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土地上的绿树--昌耀的诗

作者:非马

时间:2008-2-10 周日, 上午3:26

黄土地上的绿树

--昌耀的诗

读中国西部诗人昌耀的诗,常使我想起美国的西部电影。随著年岁的增加,打打闹闹的西部片已不像小时候那么吸引我,而好莱坞「白牛仔痛歼红土人」的模式也多少引起我的厌倦与反感。但弥漫在西部片里的粗犷及草莽气息,却仍使我着迷。

踽踽独行在中国的西部高原上,远离现代的文明,日夜面对著无边无际的天空、荒漠、草原,只偶而有一些牛羊以及比牛羊还稀少沉默的山民出现。这样的生活,也许会使一个不甘寂寞的人发疯,但对于我们的诗人,却提供了磨锐感觉、丰富想像的机会。这样他才能听到「沙沙的潮红/从东方的渊底沙沙地迫近」(《日出》)看到「追戏的黑狗/扑向月地,/溅起的光华/四溢。」(《腾格里沙漠的树》),感到「夕阳下的溪川/因这男子的涉足而陡增几分/妩媚。」(《风景:涉水者》)

习惯于中国新诗写实传统的读者或许会觉得昌耀的诗歌缺乏明显的社会性及时代性,他诗里的思想与主题也不一目了然。但我觉得这正是昌耀作为诗人的诚实处。试想,在那无垠的空间与时间里,社会性及时代性还有多少意义?面对著充满了生命力及原始冲动的大自然,一个诗人除了惊喜赞叹,还能作些甚么?而他那略显深沉的想像与语言,正好同漠漠的天地相呼应,互融为一体。作为一个中国诗人,我想昌耀的贡献之一便在于为中国现代诗的多样化提供了一种与众不同的声音。中国现代诗因他的涉足而陡增了几分妩媚。

在漫长寂寞的现代诗写作路途上,我高兴有这样的旅伴。

原载:海洋副刊(1989.4.11)

昌耀的诗

草原

新月,萌生在牧人的

拴马椿,在鞍具,在鞍具上的铜剑鞘,

湖畔的白帐房因初燃的灯烛

而一如白天鹅般的雍容而华贵了。

夜牧者,

从你火光熏蒸的烟斗

我已瞻仰英雄时代的

一个个通红的夕照

听到旋风在浴血的盆地

悲声嘶鸣

风景

雨后的风景线

有多少淋漓的风景。

可也无人察觉那个涉水的

男子,探步于河心的湍流,

忽有了一闪念的动摇。

听不到内心的这一声长叹

人们只看到那个涉水男子

静静地涉过溪川

向着远方静静地走去,

在雨后的风景线消失。

静静的。

只觉得夕阳下的溪川

因这男子的涉足而陡增几分

妩媚。

猎户

从四面八方,

我们麋集在一起_

为了这夜色中的聚餐。

篝火,燃烧著

我们壮寅的肌体,

散发著奶的膻香。

一个青年姗姗来迟,

他牵来一只野牛的巨头,

双手把住乌黑的弯角,

架在火上烤炙。

油烟腾起,

照亮了他腕上_

一具精巧的象牙手镯。

我们幸福地笑了,

只有帐蓬旁边,

那个守著猎狗的牧女,

羞涩地回首,

吸吮一朵野玫瑰的芳香

腾格里沙漠的树

银白的月

把幻想的金桂树

贴近

腾格里沙漠幻想的淡水湖

村民的

追戏的黑狗

扑向月地

溅起的光华

四溢

此夜,宇宙格外的明。说_

二百亿光年之外有颗独燃的星。

但我忘不了铁道边,那个从落烟

簸扬煤屑的妇人,

弯起的双臂

像依依的柳。

诗人简介:

昌耀原名王昌耀,1936年出生于湖南常德市,1950年参军,1953年在韩国战场上受伤。后投身建设大西北,1957年因写诗被打入右派,1979年复出,为青海省文联专业作家。2000年3月因癌症在医院跳楼自杀。他的诗被选人《朦胧诗精选》、《探索诗集》等。出版有诗集《昌耀抒情诗集》、《昌耀的诗》、《昌耀诗文总集》。

来源:http://www.australianwinner.com/AuWinner/viewtopic.php?t=630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