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向明《天燈》詩歌的賞析 作者:长篙 时间:2007-7-22 周日, 下午1:22 向明先生的詩歌通常簡潔,內涵至深,切合實際,不離生活。這首『天燈』對於詩人來說,在現實與浪漫的結合中是先生的少有力作。充滿了理想主義色彩,但並不表明先生脫離了生活,相反『天燈』為讀者提出來更多的遐思…… 我在先生創作的眾多的優秀詩歌中選出10多首詩,匯輯在《向明詩人前輩詩文觀摩專號●上》《風笛詩社專輯》之97墨爾本●廣告天下MCP 367期中,目的就是看到這首先生的不同風格的表現。當然先生的詩歌更注重生活與感受和內斂,也更注重創新。 『天燈』原有我國著名文人郭沫若的浪漫詩歌『天上的街燈』,但與向明先生這首不同,雖然主題一致。 天燈,凡天上的,便會充滿神奇,也更充滿了向往。天燈有很多種,其創作的體裁也很廣泛。天燈一詞,有產生燈籠放飛的感受或者說懸浮在天空……在民間,有一種流傳,人走失後,或消失後,點燈籠飛昇,以傳達照明指路之意。天燈也可泛指星星,月亮,或者內心的航燈與追求。因此,詩歌展開的聯想空間很大。如何避勉雷同而又獨到?這首詩歌真是在寫浪漫與虛幻的嗎?顯然與詩人本意有著差別。下面我們看看詩歌,差別在哪裡?先生是如何在進行知性與感性的有效結合。 全詩共分三段,層次相當明顯。天堂——天空——人間。詩人的願望與最興奮的也是天堂。在第一段中,詩人表達出無比的浪漫激情與高揚的氣勢。詩人充滿了假想『如果』『如果』『……』。在這裡,我們看到詩人站位很高,視野很闊,這也是詩人的個性。『天堂』在普通人眼裡,仍然是充滿疑問的。 第一段,那裡『瑞氣千條』/那裡『霞光萬丈』,是充滿理想主義的境地。詩人顯然動用了心境,『那裡需要你/長明的燈火昇空』。在這裡,天堂是死者的地方,是靈魂飛昇的地方,是長明的燈火輝煌。我們不難看到,詩人的境界與環境的表達方式。寬宏與自然的心境與力量,並帶有超然的豪爽之情。 第二段,順轉而下。天空,也就是我們常看到的天空。那裡仍然與天堂最近,仍然有著陽光,星月。在這種景況中,詩人用現實的眼光,較卑微地反映出『一燭光的照明』。這裡的天燈,顯然更貼近現實。在地面,我們能看到的是太陽與星光,天燈在這裡所呈現出的也是普通與善念。我們的願望與祈求是那麼微小,只有『一燭光』,現實就是這樣,相比下,相形之中,人類與天空,希冀開始變得凝重。這無疑為後續的悲苦打下了基礎。 第三段。詩人無論怎樣寫也脫不了現實,重重地從天空跌落,回到人間。在這裡,詩人引用了黑暗,來暗指人間之苦。其表達中一句說明了這一點『黑社會已經成型』。在這裡,我沒有考查先生的創作時間,是不是帶朦朧的環境與影響。但是,就天堂與地獄來說,人間就是苦難的地方,也是缺少光明的地方。在這一段裡,前敘的『那上面已是黑唷』也可看作是夜晚,其實,夜裡的燈應該是通明的,天燈在此時應該大放光明。可詩人偏偏脫離這種常規,表現出相當悲涼的氣氛。在這裡,我們看到詩人其三種模式的可比性,使其詩產生了良好的條理效果。收尾回到了現實,收尾從前期的上揚到尾勢的下沈無疑又回到了作者本身,如同簽名一樣。如:有的人氣高跋戾,簽名收尾上翹很高;有的人謙遜仁愛,收尾下降或平滑。『僅發微光』,『螢火蟲』都強烈地表現了這一點。 縱觀全詩,給人有乘太空之旅而坐陸的感覺。後市更明顯地加入了個人意圖,個人的力量終究有限,其小,其光,其力……弱不禁風。因此,也側面反映出我們的社會應該群力向上,光纔能產生強烈,纔能戰勝黑暗,表達出詩人內心的真切向往。 個人喜歡這種借理性的虛擬來反烘現實的寫法,這樣更優美,既浪漫又不失現實,虛浮而又顯深刻。在後面的附文中,附拙作『燈籠花開』,雖與先生內斂相差甚遠,有大人與小孩的感覺,但也反映出與先生在詩性上之同感。 天燈原文: 【天 燈】 文/向明 如果那上面是天堂 已經霞光萬丈 瑞氣千條 那裡需要你 長明的燈火昇空 如果那上面是天空 本已有陽光照耀 星月爭輝 那裡在乎你 只有一燭光的照明 如果那上面已是黑唷 一切發光體都已滅絕 黑社會已經成型 哪裡會夠用 僅發微光的螢火蟲 【燈籠花開】 文/長篙 燈籠花 不是靈火 不會在 荒野裡 徘徊 不會在 風中 飄 忽 不 定 一朵朵 張結在高高的窗櫺旁 伴著月色 潔白的 燈籠花開…… 2007.6.21 注:燈籠花——一種形似『倒掛金鍾』的變異植物。 来源:http://www.australianwinner.com/AuWinner/viewtopic.php?t=4416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