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忧伤生长出翅膀,飞翔伴随着疼痛与坚强——读“一个80后的 作者:四川安岳雨晓荷 时间:2009-7-23 周四, 上午2:23 忧伤生长出翅膀, 飞翔伴随着疼痛与坚强 ——读“一个80后的忧伤之书”《飞翔的忧伤》 作者:雨晓荷 2007年,国庆假第一天。 外面很喧闹。我把自己关在一本宁静的书里。 整整一天时间,我把自己关在宿舍,关在一本书里。 我用真诚的心灵抵达苏首飞《飞翔的忧伤》。当我的目光翻阅着素洁的书页,那些忧伤却又坚韧的文字便如那些湿漉漉的雨滴鲜活起来。一只忧伤的精灵,如蚂蚁的攀爬,引领我的目光在苏首飞深情的文字间隙,缓缓行进,一步一步地,走向那些忧伤的内核。 首先书的设计加大了我的阅读兴趣。《飞翔的忧伤》,一本在排版设计上都很大胆而新颖的书:书内有精美的小贴画做插图,洁白的轻型纸印刷,映衬着墨绿的字体;封面由数只素描的蝴蝶组成的“飞翔的忧伤” 五个字,给人一种轻盈飘逸的灵动感,隐约之中又渗透着生命的沉重和生活的瑰丽,除去五个字和另外两只淡雅的蝴蝶之外,其余位置都留下空白,加上素洁纯白的封面用纸,给人一种干净、简洁的感觉,从而避免了繁芜与花哨,凸显高贵与典雅,呈现唯美与空灵。这样的设计风格和苏首飞的文字风格极其吻合。 认识苏首飞,是从他的一首长诗中开始。一个偶然的机会,我读到他发表在中国最早的打工刊物《大鹏湾》(2007年第2期)的99行情诗《没有你的日子我的城市哭个不停》。当时,我被他的诗歌所感动,被他的才情所折服,连夜写下诗评——《寻觅心灵的归宿,追求玫瑰的芬芳》一文和苏首飞进行了第一次真诚的交流和探讨,此文立即就发表在《大鹏湾》2007年第4期。此后,我又陆陆续续在各种刊物上读到他的作品。 读苏首飞的诗文集《飞翔的忧伤》就是直抵他心灵的腹地,就是解读他成长的艰难历程,就是学习他坚韧不拔的拼搏精神。苏首飞的性格内敛而不张扬,文字忧伤而不自卑。印象中的苏首飞清瘦文弱,满身的书卷之气,略带青春的忧伤,眼镜后面那多情的眸子泛发出智慧的光芒。 一本《飞翔的忧伤》,让一颗心灵在阅读中,沉迷于书中那些缠绵悱恻、瑰丽多彩的情感世界,更多的是作者内心的率真与纯净、疼痛与坚强。我在想,苏首飞的诗歌不是写出来的,而是从疼痛的灵魂里生长出来的花朵。他那些经过心灵抚摸的文字,具有强烈的感染力和柔软的亲和力。用心阅读,你会发现作家一颗激烈跳跃的青春的心灵,在苦苦挣扎,努力超越,执着地探寻生活的真谛和爱情的甜美。作家疼痛并快乐着,因为他用文字舞蹈,用文字歌唱。所以,也可以说《飞翔的忧伤》是一本忧伤并快乐着的书。那些忧伤诉说的文字在尽情歌唱之后的酣畅淋漓,也许是作家寻求心灵慰藉和愉快生活的另一种飞翔的方式。 透过那些才华横溢的文字背后,折射出的是一个作家坎坷的成长历程。他在一个支离破碎的家庭环境中成长起来,并经受着无数伤害。其生命的过程充满着艰辛和酸楚。弄不好会是一个性格孤僻、仇视社会的“愤青”。但是,令人欣慰的是,苏首飞选择了在隐忍中承担,在写作中得到宣泄与平和。他选择了在文字中,“让心灵站出来说话”,让忧伤插上翅膀,在疼痛中坚强,在忧伤中飞翔。 成长与生活的元素,构成了苏首飞的《飞翔的忧伤》。本书共分为七个部分:1、展翅的序曲:序言;2、飞翔第一季:盛开如雪;3、飞翔第二季:艳丽若花;4、飞翔第三季:寥落晨星;5、飞翔第四季:风清云淡;6、飞翔之外:翅膀的回声;7、不息的飞翔:后记。苏首飞对他的书辑录的编排有着他自己的考究,每一辑的名称都很特别,却各有意蕴。 我首先进入苏首飞“展翅的序曲:序言”部分,精简的文字里表露出他沉重却积极的生活态势: 1、序一:飞翔的忧伤 我的忧伤是一种优雅的飞翔 我的飞翔是一种轻盈的沉重 2、序二:翅膀的回答 因为梦想,我得以流浪;因为沉重,我得以平稳。 因为文字,我得以飞翔;因为飞翔,我得以轻盈。 我穿越诗人飞翔的四季,寻找到了“飞翔之外:翅膀的回声”,在这里我全方位的了解到了苏首飞在疼痛中成长的艰辛历程和苏首飞坚守梦想的执著与勇敢。接下来,我听到苏首飞在“不息的飞翔:后记”中,说——《飞翔就注定了孤独》。就这样潜心的阅读着,感受着苏首飞的点点滴滴,脑海中的苏首飞逐渐栩栩如生,羽翼丰满,在我的心灵之中呼之欲出。 顺着时光的足迹,我寻觅到了诗人苏首飞在飞翔季节中成长的羽毛和歌唱的声带。 夹在异乡的雨缝 我站在异乡的土地上,仰望着一个方向。 仰望故乡的方向。仰望那朵流浪的白云,正往故乡的方向寻找回家的路。 然而,一道飞掠而过的雷刃,从那朵云的心脏穿过。 雷声轰隆隆,从故乡那边的天滚到异乡这边的天,犹如故里那古老的石磨在转动,也许是爷爷在推磨。抑或,上天在磨着谁眸里结满的泪珠? 火舌在空中游动,烧伤了所有绽放的白云。 朵朵白云枯萎。 被烧焦的云,黑色的花朵,在割疼我仰望的目光。 我躺下,用耳朵紧贴着土地的心脏。一种剧烈的跳动声,在敲打着我脆弱的耳膜。悸动声,自远方故里的土地上,直穿而来。 我以农人的心情读懂土地怦跳的心脏:是土地从秋末至春初,整整饿了一个冬季,需要在它的心里播种一些种子来充饥。 雷在滚动。 雷嗷嚎大哭了,许是碰伤了吧! 一些大大的泪珠被磨碎,自天而降。 苦涩的泪,淋湿了仰望的少年。 这及时的春雨,是农人生命的根。 这春雨,是爷爷一年中希望的根。 也是我这个季节感激和忧伤的根。 爷爷消瘦的身影,在雨中舞动。风雨在他苍老的脸庞,雕刻着岁月的伤痕。 爷爷挥锄播种的姿势,永远是我眸里最疼痛最优美的风景…… 酗酒的爸爸又打碎酒瓶,醉倒了整个春天,醉倒了整个播种的季节…… 我,一个仅十多岁的少年 在异乡追寻一份艰难的梦。 夹在异乡的雨缝。 一份思念被淋湿。 眸里,饱和着可以拧出湿漉漉的忧伤。 一双仰望的眸光被雨紧夹、濡湿。 一颗潮湿的心在咳嗽。 一种惶恐的心碎,从雨的缝隙,偷偷生长…… 这篇《夹在异乡的雨缝》的散文诗里,显露出苏首飞敏感而脆弱的心灵,凝聚着高度的悲悯和忧虑,是一种思乡的焦虑与惶恐。诗歌的节律动静结合,舒缓有致,潮湿的语言之中酝酿着激烈的生命火花!许多或忧伤或坚强的意境从他朴实轻盈的文字中缓缓流出,浸透读者的心灵。生活的磨难和漂泊的风雨永远无法击倒一颗积极进取的心灵。 苏首飞前行的道路是充满着荆棘和坎坷的,但是他以生活强者的姿态挑战生活,在《明明灭灭的路灯》一诗里我们不难窥探出作者艰辛的心路历程: 谁的梦想装满行囊 谁的行囊裹着惆怅 南下的车辆装载夜色 载着谁一路的孤独 载着一夜颠簸的睡眠 夜晚醒着,车窗外醒着的月光 醒着的星点。醒着的幻想 谁的眼闪烁着寂寞 谁的脸爬满疲惫 车轮快速地旋转,飞驰 旋转的夜晚。飞驰的乡村记忆 夏夜的蛙鸣虫鸣稻香快速向后 隐退在黑夜,在遥远的村落 一路明明灭灭的路灯 一路明明灭灭的梦想 忽明忽暗的灯光 忽明忽暗的未来 整首诗歌韵律优美,节奏忧伤而又明快;排比的运用让诗歌产生了萦萦绕绕的回音,读来十分舒服。我坚信一点:苏首飞一定会抓住生活中那些幽暗的光亮不放,让漂泊的道路铺满歌声和微笑,让一路的灯光闪闪烁烁,让美好的未来溢满芬芳! 《一个悲观孩子的爱情诗》让我痛彻心扉: 我是一个悲伤的孩子,孤独,悲观 能够真心痴心包容地来爱着我的女人 在我出生之前已经死去 或将在我死去之后才出现 千金易求,知音难觅!疼痛的寻觅击中我脆弱的心扉。是什么让我的眸子潮湿,并随着诗歌的疼痛而疼痛?没有人能够告诉我。是怎样的一种绝望的歌吟? 前不久有一位十分关注苏首飞的善良女孩告诉我:苏首飞的心灵是水晶玻璃制作的,晶莹剔透,美丽绝伦,但是特别需要呵护。 阅读了苏首飞《飞翔的忧伤》之后,我也有同样的感觉,苏首飞的表象上是一个坚强乐观的诗人,但是他的脆弱和忧伤却隐匿在时光的背后,他一直在寻觅抵达快乐的突破口,并为此不懈的努力着。 在他人屋檐下的候鸟 低着头吟唱 这首《候鸟》,全诗仅有短短两行,一共只有14个字,但诗句的语言折射出的生存状态和对生命归宿感的寻觅,跃然纸上,一切意蕴尽在简简洁洁的诗行。诗人以本真的姿态描写自己的境况,那只候鸟何其不是诗人自己的影子?不论生活如何对待我们,我们都要积极去面对,执着地吟唱,努力去热爱,也许这就是苏首飞诗歌所发生的意义,也是《飞翔的忧伤》这本书所要传递给我们的力量。 来源:http://www.australianwinner.com/AuWinner/viewtopic.php?t=11750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