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茗土诗评:我读唐淑婷 作者:何强易航 时间:2007-9-19 周三, 下午1:54 在我个人接近微形诗的过程中,《唐淑婷微形诗三百首》是一个特殊的作品——它是我在网上认识微形诗并大量阅读之后,真正认真品赏的第一部微形诗集。就象人生中的无数机缘一样,接触这部作品的原1说起来很偶然:在中国微形诗网站得知唐淑婷出了《唐淑婷微形诗三百首》,于是便留了地址。没想到书真的就寄来了。开卷捧读,认识了“唐诗里偷来一抹/淑女婉约的姣羞/婷婷修饰成池中玉立的粉色”。几个不眠之夜狂读,细品,立刻爱上了这部作品。好的作品能给读者灵感。虽讲不清,道不明,但能得到诗中隐晦的情感,引起共鸣。请看: 《不敢看你的眼》 双目一触,心鱼定然 “嗖”——潜入那盈眶的潭水 向你偷渡 你能守住情感的防线?最后便是对完美生命的追求: 《野草•春色》 是谁?不经意打翻 调色盘 泼大片大片的绿 一个“打翻”的“不经意”,一个“泼”真的要面对“大片大片的绿” 。所以,我们有时会读的泪流满面: 《蜂鸟》 春风屏住呼吸 惟恐惊飞 花朵上停顿的八分音符 因为完美是如此的稍纵即逝。想想人类不仅光怪陆离,还有诗。我知足了!《唐淑婷微形诗三百首》成了我这一段时间经常重温的集子。我发现对这部作品的偏爱并非个人机缘所致,其实很多名家已经给了很高的评价。 德国作家安德烈•纪德曾言:“伟大的创造者们永远不是从一种预先制定的原则开始的。他们通过他们的创作本身达到艺术。。。。。。他们的艺术这时候便是人的,新颖的。” 由此我想,我非诗评家,但作品读后不吐不快: 《写给太阳》 冰心,经不住 你目光的呼吸,软成 一滩春水 每一个字在她的笔下流淌,是何等的灵动而富有生机。但看上去,每一句都是在把本人直觉感受引导到,自然倾泻而出,没有经过刻意的雕琢。 艺术欣赏应当保持一定的审美距离。但读着读着,诗中的氛围让你不知不觉就进入诗的情境。审美距离不复存在,审美情感变成了真实情感: 《枫叶》 为何 走红之后 人们才争着赏识 《爱如水》 我 饥渴成 荒 漠 《独行》 举着诗走夜路 心中 亮堂 这种独特的体验也许只有在唐淑婷的诗里才有。对读者而言,的确是身不由己,想摆脱也摆脱不了。 当然,这种特殊体验,首先来自诗人的完美表现。她不但用高超的技巧写诗,更用自己的灵魂在歌唱: 《想你》 握一根思念的针,细细 缝补记忆碎片 生怕将某一精彩细节遗漏 《爱人的礼物》 你燃起均匀的鼾声 煲热寒夜的被窝 喂我一锅香甜的梦呓 诗人异乎寻常的魅力正在于此。 也许静下心来读,我能回到比较正常的欣赏心态,恢复审美距离,来细细品味《唐淑婷微形诗三百首》的美妙。再一次确信只有用心灵来歌唱才是完美诗歌的第一要义。唐淑婷的微型诗,诗中有情,情中有境,有对人生深刻的理解与体验。 这本薄薄的集子给人的心灵带来的震撼是难以用语言形容的。我从中认识了唐淑婷,不敢自称是她的超级FANs,因为仅仅读了这本《唐淑婷微形诗三百首》。 诗人的魅力不仅仅在于她对微型诗的全身心投入,更重要的是这些作品能迅速点燃读者的激情: 《灾难》 半边天突然塌陷下来 女人咽着血牙 顶 怎一个“顶”字了的,读之能不动情? 《跪行难》(二) 山路 撕咬 每一 跪 仅仅七个字,一个“跪”字亮出了残疾教师陆永康36年的生境。而在这艰难生境下在乡村默默尽教职。又一个“撕咬”真的让“跪”难上之巅,叫人心碎! 我读唐淑婷,本想理出个一二三来。可有点自不量力,只好从阅读的角度,品赏的角度,谈点感受,也不枉读一回。 诚然,唐淑婷并不是完美无缺的。因为有一个说不清的问题,那就是我读《唐淑婷微形诗三百首》一直为此着迷,却始终找不到原因。 来源:http://www.australianwinner.com/AuWinner/viewtopic.php?t=486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