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焦大醉骂”浅谈

作者:王者玉

时间:2009-10-15 周四, 下午12:20

“焦大醉骂”浅谈

--读《红楼梦》小札

山东.王者玉

曹雪芹挥动如椽巨笔,在他的旷世奇书《红楼梦》中给读者描写刻画了数百个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在这众多的人物形象中,假如按人物戏份的多寡及地位的轻重而论,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王熙凤等人无异是无可争议的第一等人物。袭人、晴雪、平儿、香菱、鸳鸯等人则属第二等人物。而有的人物,例如焦大,他在曹雪芹的前八十回原著中仅仅出场一次,其身份不过是贾府的一个老奴仆而已,所以他则是地地道道的一个三等人物形象。但焦大醉骂,却惊天动地,虽然所占篇幅极小,亿万读者却牢牢地记住了这个人物,他并且吸引了众多评论家的眼光。思想家鲁迅先生的一句“贾府的焦大也不爱林妹妹的”,被很多人引来引去。在一篇论文中,鲁迅先生称焦大为“贾府里的屈原”。

首先,让我们温习一下焦大的醉骂——

“咱们红刀子进去,白刀子出来。”

“我要到祠堂里哭太爷去。”

“那里承望到如今生下这些牲畜来,每日家偷狗戏鸡,爬灰的爬灰,养小叔子的养小叔子,我什么不知道?咱们‘胳膊折了往袖子里藏’!”

焦大是贾府的第一代奴仆,当年正是他冒着生命危险将贾府的祖宗从死人堆里背了出来,保住了老主子的一条性命。这才有了贾府的百年繁华。因此,焦大是有恩于贾府的。但是,现如今,贾府的不肖子孙,却不知感恩图报,反而让这位年事已高的奴仆黑夜当差送人。焦大恼了,他觉得这太不公平,加之他喝多了酒,就当场辱骂了年轻的主子们。

这里请注意一个重要的细节对比:当年焦大好不容易弄了半碗水给主子喝,自己宁可喝马尿;现如今,年轻的主子让人把焦大捆起来,往他嘴里塞得正是马粪。这个对比,说明恩人焦大惨遭不幸,贾府的后代子孙忘恩负义。这是“焦大醉骂”给我们的第一点启示。

“焦大醉骂”给我们的第二点启示是:告诉人们贾府“如今的儿孙一代不如一代”。“爬灰的爬灰”,直指贾珍与儿媳秦可卿的秽行;“养小叔子的养小叔子”,直揭王熙凤与侄儿贾蓉的丑闻。而贾珍、王熙凤又正是府中的头面人物、掌权人物。焦大的骂语,又与第二回“冷子兴演出荣国府”时,冷子兴所言相呼应,冷子兴讲道:“古人有云,百足之虫,死而不僵,如今外面的架子虽未甚倒,内囊却也尽上来了。”

“焦大醉骂”给我们的第三点启示是:他说——“红刀子进去,白刀子出来”,按常理应为“白刀子进去,红刀子出来”。这表面是写焦大喝醉了,话语颠倒了。实际上这是一个暗示,暗示在如今的贾府儿孙辈中,是非颠倒了,恩仇被颠倒了。

再谈一下焦大这个名字的寓意。其一,“焦”是“焦急”的意思。焦大——焦急得很厉害,为何焦急?为了这帮畜生“一代不如一代”他为了这个家族的没落而心焦。其二,“焦”,是“焦土”的意思。杜牧在《阿房宫赋》中曾说到阿房宫最终落得个“可怜焦土”的下场。这里是讲百年繁华的贾府像阿房宫一样,遭了大火,落了个“一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其三,“焦”,是“焦雷”的意思。焦大的醉骂,在全书情节中的作用,恰如一颗焦雷炸响,使人对贾府后继乏人,阖府颓败的命运,豁然而开朗。

最后,联系小说中曹雪芹的经典联语:

假作真时真亦假,

无为有处有还无。

得出结论——

表面上,似乎只有一个焦大喝醉了,而府里的主仆上下都清醒着。

事实上,全府上下都“醉”了,而只有一个忠诚老仆焦大却“醒”着:全府皆“醉”而焦大独“醒”!这正是曹雪芹要透露给读者的最重要的信息。

来源:http://www.australianwinner.com/AuWinner/viewtopic.php?t=1369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