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谁在黑夜闪耀光芒——读晴宝儿诗歌《黑夜颂》 作者:星儿叶子 时间:2010-12-30 周四, 上午10:30 谁在黑夜闪耀光芒——读晴宝儿诗歌《黑夜颂》 星儿叶子/文 早已拜读过晴宝儿的诗集《紫藤花开》,但一直不敢轻易发言,因为宝儿不仅诗歌写得出色,诗评做得也很棒。今天看到“潮流岛论坛”要在线研讨宝儿的诗歌,也就顾不得鄙陋,说上几句,还望宝儿和各位诗友及老师指正。 晴宝儿的诗歌是热情洋溢、激情奔放的。作为诗歌的灵魂,情感永远是第一位的。人对于外在世界有很多种参与和把握的方式,而诗人参与和把握外在世界的方式是情感,不是理性,也不是语言。真挚饱满的情感是诗歌产生的原动力,也是诗歌存在的内核支撑。通读晴宝儿诗歌,我感觉到诗人热烈的情感如激荡的海浪,如翻涌的岩浆涌动在字里行间。诗人的爱、理想和追求都是执着的、透彻的、不折不扣的,因而是震撼人心的。看她的这首《黑夜颂》:“走进它 美丽缠身” ,“走进它 热爱开花” ,“走进璀璨的黑夜 我是多么富有”。我们看到诗人在“黑夜里”——在自己营造的理想世界里执著的上下求索。她展开彩羽,遨游宇宙无穷的奥妙;涨满风帆,畅游人类真知的海洋;伸展触角,探求生命宏阔与细微的神奇。 诗人激情荡漾,豪情满怀,早已忘记这是黑夜,她“双手编织灿烂的黎明”, “打开神坻的天窗”,诗人看到的是“万丈光芒”,她把她的爱“奉献给脚下的大地 和大地上的/孩童老人 亲人爱人 以及/ 路过的人”。我赞叹一个女诗人的坦白胸襟和浩荡情怀! 晴宝儿诗歌的内涵非常丰富,给人很厚重的感觉。她在表达一个情绪的时候,往往迅速调动纵横交错的意象来赴一个诗歌的盛会,好像不如此就无法痛快的呼吸。缤纷的意象群极大的拓展了思维空间,增强了诗歌的思想厚度。也使她的诗歌具有了纵横捭阖的气势和很强的冲击力。同样以这首《黑夜颂》为例,她展开想象的翅膀自由驰骋,神游天地,探奇揽胜。我们看到:“金银在废墟中闪光/ 钻石在土壤深层羞涩 /和大地的原子做春天的游戏 / 挖掘月光下的稀有金属",“原始森林赠我太阳鸟的彩羽/大西洋底捧起黄金宝螺/梳理少年维特的烦恼/卢浮宫的微笑中邂逅蒙娜丽莎"。我惊讶于诗人思维的敏捷和想象的神奇。 晴宝儿诗歌的构思和语言也独具特色。我想她有很多创新,是非常大胆的创新。她把抒情、议论的句子穿插在叙述之中,起到很好的点化作用和跳跃作用,使诗歌跳转自如,情思跌宕,层次拓展,维度增加。比如这句“所有逝去的都是永生的”在诗歌的第二段中起到的就是这种奇妙作用。她的诗歌中这种构思很多。 毫无疑义,晴宝儿是很有天资和才情的女诗人,也是很有突破和创造力的女诗人。但我更想肯定和赞颂的不是她的才华和技艺,而是她在黑夜闪耀光芒的精神。 附录: 《黑夜颂》 走进它 美丽缠身 带着夜的眼睛走进它 这丰富的矿藏 金银在废墟中闪光 钻石在土壤深层羞涩 和大地的原子做春天的游戏 挖掘月光下的稀有金属 像呵护麦田的幼苗 灼热的目光是三月的阳光 芳香的气息 天然屏障 流淌的甘泉润泽黄土地的干涸 走进它 热爱开花 声响咣当 卸了锈锁探险出发 原始森林赠我太阳鸟的彩羽 大西洋底捧起黄金宝螺 梳理少年维特的烦恼 卢浮宫的微笑中邂逅蒙娜丽莎 所有逝去的都是永生的 在墓穴中饮清澈的水 在墓碑前敬礼 感谢水中的鱼游进钢笔的吸管 走进璀璨的黑夜 我是多么富有 双手编织灿烂的黎明 打开神坻的天窗 万丈光芒中 把世界所有的礼物 奉献给脚下的大地 和大地上的 孩童老人 亲人爱人 以及 路过的人 晴宝儿的简介:晴宝儿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人,本名史业环,中国诗歌学会会员,大庆市作协会员,《五月的祈祷》执行主编,《女子博客作品精选》副主编,06年夏习诗,在《绿风》《岁月》《诗友》《辽河》《荆州晚报》《新晚报》《中国诗歌在线》《加拿大Chinese Real Estate Weekly》等刊物发表诗文,作品入选多种文集,2008年“为奥运喝彩”我们的文明网络诗歌大赛获优秀奖,08年夏出版第一部诗集《紫藤花开》。 诗观:诗是灵性之笔,诗为心声,诗亦情至,诗品即人品。 来源:http://www.australianwinner.com/AuWinner/viewtopic.php?t=30253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