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林诗歌点评 作者:钱志富 时间:2008-4-16 周三, 下午8:38 莫林诗歌点评 钱志富 (文学博士315211 浙江宁波大学外语学院副教授) 莫林加入海上新声,出版了个人诗集《小路集》。诗人莫林用“小路”作为自己诗集的名字,一看就是自谦,不过话说回来,从生态学和审美的观察角度来看,大路虽然有宽阔和速度,但车水马龙,热是热闹,可是没有什么让人眼睛一亮的风景,小路边有的是繁茂的花草,有的是清爽的风景,有的美不胜收的自然生态。笔者从《小路集》中圈出了几首诗,大家一起来读。 笔者圈出的第一首诗是《谁说您盲——赠李忠利同志》: 谁说您盲 ——赠李忠利同志 谁说您盲!眼睛长在心上 您长鞭在手, 摘取天上月亮。 揉摺纸鸢,让它去飞翔。 教人看,那云之上, 云之上。 谁说您盲!眼睛长在心上。 弹起了七弦琴, 心的韵律,任您播放。 低回,嘹亮。 看那云外仙子, 总回头向您张望,张望。 谁说您盲!眼睛长在心上。 您的泪水, 随母亲河流淌,流淌。 看水波在荡漾,在歌唱。 歌声悠扬而高昂。 随水波流向远方,远方。 诗人的这首诗写于2002年,时年八十二岁,读者可以想见诗人胸腔里跳动的是怎样一颗年轻而富于韵律的诗心,诗人的诗心是那样活泼,那样纯净,那样鲜美而高亢,诗人的这首诗写得亲切,热烈而富于音乐美,有一种可以让读者的心灵飞旋起来的美仑美奂的旋律,是不用谱曲也可以歌唱的无声而悦耳的生命和灵魂的颂歌。诗人给盲诗人李忠利奉献了一首纯净而畅美的颂歌,盲诗人李忠利有福了,能够读到这首诗的读者有福了,笔者也有福了。诗人的这首诗文学意境和音乐意境具佳,的确是一首难得的作品。诗人说盲诗人李忠利是“眼睛长在心上”的诗人,诗人自己也是,诗人常常要紧闭肉眼,敞开心眼,这样才能看到更真切,更美的东西。诗人的这首诗不仅具有极大的审美价值,它自身还具有相当的诗学价值,那就是做一个优秀诗人的必要条件是眼睛要长在心上,要用心去观察,去体会,去捕捉,去提炼,去刻绘,去描写,去发挥,总之,心灵视点才是诗的视点。诗是翅膀上出世的,是要能够飞起来。这是诗人莫林的这首给我们昭示的诗学真理,让我们谨记吧。 笔者圈出的第二首诗是《孤独》: 孤独 我喜欢孤独, 孤独拥抱我。 给我遐想空间, 让思绪插上翅膀, 戴上智慧之冠。 我喜欢孤独, 诗书伴着我, 在历史长河中游弋。 着笔时代的风波, ——潇洒写春秋。 我喜欢孤独, 有乡思串串。 打捞儿时的田螺, 捕捉青春的野火。 风里雨里浪尖上走, 唱着悲壮的歌。 孤独拥抱我, 孤独我喜欢。 有创造力的人常常是孤独的人,孤独似乎是一个人成才的必要条件。诗人尤其需要孤独,诗人是那种具有庄子所说的“齐物”才能的人,他要“与天地精神共往来”(刘勰语),不孤独不行。诗人莫林是一位真诗人,因为她喜欢孤独,诗人不仅喜欢孤独,而且给我们开发出来了孤独的诗学价值,人文价值和审美价值。值得注意的是,诗人的这首诗写于2005年,这一年诗人八十五周岁,大家想一想,如果是常人,八十多岁最需要的是什么,最需要的当然是年轻人的陪护和照顾,而诗人莫林却不需要,足见她身心的年轻,诗人永远是年轻人,诗人的身心用不老。当然在这里我们也发现诗人莫林保持一个年轻的心的巨大秘密,那就是她善于“捕捉青春的野火”。青春是美好的,能够留住青春尤其美好,祝福诗人,祝福诗人能够捕捉更多“青春的野火”,能够奉献更多优秀的诗篇。 笔者圈出的第三首诗是《诗问》: 诗问 诗是什么?是洁净的清泉水。 清晨甘露,滴在人的心灵深处。 是青春眼神,交应灵和弦。 诗是夕照余晖, 留给大地明天温暖。 是数不清星星,吴刚桂花酒。 是离人泪,流向永远溪流, 溪流永远。 是古壮士慷慨悲歌, 激荡在历史长河。 诗是力的歌,宇宙光波。 开拓者铜鼓,荷电锄。 是时代琴弦和着心语细诉。 诗是律动音步,迈向荆棘山路。 是窥视未来的眼, 向着深远,深远。 诗是什么?我说不清楚。 说不清话儿,是不是诗的花絮? 诗人情愫! 诗人的这首诗写于1986年,这是诗人在中国先锋诗肆虐的年代对诗歌进行的无邪思索,当中国在八十年代中后期崛起的先锋诗人把诗界定成什么都不是的时候,诗人莫林企图找到诗歌的“什么都是”的价值所在,笔者认为这是可贵的一种探索。歌德曾说,诗歌过去是,现在是,将来仍然是人类最伟大的教科书。孔子也说,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中国几千年的文明史就是创造诗歌的文明史,就是诗教的文明史。中国人很重视诗歌,闻一多说,诗从一开始就政治,就是经济,就是外交,就是全面的社会生活,诗具有无限的弹性,它可以什么都是,当然也可以什么都不是。诗人莫林曾经少年天才,15岁开始写诗,她自己对诗歌的亲近和体会当然是深刻的。诗人在这首诗里给我们透露了许多诗的秘密,说是什么,什么,可是到最后却说“诗是什么?我说不清楚。”说不尽才说明诗歌的无限魅力!诗人莫林从自己对诗歌的认识和体会出发言说出了一些诗歌的秘密和魔力,这是很令人觉得可以会心一笑的,难怪陈广澧读了这首诗给出了“会心而已矣”这样的赞语。 笔者圈出的第四首诗也是最后一首是《新居(二)》: 新居(二) 我的新居,我的高楼。 图书满架, 诗朋满座。 我享受阳光,我享受晨雾。 海市蜃楼, 楼群巍峨。 最是夜来的万家灯火。 行车如梭, 星座如流。 我怎似梦里驾驭生命之舟。 搏海浪远航, 追晓星之火。 这是对改革开放三十年所取得的伟大成就的衷心歌颂。诗人生于1920年,诗人所经历的时代曾经充满曲折、艰辛和灾难,诗人的这首诗写于2007年,她已经在人世间忍受和享受了87个年头,她看到的和经历过的实在是太多了。可是诗人见证了眼前的繁荣,因为她自己从改革开放中得到了实惠——她搬了新居,而这个新居是不仅可以让安享晚年的幸福生活,而且可以让她诗意地栖居的,“图书满架,/诗朋满座”,这是多么令人感到惬意的生活图景啊!中国有上下五千年的文明史,中国曾经经历过无数过太平盛世,中国应该在积弱积贫上百年之后能够拥有比历朝历代的盛世更加繁盛的盛世,当然我们目前所面临的困境还是很多的,我们不能盲目乐观。 今年诗人米寿,祝诗人能够活到期颐之年! 作者简介: 钱志富(1966—),四川武胜人。文学博士。宁波大学外语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1993年出版诗集《我不愿被你烧掉》。2004年出版诗集《掌心是海》。2005年出版诗论集《七月派诗人论》。2006年出版《诗心与现实的强力结合——七月诗派研究》。2007年出版《中外诗歌研究》。1985年开始诗歌创作和诗学研究。曾在《诗刊》、《文艺报》、《当代文坛》、《世界文学评论》、《诗探索》、《中州学刊》、《郑州大学学报》、《宁波大学学报》、《美华文学》、Poems Of The World等50余家海内外当代文学和学术名刊发表诗歌作品和诗学论文数百件。有诗和诗论被译为英语、西班牙语等外语发表。通讯地址:315211宁波大学外语学院 电话:00-86-574-87606507 手机:13567907109 电邮:qianzhifu@nbu.edu.cn 来源:http://www.australianwinner.com/AuWinner/viewtopic.php?t=6995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