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广澧四首微型诗点评 作者:钱志富 时间:2008-4-16 周三, 下午8:42 陈广澧四首微型诗点评 钱志富 (文学博士315211 浙江宁波大学外语学院副教授) 陈广澧加入海上新声,出版了个人诗集《拈花集》。佛语有所谓,佛主拈花,迦叶微笑的典故。陈广澧在她的个人诗集里拈出许多诗花,赢得了不少读者的赞许和微笑。笔者也是赞许和微笑的。下面是笔者对她的四首微型诗的点评。 第一首是她写的《墙头草》,诗只有两行,不妨一读: 墙头草 我站得高, 看得远着呢! 这是一首写得十分有趣的诗,诗人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值得念想的具有拟人和隐喻色彩的文本,诗人指名道姓写墙头草,可是这文本以外的意旨却另有所属,作为读者,作为有灵性的读者,是应该微笑的,因为读者跟作者是心有灵犀的啊!墙头草,墙头草一样的人,我们都是熟悉的,而且是鄙夷的,有时还是痛恨的。有的人为人处世,你好我好大家好,没有是非,没有辨别,生怕吃亏,谁都不得罪,所以群众基础比较好,加上这些人大都能够与上层周旋,所以升迁也比较快,只是苦了那些有真才实学和真知灼见的人,他们常常是苦闷的、压抑的,无出头之日的,结果一些庸才身居高位,身居高位的那些人常常行尸走肉,碌碌无为,而真正有才能的人被埋没了,无形中造成了巨大的人才浪费。这是笔者阅读这首诗所能够想到的社会现实,我想如果读者能够读出诗人诗作的这些意味,那他就能够懂得诗人的良苦用心,诗人是在微妙而委婉地批评我们呀,千万不要做墙头草,千万不要势利和庸俗,如果你是有才能的,就应该将它发挥出来,如果你是没有才能的,也别挡了别人的道。人类要进步,社会要发展,没有人才不行,想当年如果毛老人家他昏聩一点,不说“人才难得”这句话,那么我们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恐怕就要成为红卫兵的“刀下冤鬼”了,那也就不会有我们这三十年的改革开放的伟大成就了!可见真正站得高看得远的决不是墙头草,绝不是墙头草一样的人,墙头草,墙头草一样的人只能够骑墙派,只能够“风吹两边倒”,他们没有主见,没有傲骨,有的只是软弱和狡猾,还有庸俗。陈广澧的这首《墙头草》用的是第一人称,诗人为什么要用第一人称,诗人没有告诉我们,但我们可以推测,诗人一定要用第一人称的原因是诗人考虑到诗的本性是要委婉,要温柔敦厚,而委婉和要温柔敦厚本身就是诗教所追求的,可是你如果将这第一人称置换成第二人称和第三人称一样是可以的,一样是隽永有味的好诗,不信你试试。 第二首是她写的《评弹》,诗也只有两行,不妨一读: 评弹 人生几柱琴弦, 风雨一丛秋菊。 诗人陈广澧已经走过了人生一大半的旅程,而今正是如火如荼的夕阳红的阶段,她曾经经历了不知多少人生的艰难险阻和风雨兼程,她是离休干部,是曾经为民族和国家的新生革命一辈子的老革命,如今诗人总结自己的一生,没有豪言壮语,没有凄风苦雨,没有哀叹和不满,有的就是这样的风骨,这样的艺术化的人生体验,诗人从小所接受的正是这样的艺术化的人生教育,诗人从小就能够诗词歌赋,琴棋书画,当然诗人不是郭沫若,不是徐志摩,也不是艾青和田间,她的声名没能远播海内外,所以我们能够知道这样的一位诗人的人并不多,但诗人的这一生是充满诗意的,是艺术化的,当然也是充满艰辛的。诗人用她自己的人生经验给我们奉献了绝妙的诗,而这诗能够给我们提供一种激励和劝勉,我们也应该像诗人那样拥有一个诗意化的人生,哪怕人生险阻,哪怕凄风苦雨,“人生几柱琴弦,/风雨一丛秋菊”,但愿读者能够跟着笔者一起来吟咏这首诗,把它当着橄榄来咀嚼。 第三首是她写的《底层》,诗也只有两行,不妨一读: 底层 从前流血的, 现在流泪了。 这是诗人对中国百年历史的见证,回首百年中国,不知道多少仁人志士抛头颅洒热血,为了革命的理想,为了民族和国家的繁荣,为了人民的福祉而艰苦奋斗,他们中的不少人就这样离开了人世间,当然也有一些活了下来,诗人陈广澧就是这活下来了的中国人中的一位,她见证了历史。同时她也见证了现实,我们的现实生活还远非圆满和幸福,不仅如此,我们的现实还一天天变得恶劣起来,工人大面积下岗,农民大面积背井离乡,挣扎在城市生活的边缘,大学生大面积找不到工作,先富起来了的人大面积为富不仁,当官的大面积腐败,诗人看到了这样的社会现实,诗人流泪了,诗人有一颗能够悲悯的诗心,而这颗心是高贵的,圣洁的,是跟底层人们的心连结在一起的。我们应该赞美这样的诗心。 第四首也是最后一首是她写的《沙漠》,诗比前面的三首多一行,有三行,不妨一读: 沙漠 我恐惧, 你, 正向人心进军。 曾经水草肥美繁荣富庶罗布泊荒漠化了,当然荒漠化的不仅是罗布泊一个地方,其他好多地方都在加剧荒漠化,荒漠化成为了人类必须面对的生态灾难,我们变得恐慌起来了。但人们在关注大自然荒漠化的时候却忽视了另一种荒漠化,那就是人类心灵的荒漠化,人类心灵的荒漠化是我们必须面对的另一场灾难。我们中的许多人失去了同情的能力,我们中的许多人失去了审美的能力,我们中的许多人失去热爱的能力,我们中的许多人成为了文明社会中的野蛮人,“他们的科学只是杀人,/他们的哲学制造战争”(化铁:《他们的文化》)我们中的许多人唯恐天下不大乱。诗人的恐惧不是没有道理的,沙漠“正向人心进军”,这不是我们人类面临的最大危机么? 作者简介: 钱志富(1966—),四川武胜人。文学博士。宁波大学外语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1993年出版诗集《我不愿被你烧掉》。2004年出版诗集《掌心是海》。2005年出版诗论集《七月派诗人论》。2006年出版《诗心与现实的强力结合——七月诗派研究》。2007年出版《中外诗歌研究》。1985年开始诗歌创作和诗学研究。曾在《诗刊》、《文艺报》、《当代文坛》、《世界文学评论》、《诗探索》、《中州学刊》、《郑州大学学报》、《宁波大学学报》、《美华文学》、Poems Of The World等50余家海内外当代文学和学术名刊发表诗歌作品和诗学论文数百件。有诗和诗论被译为英语、西班牙语等外语发表。通讯地址:315211宁波大学外语学院 电话:00-86-574-87606507 手机:13567907109 电邮:qianzhifu@nbu.edu.cn 来源:http://www.australianwinner.com/AuWinner/viewtopic.php?t=6995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