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 童诗的童趣

作者:魏鵬展

时间:2012-1-14 周六, 下午10:19

童诗的童趣 魏鹏展

喜欢游戏是儿童的天性。儿童能从很多身边的事物中找到乐趣,甚至可以说很多对大人平平无奇的事,在儿童看来都是很有趣的。大人看到蚂蚁,匆匆走过,有没有踏死牠们,一点也不在意;儿童看到蚂蚁,会蹲下身体,先是仔细观看,再而用树枝挑起来玩,从中得到很多乐趣。大人看到蟑螂,尤其是女人,会吓得尖叫起来;儿童看到蟑螂,可能会追着牠们来玩。记得小时候,妈妈在田里翻出一条蛇,吓得连忙躲开;我反而跑过去追蛇,我的举动吓怕了妈妈。现在回想起来,其实我当时追蛇的行为也是儿童的天性,这就是童趣。童诗是写给儿童看的,能写出儿童的乐趣,也就较能引起读者共鸣。

一个人的时候,

我喜欢听小鸟唱歌,

牠那迷人的歌声,

把我的烦恼,

抛到九霄云外,

让我感到无比的快乐。(台湾小四曾郁芳〈一个人的时候〉)

这首诗受到大人过分的指导,以致失去了童趣。诗题〈一个人的时候〉写的是有关独处、寂寞的主题,这根本不是儿童的思想,儿童不可能理解甚么是寂寞。「烦恼」、「九霄云外」是大人的用字,不是童言。这首诗严格来说不是童诗。

蝴蝶喜欢说秘密给花朵听

花朵笑开了脸

露出甜甜的笑容

小雨喜欢说秘密给窗户听

窗户睁大了眼睛

露出了明亮的光 (台湾 小三 黄于珊〈秘密〉)

这首诗用了拟人法,把蝴蝶、花朵、小雨、窗户都写活了,还会嬉笑呢﹗儿童就是喜欢笑,喜欢玩。花朵看到蝴蝶会笑,这是童真的笑;窗户看到小雨会睁大眼睛,这跟儿童喜欢玩鬼脸,一样充满童趣。拟人法最大的作用是把所有东西都写活了,增加了趣味。我们还可以用比喻令笔下的东西更有趣。

我像一只可爱的小松鼠,

在爸爸的树上,

快乐的爬来爬去。

雄壮的树干像他强壮的身体,

茂密的树叶就像他细细的头发,(台湾小四游承恩〈爸爸〉)

作者巧妙地运用了比喻,把自己比喻为小松鼠,把爸爸比喻为一棵树,松鼠在树上爬来爬去,就像小孩跟爸爸在沙发上玩耍,在爸爸的怀抱中钻来钻去,开心得大笑起来,那是多么温馨的童趣。玩耍是儿童的天性,儿童有赤子之心,能从身边所有被大人所忽略的东西上找到乐趣,这就是童趣。

2011年12月13日 上午

(刊于《喜乐少年》2012年1月15日,页5)

来源:http://www.australianwinner.com/AuWinner/viewtopic.php?t=3236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