃了她为之付出巨大心血和代价而经营起来的公司,程小妤这个总是微笑着的、有些丰腴的美丽女子将走向何方呢?小说在令人深思和回味的结局中结束了,作者把问题留给读者去思考。 这个令人喜爱、更令人敬佩的现代知识女性,她在向读者昭示着一种现代新女性自我深层次觉醒的现实。通过程小妤形象的塑造,小说客观地反映了妇女在这一觉醒过程中所面对的巨大精神压力和所付出的沉重代价。这也说明了她们追求自身精神独立自由的道路还是何其漫长和艰难。可以说小妤的命运不是个别人的命运,它具有比较普遍的代表性。在妇女特别是知识妇女取得了社会地位以及经济地位之后,她们更需要精神的独立和自由,而这一追求是更深层次的妇女解放和进步,也是更深层次上整个人类的解放和进步,而且也将成为人类文明进步的标志。男人在这一进步的过程中也将享受到前所未有的更高层次和境界的对等精神的男女两性关系的美感。而这一点,夏思哲们是认识不到也做不到的,小妤只能离家出走,最后被迫无奈离婚。她为追求自身的人格尊严和精神独立付出了失去家庭温爱的代价,这不是小妤的初衷,她始终期待着夏思哲的改变,但最后,她绝望了。要爱情和家庭就要放弃自我,要自我就要放弃爱情和家庭,这就是自称很爱自己妻子的夏思哲摆在小妤面前的选择题。小妤对自己的丈夫最后绝望了,最终做出了离婚的选择,小妤的痛苦是无法言说的。在小妤追求个性解放、独立自主的道路上,李维驹在一定程度上给与了理解和支持,但是在强大的世俗家庭观念面前,他还是不能给小妤爱情和婚姻,他最后退缩了,所以这和夏思哲殊途同归了。小妤追求的东西在这个世俗的社会,无论是夏思哲还是李维驹都不能给她。小妤最终是孤独的,她求索的道路还在继续,她的未来还只能是个未知数。作者不能给我们答案,因为他也还没找到答案。 小妤的命运似乎是悲剧性的。但无论如何,作为追求独立精神的新女性,小妤所有的选择都是无可逃避的,包括她离开夏思哲温暖但令人窒息的怀抱,包括她主动放弃与李的爱情和共同创立的事业,她的道路还很长,她仍然处在痛苦的追求和思索之中。但她经历了那么多,她毕竟向着成熟坚定地迈开了一大步,她虽然有些孤单,但她已经不再孤独;她虽然有些单薄,但她已经不再脆弱,她的精神更加丰富厚实、坚强有力。她不需要夏思哲们为她命名,也不需要李维驹们为她命名,她需要自己为自己命名。 程小妤就像小说中描绘的手捧莲花、在空中轻盈飘舞的飞天一样超凡脱俗、美丽神奇。她的形象不是一个单纯的事业女强人的形象,她是灵魂更丰美,精神更自由,追求更高远的新女性的形象。作者也是把她作为一个理想中的形象来塑造的,作者通篇用了充满诗意的语言满怀深情塑地造了这一理想女性的形象。小说在坚实的现实主义情节描写的基础之上显示了浓郁的理想主义色彩。 [size=18] [/size] 来源:http://www.australianwinner.com/AuWinner/viewtopic.php?t=22554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