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诗歌亮出最美的人生 作者:霞光依依 时间:2009-1-28 周三, 下午3:06 用诗歌亮出最美的人生 ——读霞光依依《绿叶人生》 梦人子 霞光依依是一个很活跃的诗人,她的诗歌经常发表在报纸上。我很早就拜读过她的作品,当她让我为她的文稿《绿叶人生》写点什么的时候,我正在创作我的公路题材长篇小说《安路一方》。对于诗歌作品,我已经很久不能沉下心去认真地品读了,但是不经意间,我读了她的几首诗作之后,我被诗人那些优美的语言深深地吸引住了。她那灵动的作品,把我带入对诗歌久违的激情之中,使我忘记了工作。 霞光依依的作品,是那种初读之下并不令人惊叹,而需要细细品味的。让我们轻轻走进霞光依依的诗歌吧,用我们不曾蒙尘的心灵,用我们至臻的感觉读她和她的诗歌。 第一辑《飘雨天空》室外,是凄苦零乱的雨丝/室内,是孤寂忽现的灯火/失意浮躁,茫然彷徨。这首诗歌的开篇是一个消沉的意境,接下来诗人没有在按这个走向继续下去,而是:我听得,疾雷杂以疏雨/一边城墙,一边槐杨/宁静心潮,激起层层波浪。诗人的这个转折虽然迅急,但也非常的优美和到位,一个听字统领下文,把人们的思绪带入了更为广阔的空间里。接下来,诗人说:该放弃就要放弃/其实,这不是退却也非逃避/而是,一种胆识、一种气量/一种人生最富于探索的勇气。这不正是诗人在告诉大家,好男儿志在远方吗?那么,雨过天晴该是一种什么样子呢?正如诗人第三节所言:即使蓦然间的一种心痛/多情的雨滴,仍沉浸在美丽的梦乡。第四节,诗人用:香消玉陨,我的天空,我的爱/——依然飘着蒙蒙雨,结束全诗。以此作结,乍一看,略显突兀。实则不然,因为诗人并没有忘记现实,没有忘记生活中真实的自己,这一节应是诗人自我的写照。那就是诗人此刻也处在失意彷徨中,也许此时正是她人生的低谷。但是对诗人而言,那仅仅是一场小小的蒙蒙雨,它阻止不了诗人进取的脚步。可见,诗人非常的豁达和开朗——如她的诗歌一样。 短诗三组中的《风》短短十五个字,却饱含了深刻的禅意。风/轻浮的/一个誓言/换来亘古的/期待!短诗在技巧的处理上要求非常的苛刻,要知道在如此精短的诗歌形式里,诗人要营造一个如此恢宏的艺术空间,自然有着相当的难度。但是霞光依依把握的非常好,并且扩展了诗歌的内在张力,给这首小诗以饱满的情感和强劲的力度,实在令人赞叹。 爱情是诗歌永恒的主题,而初恋更是美好的,她美在自然,美在晶莹,美在月光般的纯洁。所以,初恋是浪漫的,令人向往的,令人怀念的。淡淡月光,窄窄小径/一深一浅的脚印/复制着西厢和红楼/一场恋情,一段记忆/两株美丽的相思树/亘古人类永恒的旋律/晶莹世间真爱的珠蛎。霞光依依的这首《初恋如花》读起来十分的委婉和流畅,诗中似乎包含了曲折动人的爱情故事。满载的,决不是旧怨或新愁。这个结尾耐人寻味,也给人留下一种阔大无比的想象的空间。即:不包含旧怨或新愁该是怎样一种刻骨铭心的爱恋呢?于是,读者会再次,再一次的阅读这首诗,每个人都会有不同的答案,这也许正是诗歌的魅力。 第二辑《绿叶人生》。这个标题非常新颖,其实每个诗人,尤其是女诗人都是一本丰富生动地书,都有一个无比独特的精神世界。霞光依依对人生有着她自己独特而深刻的感受与体悟,她是一位老师,有着一颗赤诚而博爱的心。诗人在《绿叶人生》这首诗的前两节反复使用:人生,如烟、似雾/更像梦。这样的安排,为后面诗人抒发感情,做了很自然的铺垫。人生苦短、青春易逝、理想与现实的矛盾,造就了许多人悲剧性质的人生,那就是经不住种种诱惑,而把人生本该最亮丽的部分染成了墨汁。最终便成了“黑人”和“黑人生”。所有善良的人们,请牢记诗人的谆谆告诫吧! 《至爱无言》是霞光依依写给老公的作品。谁知真爱如此伤感/滴血的心,好疼好疼/真爱,让心与心交融/茫茫夜空你是/那颗最亮的星/世俗侵蚀浪漫的激情/是谁让泪眼模糊/我的真爱捧给你/好恨你不懂珍惜/少喝酒多保重/盼早归注意身体/家,不只是我需要你。可见《至爱无言》是诗人内心的独白,由此我们看到的是一个很真挚、很有感情、善良而乐观的霞光依依。人们对待幸福的标准各不相同,但有一种幸福,那就是下班回家时是敲门,而不是自己去找冰冷的钥匙。霞光依依非常爱他的家庭和亲人,读她的诗,读者能够感受到霞光依依心中涌动的亲情,她的老公一定是最幸福的。她那:爱,无言盼早归,读来让人感到格外的温暖。 《文静的涡河》充满着乡土气息。涡阳是道家文化的发祥地,那是一片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神奇的土地,我非常喜欢她的这首诗。 倚窗遥望,明月,星星/美丽的仙子飞过/撒下满天绚丽的花朵。霞光依依的这首《烟花,最美的时刻》非常清新,而且意境鲜明,语言优美流畅,如行云流水般,读来琅琅上口,具有很强的音韵美。读她的这首诗,真的有那种犹如“美丽的仙子飞过,撒下满天绚丽花朵”般的感觉,那种美感足以深深打动每一位读者。 生活中处处有诗意,霞光依依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她善于在平凡的生活中寻找美,发现美,创造美,从而形成了她独有诗歌的美丽风情。甘作缕缕烟尘/使蜗居的心灵任意释放/让透明的情跨越美丽的岸/任思绪逍遥湮没这伤寒的夜晚。生活的点点滴滴都被诗人用独特的眼光记录在诗歌里,由此可见,霞光依依有较深的文学功底和洞察生活的能力。 第三辑《春去江南》中有许多诗人的古体诗歌。霞光依依是一位很有才华诗人。她凭籍古体诗借景抒情,寄意深远的特长,用古体诗关注社会,关注人生,关注国家和民族。《清明盼一统》读后使人有荡气回肠之感。 《你是教师》而霞光依依正是一个身为母亲的老师,她有着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因为热爱,她才更加感觉到肩头的责任——任重而道远。诗歌,从本质说,是诗人精神世界的燃烧。她的这首诗中有诗人自己,有着诗人的精神世界的影子。诗人是有着美丽心灵的,所以她要为孩子们:点燃着智慧火焰/装点美丽的春天/直到,永远永远……看得出来,霞光依依在教育事业中,有着丰硕的成果。她也因此而快乐充实,这些也都成了她诗歌创作的鲜活元素。 《献给母亲的歌》则是她内心感动的生活经验提炼的作品,那已经不再是单纯的为诗歌而诗歌的东西,而是她生命的体验与感动相融合的文字。宝贝,你看/那空中飞落的雪花/遗留给大地的是什么。开篇就充满着至真至纯的美感。是的,它是水/亲情,执着刚柔/是流动不息的水。透过流动不息的水这个情节和词语,我们能够清晰的看到诗人思路的走向。诗人实质上是在作自我的对话,母亲爱意/灵性着最美最柔弱的躯体/母爱若水。如此质朴的语言,她告诉我们:这就是诗歌! 第四辑《秋天的记忆》中,霞光依依的《夏的栀子》这首诗虽然短小却颇具匠心,构思极妙,再次把她高超的艺术技巧推向极致。夏,揉碎了一个记忆/受伤的栀子/在花香之中沉沉睡去/我想,没有谁/会像我这样黯然神伤。寥寥数语,诗中受伤的栀子便被刻画得淋漓尽致。这种现实与虚拟的情境营造,凸显着诗人视角的新颖和思想的深邃。霞光依依喜欢用最简洁的文字来表现最复杂的情感,她总是执著地走着她自己的写作道路。 霞光依依的写作依然在继续,我们期待她写出更多优秀的作品,展现给喜爱她的每一位读者。 [附注]梦人子简介: 梦人子,供职于安徽公路部门,梦派发起人。著有诗集《惹尽相思》、《风,带走了你的背影》和《只有天空无事地蓝着》。长篇小说《哭靥》上下部。 来源:http://www.australianwinner.com/AuWinner/viewtopic.php?t=97571 |