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星儿叶子点评新疆雨浓的一组诗歌

作者:星儿叶子

时间:2014-12-07 周日, 下午6:45

星儿叶子点评新疆雨浓的一组诗歌

小序:新疆雨浓的一组小诗发在论坛,立即引起诗友们的关注,被大家所喜爱。奥冬和穗穗诗友还进行了同题唱和。这组小诗构思独特,形式新颖,诗语简洁,风格别具,给我们带来艺术的享受和写作的启迪,在此欣赏并做简单点评。

《回声》

抡起

落下

抡起

落下

我看见

远远的看着

斧头砍在树上

声音

一直没有传来

点评:这是新疆雨浓这组诗歌的第一篇,我反复看了很多遍,觉得它的指向可能比较多义,或者表达还欠缺某些很关键的点,或者我理解的局限。

《在吗》

在吗?

在呢

风摇了摇树

在吗?

在呢

树落满雪花

点评:物是人非,人是物非,或者人也非,物也非吧。世间万事万物,变是永恒,不可挽留。

《孤单》

一个人是孤单的

一棵树是孤单的

他们都在雪地里

在雪地

一个人靠着一棵树

看上去

还是显得孤单

点评:《孤单》这首诗以一个简洁的画面传达了一种心灵的孤寂,这种孤寂具有人类内心孤独的某种普遍性特点。

《五月》

五月已经很深,树荫浓重

树梢动了动,不知是不是风

在更深的林子里

恍惚传来布谷的叫声

点评:《五月》传达出一种神秘而幽深的氛围,它不仅仅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安宁,更让我们感受到了一种恍惚中的苍白无力。

《一面湖水》

一面湖水

一面湖水

被一面

云影覆盖

哦,这云影

这一面湖水

点评:禅诗往往以直觉的方式呈现事物的本相,它所表达的往往是那没有说出的部分,而这没有说出的部分又如此丰盈而引人遐想,这就是现代禅诗的魅力所在。《一面湖水》就是这样的作品。“这云影,这一面湖水” ,有着怎样的欲说还休的故事啊。

《一些好看的树》

一些好看的树

树冠很好看

它们立在六月的骄阳

树阴,寂静地

从树冠上飘下来

寂静的飘

一层一层

偶尔也会掉下些云朵

和花瓣

点评:现代禅诗往往呈现人们内心的平和宁静状态,让读者在这种平和宁静中体悟一种生命的静美与安详,应该说这种状态是人们生命中最幸福美好的时刻,也是大多数人在大多数时候难以享受到的一种生命状态。现代禅诗的诗人们会用他们的诗歌为我们带来这样美妙的生命体验和艺术享受。《一棵好看的树》就是这样一首佳作。在诗中,诗人的内心是安宁平和的,这种安宁平和与外物的美好轻灵融为一体,最终形成奇妙的艺术情境。

《我的想法是》

月光

在月光

照雪的晚上

我的想法是

那盘子

要洗一遍

然后

再洗一遍

点评:读这首小诗的时候,我们的感觉是温暖而欢喜的,当然,是那种洁净的温暖和情不自禁抿然一笑的欢喜。那个已经很明亮洁净的“盘子” ,要“洗”到怎样才能够满意呢?这个要“洗一遍,然后,再洗一遍”的诗人竟有些小小的矫情,而这小小的矫情竟温暖地照亮了一小片可爱的欢喜,而这一小片可爱的欢喜竟是我们生命中难得的一刻美好时光。

《安静之美》

合欢生出红花

天空长出云朵

细细地风

牵出天边的远山

阳光温润

河水轻缓

四月的午后

有安静之美

点评:现代禅诗很注重对万物生机盎然、鲜活灵动一面的表现,只是它的切入和展现方式往往是静观的方式。对于万物,只有静观,才能展现其真、其美、其灵动、其丰满。《安静之美》让我们看到并感受到了这种神奇之美。尽情绽放的红艳的合欢花、天空飘动的洁白的云朵、细细吹拂的微风、天边轮廓清晰而柔和的远山、温润照耀着的阳光、轻缓流淌的河水,这一切静中有动、动中有静的风景一起挥洒出一个令人陶醉的四月,一个安宁祥和而又灵动飘逸的四月的午后。这令人迷醉的时刻让我们在安静中充分体悟了生之丰盈与繁盛。

《那些》

那些

我说的是那些

这些没有

起码身边的这些

没有

那些是

山顶上的那些

那些皑皑的雪

托着那些

直挺挺地

冷杉

点评:诗人在强调他所要的一些东西,不是“这些” ,不是“身边的这些” ,“这些”身上没有他想要的东西。 “那些” 才是,“山顶上的那些 / 那些皑皑的雪 / 托着那些 / 直挺挺地 / 冷杉” 。我们不得不惊讶诗人的表达手法已经炉火纯青了,该省略的都省略了,就剩下一个简洁利落到不能再简洁利落的画面,一棵棵直挺挺的冷杉站在山顶皑皑的白雪之中。然后,诗歌戛然而止了,留下所有的想象和动荡给读者。不可否认,这首诗是这组诗歌中情绪性很强的一首,但同样不可否认,诗人在渴求一种高处的高洁与坚韧。

《和田》

和田

有条和田河

没有水

观光塔很高

高过上弦月

深夜

忽收短信一封

“你在哪?”

点评:同样的高而孤寂,诗人的高和孤寂已经高过了上弦月。“你在哪?”他就在他灵魂所在的地方。如果《那些》中的“冷杉’”还有很强硬的成分,那么这首《和田》中就剩了空寂无依,这空寂无依令人泪流。太过孤高难免冷清,人都是如此。诗人到底还是有能力空寂得起的,也洒脱得起的,所以在一句问话之后就打住了。

《静夜》

月光

沿着倾斜的屋脊

慢慢滑

在深蓝的

瓦尖

敲亮一只

甲壳虫的睡眠

点评:月光具有了形体、重量和声音,它的滴落“敲亮一只 / 甲壳虫的睡眠”,突出了夜晚的安宁。小诗构思精巧,诗语独特,别具一格。

《野草》

我不要

你一再种下的

精心侍弄的

我要你

一再拔掉的

拔不完的

长满南山的

那些

点评:那些“一再拔掉的 / 拔不完的 / 长满南山的”野草,才是更真实的东西吧。诗人要那些更真实的东西。或者指向情感或者指向其它,都未尝不可。

《风吹来》

如果风向北吹

我就向南走

如果风向南吹

我就向北走

并不是我

故意想和风做什麽对

我只是想去看一看

那些长风的地方

点评:诗人喜欢逆风而行,对一些事物,他想去一探究竟,看个明白。

《无题》

一棵树

还有一棵树

我不能同时说出两棵

一棵树

和另一棵

他们之间隔着辽阔

平静的湖水

点评:这首诗貌似映射生活的哲理。我们都不能同时说出两棵树,即使他们之间不隔着辽阔平静的湖水。但诗人既然给出了一个具体可感的理由,那我们有理由相信,这首《无题》应该有着感性的所指。不过这种巧妙写法很有意趣。

《有》

风一遍一遍地

摘去菩提树的叶子

露出的飞檐,铃铛晃动

幅度,止于无声

薄云不定,反复擦洗圆月

光亮,不时地荡出清幽的潭水

禅房之中

没有僧人

点评:诗题为“有” ,诗的情境却在极力刻画“无”的境界,菩提树的叶子一遍一遍被风摘去,“铃铛晃动 / 幅度,止于无声” ,“禅房之中 / 没有僧人” 。佛家讲“空不异色,色不异空” ,有便是无,无便是有,我们从诗歌所营造的“无”的空灵境界中,感受到了物与物、人与物、心与物自在、宁静、和谐、安然的存在状态。

《山谷》

山谷里

没有声音

未名的香气照亮青草

面对石壁

你嗓子发痒

吐出的月光

重了枝桠

点评:小诗的情境很纯净清幽,具有禅意的诗境。但诗人在这样清幽的环境中内心波浪开始晃动,尽管他的声息最后融进了这山谷与月光之中,但依然不可避免地“重了枝桠”。从禅诗角度考察诗人内在的情绪和外物的景境并未达到完全的和谐。

来源:http://www.australianwinner.com/AuWinner/viewtopic.php?t=664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