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了一首好诗:《青海湖之蓝》 作者:钱志富 时间:2010-4-25 周日, 上午9:01 读了一首好诗:《青海湖之蓝》 钱志富 中国诗坛出了一位三色堇。这是我近来的一个印象。记得东北出的《网络作品》上有对她的介绍,还登了她的照片,介绍的文字没看,她的诗歌也没看,只看了她的照片。呀,是位美女。记得一位男性诗评家曾亲口对我说过,他乐意为美女诗人写诗评。我自己当然也乐意欣赏美女,但很少为美女诗人写过诗评。 记得大约两年前,三色堇曾经主动给我联系,当时她好象在编什么刊物,需要我写点文章什么的。有人约稿,当然高兴,可是我写不出按照一定要求来写的文章,因此记得好象给过她一点以前写的文章,至于登未登,我向来不管,但因此我记住了这个名字,这个有点特别的名字。 不久前,突然收到一份刚刚创刊的诗歌刊物《春风诗人》,觉得比较新奇,翻了翻,发现里面还有蒋登科师兄的题词和照片,所以觉得比较亲切,于是放在床头,等有空的时候看一看。正巧一天早晨我早早地就醒来了,象是被那阵春风给唤醒似的。我一骨碌坐起来,穿好衣服,扭开电灯,顺手拿起那本《春风诗人》来读。先是看了诸多名家的题词和他们的照片,他们或坐或站,或庄重严肃或轻松活泼,总之各有特点和个性。其中好些名家也都见过面,有些交往,象屠岸还给我写过一幅字呢,丁国成、叶延滨等都承蒙他们教导过。然后,我就一首一首来读登在这个刚刚出炉的刊物上的诗歌作品。不过恕我直言,登在这个刊物上的许多诗差不多都不应该发表出来,读来实在没有什么趣味。范光陵的所谓新古体诗实在应该扔到垃圾堆里,写得庸俗不堪,他大概缺少作为一个优秀诗人的才情,当然作为一个诗歌的活动家,我们还是应该肯定他的成绩。可是这个刊物重新发表了贺敬之和舒婷的一些经典性旧作,总算增加了相当的分量。贺敬之虽然打上了当年浓重的革命诗歌的色彩,但毕竟写作态度认真而且艺术功力很好,所以他的诗现在读来还能获得一种美学上的力量。舒婷更是我们这个民族不可或缺的大诗人,她的诗将象所有杰出和伟大的诗人们的诗一样,永远流传。此外,登在《桃花依旧》栏目里的安琪的《情动俄罗斯——并致我的母亲》和三色堇的《青海湖之蓝》却是十年难遇的好作品。读后我很兴奋,很快给她们发去祝贺的短信,她们收到短信,也很高兴,但她们不知道我是从刚刚创刊的《春风诗人》上读到她们的作品,还以为我是从网上读的呢。恕我直言,我差不多不到网络上去看别人的东西,我个人觉得读诗还是应该在纸上读,感觉不一样啊!网络诗人互相吹捧,将浅薄和庸俗当伟大和深刻,这我有点看不惯。所以一些朋友应拽着我到网络上去读他们的作品,我读敷衍了事,问我看了没有,我说看了,印象呢,我说,很好。我说假话啊! 我已经为安琪的《情动俄罗斯——并致我的母亲》写过一篇短文。现在来谈三色堇的《青海湖之蓝》,先读读作品: 青海湖之蓝 青海的湖水,蓝得让人 紧张不已,让人难以承受 这蓝色的光芒 足以浩劫广袤的天空 足以让我的心灵坦荡高远 我曾无数次被这蓝所覆盖 我一直在蓝火焰里独立无援 惩罚开始了 这绝美的色泽,漂浮的宝石 让我真假难辨 这并不是每个人都能见到的 青海的牧草这么晚 依然亮着,一边返青 一边露出细小的牙齿 多么迷人,我该如何许诺 体内的波澜大蓟花一样落下 从此,我拒绝所有不真实的色彩 惟有青海湖绝尘的蓝在耳边哗哗作响 这是一首写得超凡脱俗的诗。“青海湖绝尘的蓝在耳边哗哗作响”, 三色堇这首诗给我们带来了华美高贵的音响效果,而且她笔下的青海湖的蓝,蓝得那样真实,那样超绝凡尘。笔者有幸也曾经到青海湖一游,也曾经感受过青海湖的透明的蓝,蓝得让人紧张不已,让人难以承受的蓝,也很好地享受了青海湖的蓝色的能够覆盖我们的身心的绝美的光焰,可惜的是,笔者未能写出一首诗,一首能够跟青海湖的蓝一样超凡绝伦的诗。感谢三色堇,她以她超凡笔力写出了,写得那样真实,那样有境界,所以我赞美青海湖,我赞美三色堇。她的这首应该刻写在青海湖边。当然,三色堇的这首诗并非没有瑕疵,她的诗歌的艺术还可以提高。 值得注意的是,青海湖的蓝并非一次性地在三色堇的心胸中就酿成了诗的美酒,她的绝美的诗的最后的完成是经历了一个较长的过程的。如果读者愿意比较初稿和终稿的美学效果,那你一定能够承认,原来诗歌作为一个艺术作品,是需要相当工夫的打磨的。附在后面的是三色堇发过来的定稿前的不知第几稿,读者比照读一读吧: 青海湖之蓝 青海的湖水,蓝得让人 难以握住向西的秘密 这蓝色的光芒 足以浩劫广袤的天空 这绝美的色泽,漂浮的宝石 让我真假难辨 这并不是每个人都能见到的 青海的牧草这么晚 依然亮着,一边返青 一边露出细小的牙齿 多么迷人,我该如何许诺 那么多的蓝扑面而来,又随风而去 应该说,这一稿也有相当的美学价值,可是跟《春风诗人》上的这一稿一比,就在美学效果和艺术境界上显得简陋许多了。感谢三色堇,感谢她的辛勤努力,终于让我们读到了一个相对完美的诗歌文本。 写诗是不容易的,写出一首好诗尤其难,好写出一首绝佳的好诗难上加难。三色堇给我发过来许多首诗,看了觉得都是好诗,但看来看去,还是觉得她的《青海湖之蓝》最好,所以乐意在这里写几句。 写诗犹如烧制青花瓷,工序多多,美学因素多多,愿喜欢写诗的朋友万勿轻率了事。 来源:http://www.australianwinner.com/AuWinner/viewtopic.php?t=19522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