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诗歌文体和形式的变革及对自由诗的辩护 作者:蔡德茹 时间:2010-12-14 周二, 上午9:07 诗歌文体和形式的变革及对自由诗的辩护 诗和诗歌的定义:(摘自1979年出版的上海辞书出版社出版的汉语小词典438页) 诗 :1文体名。一种可以歌咏或朗诵的韵文。 2诗经的简称。 诗歌 :用有节奏的高度凝练的语言,形象地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文学作品。我国一般称不配音乐的叫“诗”,配音乐可唱的叫“歌”。但有时也没有严格的区分,统称“诗”为“诗歌”。诗歌按其内容可分为抒情诗和叙事诗,按其形式可分为格律诗和自由诗。 按照诗的定义,诗必须是韵文。 按照诗歌的定义,诗歌必须有节奏,高度凝练,形象。 按照诗歌的定义,诗歌的形式有格律诗和自由诗。 经过30年的变迁,诗歌的文体和形式都有了变化,重新审视和变革势在必行。下面从几个方面来阐述我的观点。 第一章 文体的变革 一诗文的产生 韵 :和谐的声音。(摘自1979年出版的上海辞书出版社出版的汉语小词典616页) 韵文 :跟散文相对。有节奏韵律的文学体裁,包括诗、词、歌、赋等。(摘自1979年出版的上海辞书出版社出版的汉语小词典 616页) 散文: 通过对某些片段的生活事件的描述,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的一种文学作品。篇幅不长,形式自由,抒情、叙事、议论都可。一般可分为杂文,小品,游记,速写等。(摘自1979年出版的上海辞书出版社出版的汉语小词典418页) 我们来看看韵文有哪些,《百家姓》、《三字经》、《药性赋》,《汤头歌》,它们是诗歌吗?按照韵文的定义,必须是文学体裁,我们断定,它们都不是。现在的自由诗是吗?我看是;现在的散文诗是吗?我看也是。 我们再用诗歌的定义来分析,有节奏和高度凝练的语言。现在的自由诗有吗?有;现在的散文诗有吗?没有。 根据自由诗、散文与韵文及诗歌定义的对照,我们有了结论,自由诗是诗,散文诗像诗又不一样。那散文诗是散文吗?像也不一样。散文诗的名字由此而来,我看还是很恰当的。 再看诗歌的定义,我国一般称不配音乐的叫“诗”,配音乐可唱的叫“歌”。自由诗和散文诗可以配乐吗?难,说白了就是不可以。 所以我们把这两个有着诗歌特征又不能歌的诗的文体归为一类,叫做诗文,属于诗歌的范畴。 二新文体的划分 诗文 诗歌 第二章形式的变革 一变革的必然 按照诗歌的定义,只有自由诗和格律诗,显然和目前的实际情况是不符的。 散文诗并不是这三十年诞生的,艾青的《大堰河》就属于这一类。散文诗,读者喜爱的文学作品,篇幅不论长短,独特的抒情方式,一点一面的描写特点,受到喜爱散文和诗歌的读者的共同爱好,散文爱好者在里面享受文字的优美,诗歌爱好者在里面吸取营养,丰富词汇。让散文诗走进诗歌的百花园,会更加丰富多彩。尽管它的道路还有沟沟坎坎,尽管它的写作还不完善,但它的脚步却是一直向前。 歌词也一样,方文山等人的歌词不是诗歌吗,我想不会有人否认的,既然有一个方文山,就会有千百个方文山的出现,只要我们给它花园的一个角落,给它一个苗圃,即使栽下弱小的种子,也一定会发芽开花。 二新形式的划分 诗文——自由诗(微型诗)、散文诗。 诗歌——格律诗、自律诗,歌词。 第三章新诗体的特点 诗文: 自由诗和散文诗: 共性:音律和韵律自由,情和音律和谐,内韵贯穿始终,凝练的语句,舒缓的节奏。 个性:散文诗有散文的语言描述穿插,凝练也是相对散文的凝练,一般只有节与节之间的跳跃。 自由诗高度凝练,跳跃在词语,句子和节与节之间都可。 诗歌: 1格律诗:音律自由和谐,有明显节奏,可押行韵、隔行韵、也可节韵,文字凝练和跳跃,格律受到音步的限制。 2自律诗:音律自由和谐,有明显节奏,可押行韵、隔行韵、也可节韵,文字凝练和跳跃,格律自由。 3歌词:音律自由,押行韵,流行歌曲可内韵,文字凝练,格律和节奏受到题材和谱曲的限制。 第四章古典诗词和新的五种诗体的代表作(只说情韵和谐,我读的诗有限,免不了偏颇) 1古风——曹操《龟虽寿》 2唐诗——张继《枫桥夜泊》 3宋词——李煜《虞美人》 4元曲——马致远《秋思》 1自由诗——《》 微型诗——昌耀 《斯人》 2散文诗——艾青 《大堰河》 3格律诗——徐志摩《再别康桥》 4自律诗——食指 《这是四点零八分的北京》 5歌词———方文山《菊花台》 第五章对目前自由诗是不是韵文的阐述 一韵文的概念 什么是散文,说白了就是13个韵可以随便分布在文章的每一个词语,每一句话,每一行字,每一个段落。韵文是相对散文而言,说白了就是韵不能散。而押尾韵是用韵的一种方式,比如古典诗词,没有内韵的规定,只能用尾韵;比如歌词,民族唱法和流行歌曲的发音不同,民族唱法要把每个字都落在韵母上,才圆润好听,流行歌曲唱法不一样,这也就是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唱好流行歌曲的原因,因为这个原因流行歌词的写作才可以不用尾韵。所以用有无尾韵评判韵文的真伪是不妥当的。我们的诗要有诗意,不能单靠诗句的尾韵来体现。韵要在整首诗中达到和谐, 律诗就要内韵和尾韵结合,自由诗就要有主韵明显的主韵辅韵相结合。 我曾经试过,拉长了声音,不间断地读一首诗,目的是让它首尾相连,这样读一首好诗仍然诗意浓浓,美不胜收。这就是说,跌宕起伏的声和圆润婉转的音,纵向和横向相容相合,才能产生和谐的美。 我们来看张继的《枫桥夜泊》,像画一样美的诗,加上音律和韵律完美的结合,达到了极致。 枫桥夜泊——张继 月落乌啼霜满天 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 夜半钟声到客船 an——7 ing——4 u——3 秦淮河——蔡德茹 悠悠碧水走灯船 笑语浆声跃采莲 雾锦云纱桃叶渡 粼粼花影醉千年 an——5 in——4 ou——3 通过对比,可以发现,主韵在一首诗里的作用,如同一首歌的主旋律。枫桥夜泊的主韵1,一共7个,还有两个连韵“满天、寒山”,增强了韵的味道。而我的那首只有5个主韵1,一共只有3个的主韵3,还都集中在首句里,这样就削弱了主韵的力量。一个多,一个少,一个增强,一个消弱。这就是人人喜爱的《枫桥夜泊》的魅力所在,绝不是只是尾韵的原因。我的那首怎么读,都有顺口溜的味道,原因就是主韵太弱,同韵没有起到内韵的作用,主韵和辅韵也就是合韵没有形成一个合力,还缺少孤韵点缀,无法达到韵律的和谐。自由诗也如此,没有尾韵并不能证明它不是韵文,13个韵母在一首诗里不可能都是散韵。问题是,现在的诗,无论是自由诗和律诗,都存在着没有内韵和主韵的问题,所以很少能看到达到情韵和谐的诗作。 二韵的分类和用韵方式 1用韵方式 1.首韵:每句的头一个字押韵。 2.尾韵:每句最后一个字押韵。 3.内韵:各句之间的词语相同的韵 4.同韵:一句之间的词语相同的韵。 5.连韵:相连的同韵。 2自由诗的用韵 合韵:把整首诗中五种相同的韵加在一起称为合韵。 组成后的合韵,按在合韵中占的比例依次分为主韵1-3。 合韵中除主韵外,剩余的韵依次称为辅韵1-3。 合韵中除主韵辅韵外的韵,称散韵(古典诗词和短诗称孤韵) 三自由诗和自律诗的通病是缺少内韵和主韵 自由诗: 1纯粹的分行散文,没有一点韵的味道,只靠断句断词有那么点节奏。 2有内韵,但没有主韵。主韵辅韵之间没有形成一种合力。 自律诗: 扩大了尾韵的作用,把用韵方式当做了检验韵文的标准。缺少内韵和主韵的使用,写出的诗多多少少有顺口溜的味道。 来源:http://www.australianwinner.com/AuWinner/viewtopic.php?t=30165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