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实守信与中国文化传统——胡锦涛总书记“八荣八耻”解读之六 作者:钱志富 时间:2006-4-17 周一, 下午9:57 诚实守信与中国文化传统 ——胡锦涛总书记“八荣八耻”解读之六 • 钱志富• (文学博士 315211 浙江宁波大学外语学院副教授) “诚者,成也。”一个人如果想获得事业上的成功,他必须诚恳、老实,否则他将一事无成,一无所有,这几乎是一条铁的定律。尤其对于一个想要成就一番非凡事业的人,在诚恳、老实这一点上要求就更高,他必须做到不掺半点假水的精诚,所谓“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大学》里面强调一个有着崇高理想的想要在有生之年能够实现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宏大理想的有识之士必先正心诚意地研究学问,所谓“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及即文章”,这的确是说得很有道理的。值得注意的是,中国人虽然不像西方人那样具有强烈的宗教意识,但在强调虔诚这一点上却与西方人异曲同工。西方人宗教意识很浓,他们认为人是沉沦的罪人,因为人是有原罪的,所以如果人想得到救赎,他一定要虔敬地相信上帝和救世主,不然他死后不能进天堂。中国人的宗教意识并不浓,中国人不太相信有所谓上帝和救世主,中国人相信人自身的努力,幸福不会自己到来,人如果想要得到丰富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只有靠自己的努力,当然中国人也相信天和地对人的作用,认为一个人想要得到成功必须要占天时、地利和人和的条件,所以中国人对天地也有宗教徒般的虔敬之情,古代中国人也是敬神的,不过我们的老祖宗信的不是一神,而是多神,在中国人心目中,天地人都是值得虔敬地对待的,所以中国人除了祭祀天地诸神以外,也祭祀成了神的人比如民族共同的祖先和某个家族的先人,中国人把皇帝和老师也当成神来供奉,所以中国古人的神龛上一直供奉的是天地君亲师这五种值得虔敬地对待的人和物。由于中国人对天地的那种虔敬之情,这就使得中国人对于大自然不能够轻易地去征服和破坏,这就使得中国数千年来在环境保护上做出了相当优异的成绩,另一方面,由于中国人对天地万物的那种神圣的虔敬之情,使得中国人有一种可贵的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以及生命感悟,作用于诗人就产生一代代的歌咏天地万物的优秀诗篇。中国人能够“登山则情满于山,临海则意溢于海”,具有十分浓郁的诗人气质,所以中国人知书识礼,文质彬彬。再则中国人由于对能够惠及于民族、国家和家族以及个人的君主、亲人和师长也有十分虔敬的态度,所以使得中国社会在数千年的运作过程中保持了相当的和谐、平安和稳定,比较大程度地减少了社会各阶级之间的冲突。中国人能够真诚地对待人与天地万物之间的辩证关系,又能够虔敬地处理好人群和人群之间的各种复杂关系,这正是中国文化传统的优秀伟大之处。 在中国人眼中,无论你干什么,你首先得讲诚信,孔子曾说:“言而无信,不知其可也。”所以中国人最为推崇的三纲五常中把信列为了五常之一。可以说中国人所做的一切都在取信于天地人。中国古人把皇帝称为天子,把一切大道理称为天理,而天理和人的良心又是十分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所谓天地良心,这就说明即便你贵为皇帝也要取信于天地人,你必须上不愧于天,下不怍于地,中不惭于人,才可能成为一代圣君,受人爱戴。固然做国君的在实施自己的决策的时候不能违背天地良心,他所做的一切皆在于取信于民,所谓天心即民心,而且中国有句古训说:“君无戏言”,所以君王一定要成为诚实守信的表率。既然君王一定要成为诚实守信的表率,那么辅佐君王的那些各级政府官员也必须成为诚实守信的表率。黎民百姓也是一样必须在一切言语行动中做到诚实守信。所以中国人特别重然诺,答应别人的一定要履行诺言,所谓:“季布一诺,价值千金”。重然诺是中国人长期具有的美德之一。中国人在制定法律方面也许没有西方人那样繁琐细致,但中国人在重然诺这样的操守方面却绝不亚于西方人。中国人生意往来方面尤其如此,他们不会去签订繁琐的合同条款,买卖双方能够依赖的不是合同,而是诚信。中国大概不会出现像莎士比亚《威尼斯商人》中所揭示的那种荒唐的合同履行行为。其实,如果我们仔细研究一些合同条款,就会发现几乎所有的合同条款都有一种不平等性,因为多数合同条款差不多都是话语霸权的产物,因为制定合同条款的差不多都是掌握了弱势群体的生杀大权的那些人,他们在制定条款的时候差不多都是在利益上偏向自己的权宜和利益,而且为什么要签订这些具有相当不平等性的合同,追究其心理皆是由于对诚实守信的怀疑所致,如果每一个都能做到诚信,那真的不用签定什么合同了。我们知道西方殖民者对殖民地所采取的殖民措施中最臭名昭著的一招就是跟殖民地人民签订不平等条约,而且往往是胁迫殖民地人民签订的。中国鸦片战争之后签订的一系列不平等条约都是这样签订的,比如《南京条约》、《天津条约》等等。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这些使得中国丧失了许多主权的不平等条约都一一废除了。不然,中国还继续会受到西方列强的残酷掌控。我们当然不是反对一切合同,在法制社会,合同是必要的,但我们要提醒合同条款制订者注意的是,你必须要全面照顾到弱势群体的合法权益,不要侵犯人生权利,不要践踏无辜,另外要从人格上相信他们具有诚实守信的道德能力。 当然,由于近年来中国传统价值观念的全面丧失,外加物欲横流,人们过于注重对物质享受的热烈追求,所以一些人不愿意做一个诚实守信的人,他们不以诚实守信为荣,反以诚实守信为耻,见利忘义,使得我们的社会在运转过程中出了不少问题。一些工程公司长期拖欠农民工工资,一些生意场中的人尔虞我诈、勾心斗角,你骗我几百万,我骗你几百万,产生了许多经济纠纷,一些领导干部贪污腐败,甚至携款外逃,成为不耻于中国人的臭狗屎。可能正是针对于这些客观实际,胡锦涛总书记在他提出的“八荣八耻”理论中专门强调诚实守信,他要求我们要“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这的确是我们应该实施时时谨疾并遵照执行的金玉良言。但愿我们每一个都能够发扬中国几千年以来一以贯之的优良传统做到诚实守信,不要见利忘义。 (本文作者供职于宁波大学外语学院) 来源:http://www.australianwinner.com/AuWinner/viewtopic.php?t=115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