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游子在他乡

作者:紫梦铃兰

时间:2009-4-04 周六, 上午10:03

——浅读陈德根诗人的诗作

文/紫梦铃兰

在人生不知名的驿站中,人与人都会因为缘分或相遇、或别离。在一个叫《喀斯特论坛》的小站,我和相片中的这位年轻人相遇了,他的名字叫——陈德根,一位少数民族诗人。初看相片中的他,让我想到一首歌,那是很早前彝人制造组合演唱的《妈妈》,一首非常深情的歌曲。也许是演唱歌曲的是少数民族歌手,而德根诗人是位少数民族诗人,所以总感觉他们的情怀是那么的相近,一种对家乡对亲人的深切思念在各自的歌曲中,散文诗里流露着……

在案前为自己泡上一杯清香的绿茶,让这份清香为自己增添一刻宁静,搜索那首叫《妈妈》的歌曲,一边听,一边阅读德根诗人的作品。他的文字间,透着一个风尘仆仆的旅人的倦,透着一个异乡的游子的愁,如风的路,铺天盖地而至,用故事在身后留下一串串的脚印后,却又用忧郁不断地抹去它们,我多想说,流浪他乡的你啊,你文字中的谜语究竟想告诉我们些什么呢?

当每一个人在凡间降临,就开始热爱这个世界,难道不是吗?听那婴儿响亮的呼唤:我爱!我爱!是的,初生的世界是纯净的,但生命却来自于苦难,在不断的成长和跋涉中,我们与苦难抗争着,抗争着,哪怕伤痕累累,哪怕忧伤重重,也只会将心事寄托在《黄昏》,(日子臂膀上醒目的一记刺青。无法承受越来越重,越来越近的暮色。暮色抱紧了白霜,独自在自己的宿命里黯然神伤。)也许,就这样在黄昏里独看日落而怅然而神伤。直到黑夜降临,直到华灯初闪,那闪烁的霓虹可是生命最终的向往?不,其实需要的并不多,只要一刻宁静,只要一份亲情的依伴就足够啦!(用一天中的好心情去等待爱人,用一句善意的谎言去赴一场流光溢彩的盛宴。但愿这是生命中的最后一次放纵。)是啊,诗人的心是多么的浪漫,爱一个人,就希望她幸福快乐,更不希望让她看见自己的痛苦,这是多么淳朴的爱,只是命运的捉弄,让心如此无奈。什么是男子汉,我想,他的胸怀是宽广的,怀着感恩的心,在爱中(懂得珍惜,并留住一天中最美好的时光。)热爱生活的人,生活是不会抛弃他的,懂得如何爱,爱也会眷恋着他。只要懂得珍惜,懂得追求,就不会一无所获。

在德根诗人的作品中,我看到了太多的乡思,看到了太多的乡愁。当马思聪拉着那曲委婉忧伤的《思乡曲》,你是否看到诗人忧郁的眼在凝望着家乡的方向?是否看见那消瘦的身影在风中伫立凄然?家乡啊,那美丽的依山傍水的石板房,家乡啊,那(三十年在岁月里一闪而过/那个人用甜润的嗓音喊我的乳名 粗糙的手/往我的书包里塞咸菜疙瘩粗面大馍 轻轻地打我/雨雪天 坡陡路滑/她牵着我上学/从发梢渗出的艾香叶脉般的小路/一颤一颤;绕过三十年的时光/我只想溯着那棵歪脖子苦楝树/走近一串撕心裂肺的咳嗽/我要把那个人搂在怀里/痛痛快快地喊:娘……)读着德根诗人这首《三十年》,这最后的一声呼唤,包含着诗人作为儿子多么深的情感。孤独的时候就想着了娘亲,想着娘亲的时候就不孤独了,这时候,诗人心灵里那一首歌就轻轻地弥漫开来,思乡……思乡……许久前读过一首诗,里面写道:“乡愁,是乡村阡陌旁边的葱葱青草,从三春长到九秋,昨夜风狂雨骤,今夜便伸到我的窗口。乡愁,是菜园里的青韭,割了又长,长了又割,越割就长得越稠。”我仿佛看见了诗人滢滢的泪光后微笑的脸,哦,他听见也看见了母亲在村口痴痴地用苍老的声音唤儿的等候。《望 乡》,望着远方的家乡,诗人毫不掩饰自己痛苦的思乡情怀,(我的衣衫褴褛,心如刀割。罄尽盘缠购置乡音。 一泓异乡的新月,煮沸了乡愁。)余光中大师说:“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那么,在无月眉星眸的夜晚,在乡愁疯长的岸口,让我化作一枚小小的邮票,送你回家乡的村口吧,好吗?

生活在他乡,在一个喧闹的城市中央,汽车的喇叭声再响,也遮挡不了身旁那串串划过的自行车铃响。我不知道德根诗人从何时离开了故乡出外谋生,但,在他的作品《父亲的自行车》里却充满了他对年少生活的怀念。(阿爸那辆自行车/破旧的自行车/搁在阁楼上/年老的父亲总是 把它/擦得铮亮/过去 当小贩的父亲/把一家人的生计和/我年少时候的快乐/放在后座上/过去 放学了/现在 我离家的脚步渐渐远了/沙哑的铃声/父亲同样沙哑的嗓门/同时在喊我/父亲骑着自行车的背影/从泥泞的土路艰涩地/闪过/车铃 父亲的大嗓门/一把将遥远的童年/推到我面前)当夜隐去了繁杂的人世,隐去了白天的喧嚣,只留下一屋的苍茫和寂静的时候,回忆就会如幻灯般的在眼前闪过。 美好的一切常常是属于回忆的,因为,回忆是对生命的一种提炼。当熟悉的风或景把你带入到往昔的生活中,就会有一种眷恋,就会唤起心底那份深深的难忘的记忆。那委婉的小提琴声又再响起,那布依族阿妈用“甑子”蒸的米饭、酸菜和酸汤、那朋友们一碗碗的“迎客酒”、一次次的行令猜拳、一曲曲的高歌声渐渐飘近。选择一个秋天,在《秋思》里(背着这个行囊赶路),当《望 乡》的距离近了,(让一切慢下来),看(族谱在神祉之上高高竖起。早起和晚归的人乘着风的马车赶路。 )听(擅长用扑克牌占卜的巫师目光灼灼,在黎明前一语道破天机。)在《回家》的梦里,(在假想的村口 轻轻拉节气/薄薄的衣袖),让(那一年冬天 /刻骨铭心),因为他乡的游子在《怀念冬天》,怀念(三十岁的父亲 为了省钱/穿一双露出脚趾头的/解放鞋 一趟趟为母亲运送/用棉袄和体温捂热的土鸡蛋/以及 撑下去的/信念)。是的,因为对理想的追求,就应当承接起父辈们坚强的信念,就让这份信念成为德根诗人心中一盏长久不熄的明灯吧,让这明灯指引着诗人的理想涉过沼泽与泥泞,穿越痛苦与黑暗,走向灿烂光辉的黎明!

写于08/06/10夜

来源:http://www.australianwinner.com/AuWinner/viewtopic.php?t=1036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